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太行山写生感悟</h3><h3> 此次跟随刘老师太行山写生,两周时间,一眨眼就结束了,时间虽短,却感悟颇深,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令我终生难忘。我跟随刘老师学习是在今年四月份开始的,时间虽短,但老师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其深厚的学养以及对待学生的那份真情与呵护,深深扎根我的心底,在这次写生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每每令我折服。</h3><h3> 这次写生,收获非常大,不是我画了多少画和多少满意的画(其实我这次是画了不少,而满意的不多),而是老师身体力行实践自己的教学理念和那种父爱如山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态度,还孜孜不倦,挥舞着疼痛的胳膊,不厌其烦的给学生示范、改画,我感觉很心疼,有时都不忍心让老师批改。学画不光是学技法,老师身上的众多闪光的东西才是我们更应该学习的。</h3><h3> 当然,针对这次写生,我深深的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刚开始写生时好高骛远,接下来又沉不住气,总是找不到感觉,又烦躁,因此没能画好,老师其实早就心知肚明,简单的几句话,都点到了我骨子里,如春风般都把它们化解了。后来我才逐步好了起来,再加上几位助教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们的鼓励,终于画了几张稍微满意点的画,给这次写生划了一个完整的句号。</h3><h3> 感恩老师的辛勤付出,谨记老师教诲,我会更加努力,不让老师失望。同时感谢王乐堂、王友恩、徐满东、王兴春四位助教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也感谢同学们的一路陪伴和鼓励,让我们共同努力,向前进!</h3><h3><br></h3><h3><br></h3> <h3>写生中间第二次在石缝上练习笔法时与刘老师合影留念</h3> <h3>写生时先要记游,这是刘老师在记游时讲解墙上石块组织结构和小草生长规律</h3> <h3>沟底写生,老师在画了一张范画后,我在相同位置也画了一幅,没画好,有些乱。</h3> <h3>结构写生,解决笔法与物象的关系,同一个位置画了两遍,还是不甚满意。</h3> <h3>局部写生,时刻想着老师的作画步骤,先淡后浓,先皴擦后勾勒,占住一个角,封住两条边,每一笔要沉实。</h3> <h3>刚到郭亮,第二天就下雨,在宿舍里临摹了老师的五张课稿后,一气呵成照着照片画了一张画,老师说线和结构都很好,窃喜。</h3> <h3>天池边上画了个全景,比较用心,画了一上午,有些腻,王友恩老师给改了几下,顿时眼前一亮</h3> <h3>天池边上画了第二幅,很用心,画得很慢,一开始没画好,硬是硬着头皮画完了,看着还可以</h3> <h3>林州整体写生第一天,老师要求画上近景中景远景,小房子不要画在画面中间,要放在画面上或下三分之一的位置上,上午王乐堂老师边讲解边示范,这张是下午画的,下雨了,匆匆完成,王乐堂老师给调整了下。</h3> <h3>第二幅整体写生作业,画得挺费劲,远处的山头画了多遍,最后王兴春老师给调整了下,画面完整了。</h3> <h3>小廟边上有棵参天大松树,头如华盖,长枝飞舞,忽然想到了在家临摹的松抱石,很激动,中午没睡,很快完成了这张长条,没敢让老师看</h3> <h3>整体写生最后一天,老师做了示范,讲了一下树的画法,下边添了石板房,我在上边的村子里也找了一个相似的场景,一个地方画了两张,这张稍满意点</h3> <h3>天快黑了,匆忙完成了一张小速写</h3> <h3>这是郭亮村下边的双柳,有故事,做个留念</h3> <h3>全家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