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之理,弄懂教与学

苑如波

<h3>10月30日—31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海阳市育才中学举办的烟台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名师论坛暨中考试题分析会议。各区市、市直初中物理教研员、各初中学校物理骨干教师共300余人参加会议。<br></h3><h3></h3> <h3>本次会议由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海阳市教育和体育局承办。会议开幕式在海阳市育才中学报告厅举行,烟台市教科院孙忠武老师主持开幕式,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兼书记管锡基同志,海阳市教育局副局长兼教研室主任于建涛同志出席会议。<br></h3> <h3>海阳市教体局于建涛副局长致开幕词,总结海阳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海阳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程与成就<br></h3><h3>管院长前两个月调研了五个县市区,发现:</h3><h3>1.教学改革停滞,</h3><h3>2.教师讲学生听的现状基本没有改变</h3><h3>3.课堂评价仍然没有改变</h3><h3>学科核心素养能够将育人目标落实,需要引入一个课程概念。作为一个教研组,要整体规划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h3><h3>蓬莱第二实验中学宁彦来,负责初中物理学科素养,包括:物理概念。。。</h3><h3>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相互关系</h3><h3>认识物之理,弄懂人之情</h3><h3>课堂学习的终极目标:培养自律的学习者!(培养学会学习的学生)</h3><h3>明年开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革命</h3><h3>如果没有评价的引领,课堂改革都是虚假的改革</h3> <h3>孙忠武老师:风雨兼程70年,阔步迈进新时代</h3> <h3>70年基础改革脉络</h3> <h3>40年教育改革脉络:</h3><h3>其中课堂教学由以教定学逐渐变为为学而教。</h3><h3>没有回顾,就没有将来</h3><h3>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得到多远的将来</h3> <h3>报告的主要目录</h3> <h3>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推动</h3><h3><br></h3> <h3>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论述,这两者不是对立的</h3> <h3>解放思想,实现了三个重大改变</h3> <h3>基础知识,基础能力</h3> <h3>钱梦龙三主四式: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训为主线</h3><h3>四式语文导读法</h3><h3>卢仲衡:自学辅导法</h3><h3>许国梁:启发式教学</h3> <h3>将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h3> <h3>全社会研究教育的热情高涨,包括专家,教授和普通教师</h3> <h3>魏书生的学生自学</h3><h3>冯恩洪的特长教学</h3><h3>李镇西关注孩子的心理</h3> <h3>存的问题:穿新鞋走老路,满堂灌。</h3><h3>课程种类开始增多:校本课程,地方课程。包括五四制的课程存在的问题</h3><h3>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小时候的小皇帝长成了大魔鬼</h3><h3>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h3> <h3>香港电影,反应满堂灌</h3> <h3>由一个学科扩展到别的学科,上升到一套理论。</h3> <h3>学生课业负担过重</h3><h3>教师满堂灌</h3> <h3>科学看待“木桶理论”</h3><h3>陈宝生部长提出“课堂革命”</h3> <h3>课堂改革的代表</h3><h3>由探索研究怎么教逐渐改变为怎么学</h3> <h3>课程负担比较重</h3><h3>教师袭击学生</h3><h3>教师教学简单化,形式化。</h3><h3>教师在准备优质课时,首先要张扬教师自己的的个性,适合以什么方式来展现自己</h3> <h3>10月24号,四川某学校,某学生在校内骑自行车,因为批评学生,被学生袭击头部,至今还在icu</h3><h3>启示:问题学生要区别对待,不要激怒他</h3><h3>其他学生在面对暴力袭击时,不知道如何面对,慌张</h3> <h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的合作不到10%,大部分学生是假合作</h3><h3>佐藤的《静悄悄的课堂革命》</h3><h3>四课型:提倡宁自主,不合作</h3> <h3>课堂教学及研究:关注老师的“教”</h3><h3>课堂的好,都是关注老师的好,课堂设计好,普通话好,教学环节衔接的好</h3><h3>最近听课,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学,是否全部投入</h3><h3>建议以后听课,更多关注学生的学</h3> <h3>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h3><h3><br></h3> <h3>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聚焦式表达<br></h3> <h3>讲与学的比例大约1:1</h3><h3>零作业是终极目标</h3> <h3>孙老师的报告,以共和国教育事业发展为主线,以历次变革为关键节点,重点关注教与学的转变,让我对课堂改革有了更深的认识,加快了课堂理念的转变:由教的好不好变为学的好不好。也让我开始思考:以后的物理课应当如何上,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能提高成绩</h3>

课堂

学生

海阳市

教师

课程

课堂教学

教育

改革

烟台市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