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梅花山下看梅花》

六月湖畔生紫烟(李德兴)

<h3>全国四大赏梅胜地,南京的梅花山当属第一</h3> <h3>每年农历二三月间,梅花盛开,南京城的人们,扶老携幼,梅花山去看梅花!</h3><h3><br></h3> <h3>本次欣赏的这幅作品为俞剑华先生在1964年创作的写实山水作品《梅花山下看梅花》</h3><h3><br></h3> <h3>梅花山的梅花开了,以白色和红色为主,1964年,正是俞剑华艺术的巅峰期,俞剑华(1895-1975,山东济南人,上世纪中叶中国著名的教育家,画家,美术史论家)的山水创作,基本分两类,一是他自己心中向往的山水,二是写实山水,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俞剑华与他的学生一起,开始的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写生系列作品,至今影响着中国画的再发展!</h3> <h3>整幅作品尺寸为136*68cm,款识为“梅花山下看梅花,一九六四年春写南京所见,俞剑华时年七十”,一九六四年,一月,俞剑华所著《宣和画谱标点注释》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历代名画记注释》、《图画见闻记注释》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二月,日本朋友远藤光一寄赠《中国美术》一巨册。三月,重新编写《中国画论选读》,“俞剑华教授画展”陆续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展览,四月移至潍坊……”</h3><h3> ——摘自《俞剑华年表》</h3><h3><br></h3> 解放后,由于全国艺术院校调整,俞剑华教授来到南京任教,经历了波澜状况的半个世纪,新中国的大好河山在画家笔下呈现出了新的面貌,歌颂新时代,新生活。普通劳动人民是这幅画的中心和主人!<h3><br></h3> <h3>此幅作品的压角章“人生一乐”,即是画家一生勤奋于中国的艺术事业,七十岁的总结,爱此乐此,孜孜以求。</h3> <h3>熟悉俞剑华教授,还是因为他的最得意弟子潍坊的徐培基,看到俞剑华的作品,我们仿佛听到,1964年俞剑华在潍坊办展览,徐培基(字植生)因病不能去现场祝贺,老师看学生:“植生植生,因艺而生,老师来看你来了!”</h3><h3><br></h3> <h3>见到此幅作品,还有从框上切割下来的痕迹,不知在谁家一挂50年,现在的梅花山据说面积及梅花的品种比几十年前多了几倍,有时间一定去看看。</h3> <h3><b>华兴秋拍正在准备中,欢迎好作品大家分享!</b></h3><h3><b>联系电话0536-8335769</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