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身体隐私安全教育主题活动

娜欧尼。

<h3>为了提高幼儿的隐私意识,让幼儿了解隐私部位以及如何辨别坏人保护自己,2019年10月28日一飞幼儿园开展了“幼儿隐私安全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幼儿的安全教育,培养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h3> <h3>01、在活动的开始,王老师就推倒了孩子们关于“坏人”的“想象”。</h3> <h3>在孩子们的心里,坏人都穿着黑色的衣服,戴着黑色的口罩,血红的眼睛,还有邪恶的笑容,最主要的是会用好吃的骗我们离开爸爸妈妈。</h3> <h3>但王老师却告诉孩子们,坏人有时候看起来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他们也有可能是长得好看,有和蔼的微笑和炫酷的人,他们甚至在口袋里藏着美味的糖果。</h3><h3>也就是说,在孩子面前,“坏人”这两个字,并不会写在坏人的脸上。</h3> <h3>那到底要怎样辨别坏人呢?王老师在接下来的内容里告诉了我们答案。</h3><h3>王老师先是告诉孩子们,对于男孩女孩来说,哪里是隐私部位。并且,介绍女孩与男孩是不同的。</h3><h3></h3><h3></h3> <h3>然后向孩子们解释,隐私部位之所以叫做隐私部位,是因为它们不能在大众场合展示。</h3><h3>02</h3><h3>接下来是五种报警。这五个警报,不仅非常全面的概括到了各种危险的场景,也让孩子们轻轻松松的就能够理解。</h3><h3>视觉警报:如果有人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其他人的隐私部位,这就叫做“视觉警报。”</h3> <h3>言语警报:如果有人谈论隐私部位,这就叫做“言语警报。”</h3> <h3>触碰警报: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他们的隐私部位,这就叫做“触碰警报。”</h3> <h3>独处警报:坏人只有在你独自一人的时候才能伤害你,倘若与陌生人单独待在一起,这就是“独处警报。”</h3><h3></h3> <h3>拥抱警报:如果有人拥抱,背或者亲吻你,这就是“约束警报。”</h3> <h3>当然,在这五种警报以外,也有三种特殊情况:</h3><h3>1、没有人被允许看隐私部位,谈论或是触碰隐私部位,但是“爸爸妈妈可以。”那也只能是在他们需要帮你清洗隐私部位或者你的隐私部位受了伤的时候。</h3><h3>2、其他人只有在父母允许的情况下才可以,比如保姆帮助洗澡,或者在妈妈的陪伴下去看医生。</h3><h3>3、当孩子问及跟自己的姑妈拥抱,属不属于拥抱警报的时候,老师的建议真的是妙极了。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制作一个“爱心圈”,只有在这个圈子里的人,才是可以拥抱和疼爱孩子的人。</h3><h3>这五种警报给孩子教育孩子如何在坏人面前保护自己,三种特殊情况又让孩子能够分清疼爱和警报。</h3> <h3>王老师还跟孩子们一起学习了《宝宝安全宣言》小律动,通过好听的儿歌让孩子们记忆的更牢固。</h3> <h3>同时利用微信群向家长们宣传《保护儿童须知》和《家长保护儿童须知》,提高家长们的安全意识。</h3> <h3>此次“幼儿隐私安全教育”活动,让孩子明白生活不仅仅只有阳光灿烂,在看不见的地方也会有阴霾。而面对伤害要学会自我保护,勇敢说“不”,才不至于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手足无措。</h3><h3>我们不可能一辈子为孩子遮风挡雨,也无法预知未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孩子练就可以高飞的翅膀和躲避危险的智慧。</h3><h3></h3><h3></h3>

隐私

警报

孩子

部位

坏人

幼儿

王老师

触碰

拥抱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