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青小】遇见谢小,遇见美好(第一天)

莒县青小

<h3>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在这碧云黄叶的深秋时节,我们一行四人来到了仰慕已久的重庆谢家湾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之旅。首先特别感谢教研室滕主任为我们联系的这次活动,恰逢谢家湾小学举行第八届芬兰周暨刘希娅校长工作“中芬新”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我们太幸运了! </h3> <h3>  早早来到谢家湾小学,映入眼帘的是精致的石墙上雕刻着“重庆谢家湾小学”7个大字,非常活泼灵动的字体,其间点缀着几朵小梅花,前面有序地摆放着苍翠茂盛的吊兰。</h3> <h3>  谢家湾小学的校园文化处处呈现刘希娅校长提出的“六年影响一生”办学理念及“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主题学校文化,还有追求“天天快乐,健康飞翔”的学校生活。</h3> <h3>  不管在报告厅,还是在餐厅、教室走廊,全部张贴着学生和老师阳光自信微笑的照片,还有学生的绘画作品,与我们北方学校华丽高大上的文化相比,谢家湾小学简约的美更能凸显学校的理念。</h3> <h3>  教室里的桌子全部是弧形,既节约了空间,又便于合作交流。当我们走进教室,即使他们的老师不在,孩子们也在井然有序地整理作业。与他们交流时,每个孩子落落大方,自信阳光。</h3> <h3>  会议开始,刘希娅校长致辞,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铿锵的话语,却字字珠玑,刘校长简短的话语体现着“围绕学习方式的改变,聚焦常态课堂”的研究形态。刘校长说:“只有孩子们的改变,我们的国家、世界才能改变。我们要从每一节课开始,从每一节课努力。”课堂是教学的核心,只有深耕课堂,从真实的课堂出发,才能寻得学生成长的真实路径。</h3> <h3>  第一节课是郑州外国语小学程莹莹老师执教的“煎鱼问题”,这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煎鱼,体验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应用。也是一节有味道的课,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h3><h3> 1.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味儿。本课从始至终,一直贯穿于生活情景中。上课伊始,程老师就展示了煎鱼的视频,交流煎鱼的生活问题,接着在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里渗透数学优化思想,为学生进一步探索、感悟、并掌握煎鱼的最优方案奠定了基础。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蕴含在生活中,领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h3><h3> 2.让学生感知数学的“科学”味儿。鉴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比较低,程老师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生探究两条鱼的优化方案时,让学生运用“手”作学具,通过“动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先是怎样去煎两条鱼、四条鱼、六条鱼、八条鱼……然后再探究三张饼,五张饼……让学生亲身体验烙饼最优化的过程,后通过观察、猜想、比较、分析得出烙饼张数与所用时间的关系,烙饼的张数不同所采取的策略方法也不同。通过直观生动的体验过程,击破烙三张饼最优化的烙法这一难点所在。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而且教学结构严谨,层次清晰。</h3><h3> 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是:整节课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时间有点少,生生互动还不够深入,练习题的设计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h3> <h3>  令我们耳目一新的是第二节课来自芬兰的Marko &nbsp;Biomqvist老师带来的三年级的《条形统计图》。孩子们带着彩笔和铅笔入场,没有课桌,没有凳子,一群孩子席地而坐,开启了一段精彩的数学之旅。幽默风趣的语言,真正的包容尊重学生,深深折服了我,令我回味无穷。这是一节真正宽松自由的课,阳光开朗的老师一开场就把学生深深吸进了:同学们今天早上你们过得开心吗?(不需要学生回答)在我们地面上有一条线,一端是1,另一端是0,如果你觉得特别开心,就站在靠1的一端。Marko &nbsp;Biomqvist 老师今天特别开心,就站在靠近1的地方(示范给孩子们看),如果你觉得今天心情很糟糕,遇到不开心的事就站在靠近0的地方,如果觉得不是很开心,也不是特别不开心就站在1与0之间的地方。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地方去站,然后把自己的位置画下来投到大屏幕上……整节课学生在真正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充分感受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统计的方法和统计的意义。这又是一节真正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Marko &nbsp;Biomqvist在课堂上,用一系列活动巧妙的牵动每一位学生思维,学生是忙碌的,教师却是从容的。他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学习状态,始终关注学生做的过程,蹲下去和学生一起努力,从统计心情,到统计阅读,再到统计男女生人数,从线性统计自然升华到条形图统计图,所有同学都被深深吸引,一节课下来,意犹未尽。</h3><h3>&nbsp;</h3> <h3>  下午第一节是长春启工二校秦凤梅老师带来的益智课程《独立钻石》。秦老师设计了文化导入 揭示课题;自主尝试 初次探究;交流策略 揭示思想;汇报展示 悬念结课四个教学环节。以其巧妙的构思,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猜想,验证,探究规律,发现奥秘,学生与老师一起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思维之旅。</h3> <h3>  第二节课青岛一位老师执教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解忧杂货铺》,老师身穿围裙以杂货铺老板的形象登上讲台,首先通过一系列的准备活动,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继而手拉手宣读保密约定拉开了情绪杂货铺的序幕。整节课的活动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在面对负面情绪的时候学会自我调节,心情树洞、翻转魔镜、净土之窗等环节让学生学会通过涂鸦、换个想法、听音乐深呼吸的活动体验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最后以解忧信箱的形式写信帮助老师给予的几个消极情绪者走出困境。整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孩子参与度较高。</h3><h3> 但是李栋老师的评课却让我们对心理健康教学产生了深刻的思考。李老师首先肯定了授课老师对本堂课中情绪管理方法的探究,同时提醒我们“当真理往前一步就是错误”,如果孩子出现用阿Q的思想去对待消极情绪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其次就是对心灵树洞的涂鸦环节提出疑问,老师到底想要让孩子干什么?涂鸦不仅仅是画,而应该是表达,用什么方法去引导呢?三是对一个孩子 “让自己成功次数更多”的思考,课堂上老师的导向是不对的,什么是成功?李老师提出心理健康教育要与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考虑个体与集体,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找问题,关爱自己又要关注他人。四是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学生的真实生活,这也是李栋老师和芬兰专家一直提倡的。只有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真实的案例,提真问题,问题才会多样性,解决方案才更真实,这才是真研究。</h3> <h3>一天的学习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是芬兰国家的课堂教学如同重庆的老火锅麻辣鲜香,冲击着原本固化的思维,带来全新的教育体验。改变,从现在开始;期待,明天更精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