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西安大厦高楼是连的一座一座,在西安人的心中 这是西安人的歌。” 一首《西安人的歌》唱出了西安人眼中的西安模样,一部《长安第二碗》演出了西安人自己的故事。<br></h3> <h3>歌曲表达情感,话剧呈现生活。10月29日,由西安话剧院原创出品的话剧《长安第二碗》新一轮演出正式拉开帷幕。话剧《长安第二碗》是西安话剧院以原创作品致敬、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力作。通过“一座城市四个阶段变迁史,秦家葫芦头泡馍馆家族发展史、一家七个儿女成长史”三条线诠释出古城西安四十年的发展历程,酸甜苦辣尽在百味人生,舞台上映射出一座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年的辉煌成就。</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安第二碗》精彩剧照↑<br></h3> <h3>8月23日至8月30日,话剧《长安第二碗》首度与大家见面,俘获了不少观众的心。很多观众看完后并不过瘾,他们通过公众号留言、微信粉丝群等各种方式询问话剧《长安第二碗》什么时候再演,自发宣传周围的亲朋好友来剧场感受这40年的时空穿越之旅,品一品这地地道道的“中国饭”。</h3> <h3>晚上六点半,新城剧场门口就已经聚满了候场的观众。</h3> <h3>很多带着老人和孩子一起来看演出的。</h3> <h3>小姐姐们在开演前对着海报、拿着票拍照留念。</h3> <h3>《长安第二碗》通过原汁原味的西安表达,带着西安本土的美食和秦腔文化,呈现着西安这座城市独一无二的气质与精神。刻画出真正的有生命精神、有生活信念的秦人、普通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安第二碗》精彩剧照↑<br></h3> <h3>四十年岁月变迁,现在剧场的这些观众有的当年还是个孩子,如今已经为人父母。看到记忆中的相似画面,他们很是感触,时而微笑,时而流泪。</h3> <h3>被深深吸引的小观众们。</h3> <h3>几度落泪的老先生。</h3> <h3>演出结束,观众们纷纷举起手为精彩的演出鼓掌。<br></h3> <h3>一些年轻人更是不吝起身献上自己掌声。</h3> <h3>编剧陈彦说:“文学艺术创作是应该努力让生活去说话,而不是作者自己站出来说。让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让日子说,让年轮说。” 舞台上热气腾腾的日子让观众们非常感动,他们说:</h3> <h3>这位热心观众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h3> <h3>命运是很一种神奇的存在,它可以是人生的历程,四十年的长度,我们足以了解他为何物了。对于长安第二碗的掌柜秦存根来说,无论是自己、儿孙的生命演进,还是进这个店里来吃葫芦头的五行八作,都会把自己的生命精神形态带进来。</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安第二碗》精彩剧照↑</h3></font></h3> <h3>《长安第二碗》这部话剧,就是在给人震撼的同时,让我们进行思考——命运是什么?命运是大福大报的历史脉络,是卖了四十年葫芦头的倔巴老头的执着坚守,不论社会进程如何,依然拥有自省、自强、自立,能够活出独立的人格。这也是为什么《长安第二碗》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原因。<br></h3> <h3>话剧《长安第二碗》的再度开演,再次掀起了一波观剧热潮。10月30、31日,话剧《长安第二碗》持续在新城剧场演出2天,敬请关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