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和而不同,美美与共。10月27日的清晨,在细雨与寒风中,我和四位同事一起来到长沙育英学校开始这一天的和美课堂学习活动。收货很大!</h3> <h3>首先,是由潘小明老师给我们带来的五年级问题解决这堂课。这堂课与我们平常上的课不太一样,这是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解决问题的一堂课。抛出一个问题:有一条小路长20米,在小路一边间隔5米路长栽一棵树,一共要准备几棵树?这个问题潘老师问他们有几个答案,可是大家的答案都不统一,有的说5棵,有的说4棵,也有3棵的答案。经过老师与同学的一步步深入研究,认为是三种答案。两头都栽,两头都不栽和一头栽一头不栽。在确定了这个答案之后通过反复问,推翻之前的结论。一步步的验证又推翻,最终得到了两种情况,将小路分为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在潘老师的授课当中,我觉得我也像一名学生一样,被潘老师带着走,最后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h3> <h3>接下来,给我们带来视听盛宴的是唐彩斌老师。带来的是六年级的三角形面积拓展练习课。</h3> <h3>首先先抛出问题,三角形面积是怎么来的?由学生回忆如何推导出面积公式。再通过一个小视频给大家呈现了不同的方法推导面积公式,让大家都涨见识了。紧接着给孩子们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机会去寻找三角形并求出他们的面积来。通过一节课,给学生介绍了三种方法去求三角形的面积。1.直接用公式(直角三角形)2.整体减部分3.等积变形</h3><h3>课堂上有个名叫秦裕博的同学成了这堂课的名人,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计算了三角形的面积,唐老师给他命名为“秦裕博法”</h3> <h3>第三节课是黄爱华老师的方程的意义。他用了一种不同于数学传统课堂的方式上课。带着学生看连环画。</h3> <h3>我们发现,学生列方程不适应的点有:第一,设未知数为x;第二,未知数参与平衡;第三,含有字母的式子写在等式左边;第四,用等式表达平衡。</h3> <h3>刘延革老师的推理课。由推理刘老师的年龄开始一堂课。由已知到未知这样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它定义为推理。</h3> <h3>最后一堂课承载了很多欢声笑语,罗鸣亮老师的课堂让孩子们不愿意离开。一堂口算乘法把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认真思考每个问题,最后为了得到罗老师的礼物,大家都使出浑身解数。</h3> <h3>夜色将晚,一天的学习拉上了帷幕。但是,我的数学教学才刚刚开始,这次的活动收货了很多,学习了很多。向大咖们学习,做一名认真思考的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有趣的课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