<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秋时节,硕果累累</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秋时节,收获希望</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秋时节,收获美好</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秋时节,我们在这儿相聚</h3><h3> 为进一步深化国家统编教材小学教学改革,促进我州小学课堂教学理念、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变,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于2019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芒市第三小学南蚌校区举行“德宏州2019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暨教师培训”活动。</h3><h3> 此次竞赛,共有11位教师参加,其中6位一级教师,5位高级教师。老师们在教学中呈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目睹他们的风采吧!</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教师篇</font></b></h1> <h3></h3><h3> 首先由芒市第三小学南蚌校区的周娴老师给我们带来《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周老师亲切的语言和丰富的评价语轻轻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老师教学设计环环相扣,引导孩子们“关注标点符号,抓住关键句”去学习课文,并用此方法链接语文主题丛书《鱼钩、鱼线和钓竿》。课堂中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h3> <h3> 陇川户撒中心小学的陈玥利老师和芒市三小南蚌校区27班的孩子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妈妈睡了》一课。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采用多种阅读方式引导孩子们朗读,整节课书声琅琅。同时陈老师用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奖励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收获颇多。</h3> <h3> 听,一首儿童歌曲《青蛙大嘴巴》走进了由盈江第一小学李红梅老师的课堂。李老师课堂设计新颖有趣,大大提高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新技术班级优化大师的使用,将课堂氛围带入高潮。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h3> <h3> 为我们献课的第四位老师是来自勐嘎兴亚小学的丁宏娟老师。丁老师通过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在朗读的基础上,依托低年级儿童认知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形声字、联系上下文的方式识字。巧妙过渡,在生动的语境中将生字的音形义联系起来,一气呵成,让识字变得轻松,让学习变得快乐!</h3> <h3> 带着新疆的特色,梁河芒东民族小学的张枝花老师给22班的孩子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张老师注重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受葡萄沟水果之多,景色之美,老乡之好客,从而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h3> <h3> 看,瑞丽市勐卯小学杨雪老师给我们23班孩子带来的精彩:课前手指操热身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老师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原本枯燥乏味的书写,都变得趣味盎然,妙趣横生。</h3> <h3> 董玲香老师的课堂上,我们不时感觉到又刷新了认知。董老师用她那精准、恰当而又丰富的教学语言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进行学习,并能在课中充分尊重孩子的生成,恰当顺学而导,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通过第一首古诗《惠崇春江晚景》学会“古诗学习五步法”,“平长仄短”读诗法,并顺势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小组合学《三衢道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精彩演绎了芒市三小“131”导学练课堂教学模式。<br></h3> <h3> 《望洞庭》这首诗,分别由陇川陇把小学王红梅老师和盈江第四小学施菊香老师执教,课堂中,通过各种方式读,在读中想象画面。同课异构,同样精彩。</h3> <h3>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千古美诗,它把西湖的美演绎得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并且富有灵气,让人留连忘返。在教学时,梁河县遮岛小学的陈云平老师通过精美的课件,优美的乐曲,动情的渲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触摸西湖的美,学生读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h3> <h3> </h3> <h3> 瑞丽勐卯小学李蕾老师执教的是《示儿》。在李老师精妙的点拨与引导之下,在学生一次次的朗读中,学生的情感已经一步步走向了文本的深层,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完全融入了文本之中。</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评课篇</b></font></h3> <h3> 盈江县小语教研员左东菊老师对阅读教学进行点评:1.从教师的综合素质看,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教态自然、大方、亲切。2.老师们的板书设计精美、凝炼、工整,图文并茂,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3.课件制作精美、大气、直观,对教学有一定的辅助作用。4.老师能在教学中教学习方法,提炼学习方法,让学生用学习方法。5.老师注重举一反三训练。6.教读与自读相结合,学学法与用学法相承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勾连。如,学习《我要的是葫芦》,带出《鱼钩、鱼线和鱼竿》,推荐阅读《空中的楼阁》。这就是统编教材教学方向一一“1+x”。7.学习课文,抓住关键的字词句来体会文本。8.都有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影子。</h3> <h3> 芒市教科中心小语教研员蒋丽丽老师对古诗教学进行点评:</h3><h3>亮点:1.注重朗读训练;2.重视学法指导,边学边提炼方法,最后总结;3.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看画面说诗句的意思;4.重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h3><h3>同时提出引起老师的几点思考:1.课前互动,除了激发学习兴趣,还要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2.要关注学情,心中要想着教学要为学生服务。选择和教学进度匹配的课文。3.根据古诗内容去引导学生多形式读;4.不要过度解读诗文;5.教学环节不要过多,要大胆取舍内容,做到简约而不简单;6.导学案的设计要尽量开放,注重课堂的生成,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7.引导学生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理解诗意;8.在古诗语境中注重生字生词的学习。</h3> <h3> 阅读教学建议:要正确把握好统编教材的编排特点,充分利用好统编教材的优势;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角色;教学问题设置不要太琐碎。</h3><h3> 古诗词教学建议:1.解读课标,把握年段要求。2.诵读,把握诗歌的韵律美。3.整体感知,把握诗文大意。4.淡化诗意,渲染意境,体会诗情画意。</h3> <h3> 活动最后,州教科所小语教研员杨捷老师做总结:1.对本次课赛的设置方式做了说明;2.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分版块做详细解读。</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学生篇</b></font></h3> <h3> 看,孩子们举起的一双双小手,正是孩子们积极学习的表现。</h3><h3> 听,孩子们清脆的朗读声是多么动听。</h3><h3> 孩子们自主合作,畅所欲言正是芒市三小学区"131"教学模式的呈现。</h3><h3> </h3> <h3> 课间,足球宝贝活力四射💐💐</h3> <h3> 👯👯👯哇,这街舞动感十足!</h3> <h3>颁奖啦!颁奖啦!</h3><h3>一等奖:周娴 董玲香 李红梅 李蕾</h3><h3>二等奖:陈玥利 丁宏娟 张枝花 杨雪 </h3><h3> 王红梅 施菊香 陈云平</h3><h3> 感谢州教科所,感谢授课老师为我们提供学习的机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谨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打基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