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秋是收获的季节,是深沉、厚重、浓郁之美的季节。但自古中华大地就有“悲秋”的情绪,或可说形成了一种文化。</h3><h3> 晚秋时节红衰翠减,植物凋零。“枯藤、老树、昏鸦”,难免让人特别是一些中老年人,身临枯草、落叶的深秋,心中常有一种凄凉愁苦垂暮之感与悲凉。</h3><h3> </h3> <h3> 不可否认,描写或感悟秋景的文学作品确实对后人有一定的影响。像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就是由秋声起兴,极力描写渲染了秋风的萧瑟和万物的凋零,并且联系人生,发出了世事艰辛,人生苦短的感叹;“寒蝉凄切……骤雨初歇”,北宋词人柳永在初秋的阵雨中就感受到了一种凄苦之情;“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这两句诗,更是写尽了秋日的凄凉和忧愁。</h3> <h3> 当然,“悲秋”情绪的产生,也有着一定的人体生理的原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人的大脑底部,有一种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出一种“褪黑激素”。这种激素能诱人睡眠,使人意志消沉,生出抑郁不欢之情绪。夏日里,由于阳光充足,这种“褪黑激素”分泌较少;入秋以后,由于日照时间减少,强度减弱,这种激素会有较多的分泌;如果逢上秋风秋雨的不好天气,日照几乎没有,“褪黑激素”就会大量增多。“褪黑激素”的增多,就会使人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抑制,人体细胞就会“犯懒”,人的心情自然就容易低沉消极,精神也容易萎靡不振。这就是古人说的“天昏昏兮人郁郁”。</h3> <h3> 此外,“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的骤然下降,也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使情绪低落,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还会出现心慌、多梦、失眠等一系列症状,这显然也有助于“悲秋”的产生。</h3> <h3> “悲秋”情绪是由主客观的诸多原因引发的,克服或抑制“悲秋”情绪也必须多管齐下,以下几点会有益于人们避免或走出“悲秋”情绪。</h3><h3> 首先,要多读一些蕴含积极向上主题的描写秋天景色的作品,如毛泽东的一些诗词:“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少看一些把秋天描写得无比肃杀、凋零的作品。同时,要少看一些感情缠绵、充满失意情绪的小说和电视剧;也要少一些怀旧情绪,多想想美好的未来,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或走出“秋雨晴时泪不晴”的烦恼,从而在心里把秋天当作“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季节,“秋愁”自然也难有立身之地了。</h3> <h3> 其次,是用饮食和光线滋养好心情。早餐一定要吃好,尽可能食用牛奶、蛋、水果,补充蛋白质与钙质的摄取量,以增强耐力与意志力。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就可能无精打采,意志力也可能较薄弱,容易感染“悲秋”情绪。还要注重养心和养肝,多喝玫瑰花茶或菊花茶、莲子茶,因为它们有清肝解郁的作用,长期喝对于消除抑郁很有帮助。多吃莲藕、莲子、小麦、甘草、红枣、龙眼等,这些食物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对消除焦虑、抑郁很有帮助。核桃、鱼类等含有较多磷质,也会帮人们消除抑郁。居室要保持良好的光线,白天尽量不要拉窗帘。秋雨连绵之时,晚上要增加光照,从而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h3> <h3> 第三,是用积极工作或活动的方法,转移对“秋”的注意力。一旦潜心于事业,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自然而然就能使人忘记许多忧伤和愁苦,包括“悲秋”的情绪。体育锻炼和外出游玩能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积极的化学变化和心理变化。不过,外出游玩,要少去一些草木枯黄的荒凉旷野,而多登高远眺,“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饱览秋日美景和硕硕果实,定会心旷神怡,百愁皆消。此外,走亲访友和乐观幻想也很重要,因为找一个知心的、明白事理的亲友,向其倾吐心里话,有益于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而遭受挫折时,宁作乐观的幻想,也不作消极的猜度,则是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度。</h3> <h3>文/白金财</h3><h3> </h3><h3>露打霜侵何惧风,繁华落尽韵无穷。</h3><h3>愁吟陌上萋萋草,喜看枝头点点红。</h3> <h3>文/慕容洛霖</h3><h3> </h3><h3>又见枝头点点红,秋风轻撩晓苑东。</h3><h3>乡园景色皆如是,浮华冼净韵更浓。</h3> <h3>文/于明华</h3><h3> </h3><h3>此物迎霜不惧风,枝头果硕韵无穷。</h3><h3>欣吟遍野盈盈俏,满目山林万点红。</h3> <h3>文/付鹏飞</h3><h3> </h3><h3>傲骨何曾惧晚风,酡颜如醉韵无穷。</h3><h3>生津解毒称良药,装点秋山别样红。</h3> <h3>文/一路相随</h3><h3> </h3><h3>倚身天宇沐秋风,撷得光华命不穷。</h3><h3>满树旁枝多硕果,深蓝映照万千红。</h3> <h3>文/醉墨</h3><h3> </h3><h3>云淡风轻洗碧空,虬须老干绕深丛。</h3><h3>娇寒乍起繁华尽,独立枝头别样红。</h3> <h3> 拍摄於房山区十渡、蒲洼两乡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