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升华——大田县“十三五”第二期高中学科带头人第三次集训总结

double 洋

<div style="text-align: left;">&nbsp; &nbsp; &nbsp; &nbsp;2019年10月19日~10月26日,我有幸作为大田县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班的一员赴四川师范大学进行了为期8天的学习。研修已结束,时间虽然短暂,但对我的影响却是深远的: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拓宽了自己的眼界。<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h3> &nbsp;一、通过学习,更新观念。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班典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晓辉老师</h3> &nbsp; &nbsp; &nbsp; &nbsp;罗晓辉老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改进课堂》的专题讲座,从关于学科核心素养、聚焦于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课堂改进的基本方向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罗晓辉老师认为聚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四原则——学科本位原则,聚焦思维原则,目标单一原则,效益优先原则。他指出:”你教什么学科,你必须通达这一学科。卓越教师的第一标志,就是通达任教的学科。‘效益’,是对课堂教学当然的要求。教学必须是有效益的,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学生发生积极的改变。教学之道,道在心灵。罗晓辉老师的讲座,感觉最大的收获是给自己打开了另一扇看教育的窗户:用哲学的眼光辨证地思考教育教学,也触动了自己必须静下心来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思想,思考究竟如何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乃至教育思想。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大春老师</h3> &nbsp; &nbsp; &nbsp; &nbsp;刘大春老师的专题讲座《课堂管理研究与教学改进》。刘大春老师是从教学一线走出来的草根型教研专家。他那韵味十足的“川普”,丰富夸张的肢体语言,精妙风趣的课堂互动,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刘大春老师的讲座,从“聚焦主题,聚合智慧攻坚克难;基本策略,以写促学精准发力;主要做法,向着目标努力前行;互惠多赢,多方受益共同成长”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刘老师就教师成长常用策略指出,海量阅读,以写促学,研课磨课,观课议课,课题研究,转益多师是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每位优秀教师都有自己的个性教育艺术,但名师们也有一些共性之处。学习他们的教育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有利于促进我们的专业化成长。 二、信息技术,锦上添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子斌老师</h3>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陈子斌老师的专题讲座《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高效检索技巧》,从教学资源的基本含义、教学资源的主要分类、教学资源的检索技巧、资源检索的重要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分析。陈老师以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例,重点为学员讲授并示范了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文本检索、图片检索、声音检索、动画检索、视频检索的便捷方法。陈子斌老师的专题讲座,我们看到了信息化教学趋势的势不可挡,也为以后的教学找到了一个更加明朗的方向,那就是——沉下心来,新时代,用新技术为课堂增趣增料,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责任!&nbs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雄俊老师</h3> &nbsp; &nbsp; &nbsp; &nbsp;周雄俊老师的讲座《极简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从“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应用、信息化教学的环境构建、个性化教学资源的支持、课堂教学的结构性变革”等方面展开分析。周雄俊老师认为生活能信息化的三个重要特征是“应用简单,无技术学习障碍;使用高效,能带来良好体验;能解决真正问题,改变生活。”<br>&nbsp; &nbsp; &nbsp; &nbsp;信息技术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我们应该明确多媒体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教学中, 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三、改变管理方式,减轻自身压力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华黄来老师</h3> &nbsp; &nbsp; &nbsp; &nbsp; 华黄来老师的讲座《班级的自主管理和生长教育的实践》,从“自主管理、洛阳刺激、所长指引、践行核心素养、关注心理健康,强化自主管理、校本目标的确立、校本德育课程的打造、德育课程的落地、自主管理的实践”等方面展开。华黄来老师认为,为课程,为儿童,为未来。我们用于谋生的东西就是课程,但是不是到课程这里结束,课程是为儿童、为学生,为学生是为未来,为中国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程是条船,素养是彼岸,我们都是撑渡人;要认清自己的地位,我们只能做什么,做不了什么,在什么情境下做,这是我们从事课程的人要思考的一个问题。<br>&nbsp; &nbsp; &nbsp; &nbsp;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实施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其自主性,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得越充分,班级管理的效益也就越高。中学生自主管理的核心是自我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最后都要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自主管理符合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规律,更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四、做幸福的人,学会管理情绪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平老师</h3> <p>&nbsp; &nbsp; &nbsp; &nbsp;何平老师《做幸福的人——压力情绪管理》的专题讲座,何平老师挖掘现实中各种经典心理学案例,从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生态心理学、生物科学等不同角度认真剖析了童年记忆、父母子女、婚姻家庭 、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社会存在与人类自身价值认同感和幸福感的联系,与现场民警们探讨了教育、劳动、沟通、关爱、人文以及承受苦难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何平老师的讲座得到了学员们的积极响应、高度称赞,并表示以后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学会生活,学会懂得爱家人,爱自己,驱散心理雾霾,用笑容迎接每一天。<br></p> 五、提高课堂效率,要重视课堂话语的设计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张华教授</h3> &nbsp; &nbsp; &nbsp; &nbsp;张华教授《课堂教学技能——教师语言技能的技能与智慧》的讲座。张华教授幽默风趣、富有个性的语言,用丰富生动的案例和多维度的灵活分析,让学员们深刻地体验到了语言魅力的重要性。张华教授认为,语言不仅反映人的阅历、知识,也体现人的涵养和思维,语言是人和人交际时最重要的内涵名片,人际沟通效果的好坏往往不是智力和知识水平决定的,而是由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决定。作为教师,语言是施教行为和师生交际的桥梁,教师要想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进入或接受自己的观点,就要不断探索如何让自己的语言呈现出魅力。张华教授强调,教师语言表达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有3个:说得对、说得明、说得好。要做到这3点,首先,教师在备课时要重视对自己课堂话语的设计;在课堂上,教师要时刻觉察自己的语言和学生的课堂反应,要善于调整自己的语言去适应学生的兴趣和认知能力。概括来说,教师语言的魅力源于“善于激趣,深于传情,工于达意”。张华教授认为,要获得语言魅力,教师就要保持对语言的敏感和灵活的思维,丰富自己的表达形式。 六、生涯规划要量身定做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玉芳老师</h3> &nbsp; &nbsp; &nbsp; &nbsp;陈玉芳老师的讲座《新高考背景下学生的生涯规划》,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开发生涯规划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生涯规划指导家长课程、组织学生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探索、对学生进行选科指导、为学生开展个性化咨询服务”等方面展开分析。生涯规划教育是在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生涯规划意识的必要手段。一份良好的生涯规划必定会使学生在树立明确目标和寻找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具有更准确的判断。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身心理需求,正确合理地对自己的学习生涯、职业生涯等作出规划,生涯规划教育与学校心理融合势在必行。 &nbsp; &nbsp; &nbsp; &nbsp;以上几方面就是我这次培训过程的所思所想。我想,讲座的作用更多的是启发,更重要的是驱动。通过这几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我深知这将是一个新的起点,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