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文明历史,水流九派,禹甸同根缅怀始祖;</h3><h3> 锦绣河山,树高千寻,子孙承志光大中华。</h3><h3> 宝鸡,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之一。10月29日,万载县中小学教学管理者综合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开启了在宝鸡市的第二天学习之旅!</h3> <h3> 第五小组成员(从左到右):卢彩云、张玲、许莹、周杰、龙洪亮、张志平、王娇娜、彭宝华、宋冬梅。</h3> <h3><b><font color="#191919">一、专家引领,好风借力</font></b></h3><h3><b><font color="#191919"> 专家风采,一睹为快!</font></b><br></h3> <p> 上午,陈爱兰校长从教学效能的角度给大家带来了讲座《双轮驱动,师生共进,凝聚发展内动力》,主要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育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p> 下午,张昭教授从教育管理的角度给大家带来了讲座《生命的点燃与催化----卓越领导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从哲学的高度,以幽默风趣、发人深省的语言和方式,把“六句话:一、二、三、四、五、七”深深植根于所有学员的心中。 不同形式的互动穿插于讲座中的不同环节,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在互动中收获快乐,在快乐中收获感悟,在感悟中得到提升。 <h3><b><font color="#191919">二、热点研讨,聚沙成金</font></b></h3> <h3> 课程内容精彩纷呈,海量信息、干货满满;学员们用心倾听、认真记录,获益颇丰,室内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br></h3> <p> 上午,第五小组组长王娇娜发言:</p><p> 陈爱兰校长人如其名,慧质兰心、气质如兰、谈吐如兰,外形养眼、声音养耳、内容养心,是一位有经验、有内涵、有深度、有厚度的专家。 </p><p> 陈校从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学生素质培育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毫无保留地分享,使我对管理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p><p> 1.管理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p><p> 一个好的团队,必须拥有大量优秀的员工,而这些优秀员工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需要管理者用心培育、激励,正如陈校带领的石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形式多、形式新,有针对中年教师的“桃李之春”教学节活动,有针对青年教师的“青教培养工程”,有针对骨干教师的“教学能手培养”等等,关注了全体教师的发展,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同时,还有完整、系统的教师积分制度、业绩考评表。正是在这样用心培育、激励下,石油小学方能有一个如此优秀的教师团队,呈现管理的科学美、艺术美。</p><p> 2.管理是不断学习,不断反思。</p><p> 社会在变,时代在变,我们面对的老师、学生、家长也在变,预示着管理必须变,也预示着管理可借鉴却不可照搬。专家引领很重要,自我学习很重要,不断反思更重要,陈校强调的反思,不仅体现在课堂,还体现在管理层的活动安排、组织等方面,正是不断反思,石油小学才能稳步前进。</p><p> 都说读书是学习,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今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使用后进行反思,再次使用是更重要的学习。</p> <p> 下午,第一小组组长黄桂林发言。</p><p> 黄组长用八个字总结了自己的感受:收获满满,着实修炼。</p><p> 他说,张教授的报告以“悟”字开头,以“一、二、三、四、五、七”统领全场报告,无纸质文稿,全场站立,将独到见解注入到课题《卓越领导力提升的途径与方法》,整场报告我们一点都不觉得累,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朝着“内圣外王”的方向努力,做一个具有卓越领导力的领导者。</p><p><br></p> <h3> 映入眼帘之震撼,听进耳廓之专业,触动了学员们的心灵,点燃了学员们学习的热情。学员们好学不倦、好学不厌,讲座结束后,纷纷向专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困惑。专家们耐心解答,让大家茅塞顿开,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br></h3> <p></p><p> 学员们将以饱满的激情去拥抱接下来的学习,以强大的内驱力走向成长。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一直在路上。</p> 最后,以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的一首诗来表达此刻内心。<br>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br>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p></p><p>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br>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br>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br>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br>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br>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br>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p><p> 我相信,星星会亮起来的。(最后一句笔者自加)<br> 谨以此,与所有同行者共勉!再次感谢领导给我们提供的宝贵学习体验,感谢大家的一路陪伴和帮助!谢谢!</p> 策划:第五小组全体成员<br> 编辑:龙洪亮<br> 组图:张玲 许莹<br> 供稿:王娇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