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最美的教育,相遇在最美的城市——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城市领航着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发展,学习共同体引领着教育的新挑战。经过了两天的理论学习,对于共同体,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互信互学、协同创新、学会倾听”一个个关键词重复冲击着我们的听觉神经!共同体的课堂是一种什么样的课堂?课堂的魅力何在呢?相知的渴望,迫切的期待着“学共体”的课堂。</h3> <h3> 2019年10月29日下午“学共体”外出学习的教师进行了学习汇报。老师们都表达了对局领导的感谢,感谢对我们学校此次外出学习活动的支持与关注,感谢校长和主任的信任,能有幸参加上海学习共同体初阶培训活动。在这里结识了接地气的陈静静博士,幽默风趣的谈杨院长 。短暂而充实的两天学习,历经思想的风暴,认知的冲突,精神的洗礼。</h3><h3> 接下来,七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想一一作出了汇报。</h3> <h3> 韩凤树老师在分享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词语,如:学生学习的环境舒适感、营造班级文化氛围建设、反刍、倾听、协作等。 </h3><h3> 在“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h3><h3> “学共体”要求低年级多以2人的伙伴关系,高年级多以四人为小组单位进行相互学习,成员之间完全平等、彼此倾听,没有组长,强调学生更多的思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要懂得倾听的重要性。</h3><h3> 反刍,这本是一个生物学术语,俗称倒嚼,是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在“学习共同体”的课堂上,反刍是教师带领孩子挑战高水平学习的一个策略。当孩子们在课题探究中遭遇困难时,就可以“反刍”前段,重新出发,或是借助小组活动中的“反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参与。反刍,是不是有点像跳高跳远运动中的后退动作,是不是拳击中的手臂回拉,这一切都是只为更高更远更有力。</h3> <h3> 李素美老师分享了她的收获与感悟:聆听了陈静静博士的讲座,让我对供体的学习有了初步的了解,她提到,鉴于外语表达的难度要高于母语学生的表达水平,受到外语单词量和语法的比较强的限制,所以英语学科的问题层次可以适当减低,强调基础性的同时,适当提高挑战性。静静博士对班级的调研提出的两个问题,让我陷入了深思。“你喜欢你的学生吗?”“你不喜欢老师怎样上课?”“最喜欢老师怎样上课?”调研的结果却是,老师喜欢学生是96%。学生喜欢老师的上课是46%。这样的问题,这样的比例,触动了我,让我也要回去做一次调研。静静博士说到了学习的历程,孩子学习思想的冲突,课内提问即问即答,联系到平时自己上课的风格,也是这个样子,即问即答,导致了孩子不太理解所上的内容的重点,不能很好掌握知识。然后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学困生,从静静博士说的习得性无助这方面来看,我反思了一下我自己,在教学中,我没有思考过学困生倾听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他们的困扰是什么?如何让学生战胜自己,克服学习的困难。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力这一块。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消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只顾自己教什么,没有想到学生要学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怎么去消化,学生如何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倾听,倾听后学会思考,融合自己的想法去和同伴交流,得出理性的分析。对于学困生,也许老师及同伴的尊重可以打开他们的防御大门。老师轻松自如地通过幽默的语气和逼真的体态语构筑着一种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真正做到安心,安静,安全的投入学习。我们要让共体学习在每个教学活动中灵活的应用,让共同体成为教学的辅助。</h3> <h3> 孙东莉老师分享了她的收获与感悟:一、“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教学理念,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h3><h3>二、为什么现在孩子学习困难、厌学如此普遍?因为老师们很难做到与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教师的课堂是快速而压缩的,急问急答,而学生的学习是复杂而缓慢的,在这种长期的教学、学习情况下,许多学生都是处于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状态下。所以要求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并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经研究表明学生坐的越舒服,大脑越灵活。所以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是等待的、是温暖的。</h3><h3>三、通过谈杨院长的讲解,我感到课堂观察是教学的另一种“精耕细作”,是用学生的真实学习状态作为研判、辨析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一种研究方法。三位教师用朴实的语言记录关键人物和焦点事件,以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学习历程,分析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过程其实也是教师用课堂观察不断反观自己,照射出教学的优劣高下,与自己内心的那个“我”的“相遇”和“对话”的历程。</h3><h3> 希望在今后的“学共课堂”实践中反思自己,倾听孩子的心声。“高品质的学习课堂”的道路,曲折而漫长,今后常思考、准应对。</h3> <h3> 李永旺老师分享了他的收获:</h3><h3> 陈静静博士对“学习共同体”模式进行非常精彩的解读,陈博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在场的老师为之一振。平时我们听讲座都觉得没意思,可陈博士的讲座不得不让人信服,她用大量的事实证明了学习共同体模式下学生是多么的幸福,把学生真正当成了学习的主人。</h3><h3> 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谈杨。他讲座的题目是《课堂创造的源泉:儿童微观学习世界》,他主张我们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微观世界,学生一节课在做什么,他学习的环境是否安全?他是否独立思考了?他在不会的时候是不是和别人交流了等等问题。这些都能成为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考虑的问题,从学生的一举一动就能看出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通过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我们就能知道自己设计的问题是否合理。因此,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历程就能引领我们的设计历程。我们要重视课堂观察,关注学生的学习而不是关注老师的教。</h3><h3> 两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它给我们开了一扇门,让我们在学习共同体的路上有了开始,万事开头难,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脚踏实地的干,我相信我们就一定会迎来教育的美好明天!</h3> <h3></h3><h3> 钱海志老师在分享中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新的词语,如:学生学习的心理舒适感、高阶思维、课堂改革的“慢变量”、核心素养等。在“学习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舒适的心理学习环境,低年级多以2人的伙伴关系,高年级多以四人为小组单位进行相互学习,成员之间完全平等、彼此倾听,没有组长,强调学生更多的思考,强调学生自主的学习,在学生们的思考遇到困难或者无法深入的时候,教师再去进行点拨、指导,因而教学节奏要慢下来,教学环节要尽可能简化,这样学生才会有充分的自主学习与协同合作的时间,才会实现深度学习,才会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进而拥有高阶思维和核心素养。</h3><h3> 为什么孩子不爱学习?如果学习的内容无用,学习方式又无趣,那我们有什么理由责怪孩子们不热爱学习呢?“今天的教育是在用19世纪的体制,教20世纪的内容,去应对21世纪的挑战。”“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提倡用教师在预设环节中设计好“基础性课题”和“挑战性课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探究的过程无法预设,只有生成。关于预设与生成的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大家讨论得比较多,但课堂的现实就是预设太多,教师用“合作教授”的方法,让学生跟着自己去完成教学的进度。如此说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学习共同体”是改造当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一剂良方,期待着“学习共同体” 在我们的课堂上生根开花。</h3> <h3>李湘君老师分享了他的收获与感悟:</h3><h3> 陈静静博士在讲座中提到我们的教学就是做研究,做研究就要研究方法,如何研究方法,那就是扎根课堂。如何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最主要的是了解我们的学生,观察我们的学生。观察学生的表面世界是不够的,而是要回到孩子的身份,要进入学生的真实世界,了解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做到内心统一,这样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学习困境与需求,最后反思并改进自己的教学。教师要认真倾听,选择一个介入点,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中,组织学生讨论反刍。教师介入点的选择要精准,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有深度,那就是在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的时候介入,这样教师的指导才会有意义。</h3><h3> 两天的学习虽短暂,受益却匪浅,“学习共同体”让我们的课堂回归本真,让学生能够自由,自主的经历学习历程。因为我就是一线教师,每天都扎根在课堂上,这是我的“优越”条件,我要珍惜我们的每一堂课,无论是自己的课堂,还是走进别人的课堂。课堂上聚焦个体发现教学设计的不足,从而改变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安全,安心的氛围内得到心灵的润泽。让我的课堂逐步达到,学习共同体饿追求“倾听儿童声音,回归教育本真,坚持研究立场,师生共同创造。”</h3><h3> </h3> <h3>张主任也分享了自己的收获与感悟:</h3><h3> 陈静静进行了系统分析。她认为,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学生之间是否完全平等、彼此倾听,有没有组长;学生之间是否分工、分层;同学之间是互相教的关系还是互相学的关系;对学习设计的关注度如何;是追求一致的答案还是尊重学生的多元发现;是强化外在评价,还是培养内在兴趣。学习共同体课堂则更强调安静,强调学生更多地思考,强调师生、学生相互之间的倾听,强调学生说出“我不懂”“我不会”,强调向伙伴学习、向伙伴求助,互相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h3><h3> 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发生三个转变,从关注教师的教向关注学生的学的转变,从低阶问题浅表学习到高阶问题深度学习的转变,从小组合作学习向学习共同体的转变。培养两种能力,倾听和质疑的能力,达成一个目标,学会思考。</h3><h3> 张主任讲到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把“学共体”做稳做实,先从学生学会倾听开始,迈出“学共体”的第一步。</h3> <h3> 最后曹校长根据几位教师的汇报,提出了自己对“学共体”的理解与学校下一步推进“学共体”课堂改革的想法。</h3><h3> “学共体”是一种理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神没有型,所以很难落实,但是我们也要勇敢的迈出第一步,不要操之过急,一步一步的把所学的结合自己的课堂慢慢落实下去,就从培养学生的倾听开始。</h3><h3> “学习共同体”的课堂变革,即学生通过自主的、协同的学习,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现实确实不完美,但也不是完全无计可施,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方法就是要走进课堂,走到每一位学生的身边,与教师们一起去分析问题,寻求解决方案——一切答案都在教育的现场!曹校长表示了他很期待“学共体”的课堂。</h3> <h3> 为了更好的把“学共体”落实到我们的课堂中,外出学习的老师分小组在组内向老师们做了汇报,并把这周定为“学共体”研讨周。</h3> <h3> 韩风树和李素梅老师把自己所学所想在英语组做了汇报。老师们对“学共体”都很感兴趣,迫切的想知道什么是“学共体”?老师们认真倾听并记录下“学共体”的关键词。英语组的老师们共同商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期待“学共体”在英语课堂的绽放。</h3> <h3> 三位数学教师在数学组分享了自己的一点点感悟。三位老师说的激情澎湃,12位老师听得投入,时不时点头表示认同,有时也会提出自己疑惑的地方,例如:“学共体”是一种理念没有模式,怎样落实到课堂中呢?“学共体是”的课堂是什么样子的?等等疑惑的地方。老师们积极交流,共同协商,好不热闹。</h3> <h3> 李老师也在语文组分享了她的收获与感悟。并提出了几点思考:并针对课堂焦点学生的如何观察向老师们做了讲解。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一是教师怎样才能做到边教学边观察学生?二是听课教师怎样与授课教师更好的合作?老师们共同商讨,为“学共体”能有效的落实到语文课堂上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与建议。</h3> <h3> 学习是同新的世界的“相遇”与“对话”,是师生基于对话的“冲刺”与“挑战”,宁静的课堂是孩子们思考的沃土。挑战学习的孩子是灵动、积极的;挑战教育的老师是高雅、美丽的!我们期待着学习共同体课堂之旅的继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