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长风万里送秋雁,三尺讲台育新人。秋,丰收的季节,奉献的季节,更是中小语文人展示自我,不断成长的季节。</h3> <h3> 随着落叶深深浅浅的脚印,泾干中心小学语文组的公开课活动也开始了。</h3> <h3> 李欣老师的课堂以爱国诗词为主题,首先导入古诗《题临安邸》,让学生结合注释和插图进行初步理解,教师适时插入相关资料,激起学生爱国情感。一首诗的学习结束,又拓展到《示儿》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爱国诗,学生用已知方法进行了自主学习。</h3> <h3> 宗澄澄老师执教民间故事《牛郎织女》,首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对牛郎人物品质进行认识,课堂后半部分充分发挥学生想象,体现出了民间故事的特点。</h3> <h3> 刘宁老师敢于挑战传统篇目《盘古开天地》,课堂环节清晰,“开天辟地”、“顶天立地”、“身化万物”几部分各自独立又衔接自然,最后通过学生复述故事来感悟人物。</h3> <h3> 韩丽老师授课时教态自然大方,充满亲和力。动画视频《精卫填海》将学生引入佳境,为小古文学习降低了难度。</h3> <h3> 赵梅老师的《普罗米修斯》以中国神话故事导入,激起学习兴趣。学生对文中重要情节的讨论加深了感悟,重点词语的品读升华了主题。</h3> <h3> 李毛毛老师执教古诗《望洞庭》,一节课打破了传统诗词教学的刻板模式,将读诗、吟诗、悟诗、画诗、写诗、背诗等环节巧妙衔接,情景交融,师生互动。</h3> <h3> 马英老师教学古诗《望天门山》,生动有趣的视频插入为课堂亮点,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自然生成,整节课学生非常活跃,气氛良好。</h3> <h3> 胡雪艳老师带同学们走进了富饶的西沙群岛,她的课堂重在结构梳理及修辞手法教学,整节课扎实沉稳,使学生能真正学有所得。</h3> <h3> 王宁老师的《寒号鸟》一课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将喜鹊的勤和寒号鸟的惰反复对比,让学生慢慢认识到了“勤”的重要性。</h3> <h3> 刘粉老师的授课对象为一年级小学生,她的课堂亲切和蔼,流畅自然。大量图片的出示使课堂教学内容形象化、生动化,强有力地吸引了学生。</h3> <h3> 最后一节课由胡维老师进行展示。葡萄沟的美景在她的引导下逐步形成画面,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活跃,课堂效果良好。</h3> <h3>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大家在此次活动中不断展现精彩,在相互学习中不断提高。 本阶段的公开课促进了我校语文教学的稳步提升,使教学研究更具魅力与凝聚力,让校本教研真正地服务于教学,受益于学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