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铭思研修之风,逐名师提升之梦

培文二中(大柳塔中学)

<h3>  秋日的上海,暖阳怡人;飒爽的秋风,心旷神怡。由榆林市教育局组织的初中骨干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一行六十人在美丽的上海相聚,开启了为期六天的学习之旅。</h3> <h3>  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要立足就必须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勇于实践、创新的能力;要适应素质教育对老师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学工作的模式由“经验型”转向“科研型”。下午,我们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王建军教授关于《教育变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的报告。</h3> <h3>  从教不难,为师不易。教书育人之路,我们任重而道远。</h3> <h3>  努力践行名教师的成长之路,就必须实现自身的发展,王教授的报告让我们真切的领会了“教”的地位。编-教-考、研-教-述所构建的一个以教为核心的教学维度。作为教师首要思考的是“会教”,可是想要教的得心应手,就一定要学会向教的四周延伸,应该学会以教为中心,构建编、教、考维度,以教为肩膀把编和考担起来。</h3> <h3>  一个表格,一种理念,从教学的层面明确了所学知识的四个角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反省认知。从学生活动的环节上理清了学习的六个过程: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新。</h3> <h3>  对教师教学要求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找准教学内容的“锚”点;(二)守住常规与变式的界限;(三)“打包”每节课的知识点;(四)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h3> <h3>  报告的尾声,王教授出示了两句话与我们共勉。</h3><h3> (一)“这个世界正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这个时代是个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世界在变,你固步自封,你将未老先衰,所以稍稍改变下自己吧!</h3><h3> (二)“每个时代都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自卑不自满!</h3> <h3>  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老师们除了认真的倾听,还要利用休息的时间积极的探索与交流。密密麻麻的笔记,聚精会神的聆听,热情洋溢的讨论,足以说明报告的精彩和学员们对待学习与提升的热情。</h3> <h3>  最后,第二组的学员代表,神木市大柳塔中学的訾小红老师做了总结分享:(一)学会以教师的改变应教学对象的变化。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用精雕细琢的心态,放手教改。践行名教师对学校教学发展的引领作用。(二)领略了王教授精彩的精神盛宴,代表所有学员表达诚挚的谢意。</h3><h3> 聆听了两场报告,我们对教育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开阔了眼界,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深度唤醒了自己的教育责任感。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思、总结、凝练自己的教育智慧,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风格,为榆林教育续写华章献上绵薄之力。</h3> <h3> 撰稿:訾小红<br></h3><h3> 摄影:龚小斌</h3><h3> 编辑:龚小斌 刘彦军 张亚玲<br></h3><h3> 审核:牛凤生</h3>

教师

教育

教学

以教为

学习

聆听

时代

学员

报告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