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掉表层的思考

后山二层楼的🐱

<h3>  《双子杀手》,号称以“3D/4K/120帧”的技术拍摄,可很多观众给出了“不过尔尔”的结论。此外,传统的美国特工电影中所见的情节和设计,导致了口碑出现了撕裂。</h3><h3> 其实,任何一部电影,产生争议都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剥掉美国特工这个“老梗”的表层,我们来慢慢思考李安这电影想表达的“内核”。</h3><h3> <b> 其一,有点老生常谈的克隆人。</b>本片没有深入谈及克隆技术,而是从另一个切入点讨论“应否利用”。为了战斗胜利、为了降低情感干预、为了减少正常人类的伤亡,有的科学家,如片中的养父克雷·魏瑞思,认为这是“合理的利用”。但站在道德的高度,站在我们观众的角度,争议和争吵在这些年从未停歇,没有答案,更没有标准。</h3><h3> <b> 其二,年老的“我”和年轻的“我”。</b>当两个“我”站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对同一问题,不同解题方法的碰撞。犹如,当今的我们偶尔反悔当年的决定;可在当年,我们可是毫无顾忌地勇往直前。</h3><h3> <b>其三,自我迷失和自我释然。</b>曾经以特工为全部人生的亨利,他曾经目不转睛就杀了的人,每晚都折磨着他的睡眠。为此,他遭遇了自我重新定位的困境,即使提出退休,依然无法安然入睡。</h3><h3> 禅宗神秀的“<b>时时轻拂拭,勿使惹尘埃</b>”的观念在片中反复出现。亨利不停提到“看着他,就像照镜子一样”,即拉康曾经指出的儿童经历“镜像阶段”之后形成的自我意识,它并非就此固化或本质化。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切进行了反复的磨合、碰撞和发展。与此同时,“自我迷失”也意味着自我与外界环境或是个体人生处境之间发生了错位,从而导致危机的产生。</h3><h3> 但是,“<b>失败是我的本质</b>”——亨利作为一个成功的特工在生活和人生的其他方面或许是失败的——可这一失败本身却并不引向虚无,而是另一种的天人交战和自我反思。所以在《双子杀手》中,我们才会看到亨利和年轻自己的不断碰撞,看到亨利在面对自我时的苦苦思索和最终的释然。</h3><h3> 看似公共的电影,其中关于人性和情感中的脆弱与不安,其实也同样来自面对中年之后的人生和世界的顿悟。这些看似和当下无关的个人思考,其实也与我们如今所处的整个环境相关和呼应。</h3><h3> <b><font color="#167efb">复杂和失败,或许才是社会和人生的本质。</font></b>正如电影中,“年老”的亨利面对“年轻”的亨利时所说的,不必害怕那些脆弱的感觉和情绪,也不要对它们避而不谈,更不必撑着一张刚强的面孔活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