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情感】1968——我的知青岁月

Wang.J

<h3>文 字 王 娟</h3><h3>图 片 网 络</h3> <h3>  1968年9月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了,我和我的同学们及沈阳市20万初、高中毕业生(66、67、68共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后称“老三届”)听从毛主席的指挥,几乎是一夜之间摘下红色袖标,从“红卫兵小将”变成了“知青”,从文化大革命的战场,无比虔诚地、毫不犹豫地奔赴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h3> <p class="ql-block">  我做为68届的初中毕业生,于1968.11月来到盘锦垦区新开农场张家五队,成为了一名知青。按照当时的政策,可以回乡务农,爸爸觉得我年龄太小,最初把我送回了河南老家。在老家的两个月里,虽然亲人们都很照顾我,但由于离开了学校离开了同学,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就像在异国他乡,很不适应,于是又重新选择去了盘锦垦区新开农场。当时我们都认为农场是实行军事化管理的,是年轻人向往的地方,所以我没有和我的同班同学一起走,而是追随了小学同学的姐姐,去了盘锦垦区的新开农场。</p> <p class="ql-block">  新开农场的张家五队是一个小村子,一下子来了一百多名知青,没有专门的知青宿舍,只能住在老乡家里。我们的房东老乡人称六叔,是一位四十多岁的壮年汉子,上有老母下有三个孩子,一家生活全靠夫妻俩在田间的辛苦劳做。</p><p class="ql-block"> 老乡一家住东屋,我们六个女知青住西屋。房子是砖泥混合结构,东西屋之间是老乡家的厨房。睡的是东北的土炕,冬天的取暖全靠烧炕了。</p><p class="ql-block"> 盘锦是退海之地,成片的芦苇荡,据说芦苇是印刷毛著最好的造纸材料,不能用来烧火,所以冬天的炕经常是凉的,早上起来,被头一层霜,吃饭的碗也都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厕所是露天的,特别是女生夜间起夜,也只能在屋里解决,早晨起来已经冻到脸盆里了……。屋里既没有开水可喝,更没有热水可用,无论冬夏,渴了就用水瓢从水缸里直接勺水喝。最重要的问题是吃饭,当时的政策是国家每月供应知青45斤粮食,以高梁米为主,平均每天1.5斤,当时大家就每日三餐还是两歺进行了讨论,最后一致决定每日两歺,也就是说每天一顿饭可吃7两,另一顿饭可吃8两,这个饭量对当年16岁的我来说,也只是刚刚吃饱,对大我三岁的男同学来说,吃不饱饭是常态,所以,多数同学都要靠家里的补贴才行。总之,生活条件之艰苦已经超越了人类生存的底线。</p> <h3>  吃水要到水塘里去挑,学会挑水是生存下去的基本技能。特别是下雨天,我们穿着齐膝的水靴子,挑着水桶歪歪扭扭地走在泥泞的小路上,等到了家,一桶水也就剩半桶了。</h3><h3> 面对这些生活上的困难,同学们都无所畏俱,很快就适应了,并且在每天艰苦的劳动之后,还去照顾村里的五保户老人,给他们洗衣服、冼头,挑水、背柴。</h3> <h3>  每天知青们迎着朝阳去上工,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着美好的憧憬,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浑身散发着青春的力量,任风吹雨打,任日晒雨淋,任饥寒交迫……,都不能阻止我们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美好愿望。</h3> <h3>  春种开始了,同学们在水田里耙地,插秧前,需先把水渠里的水放入田地,待把土地浸泡变软之后,再用人力或黄牛拉着犁,把地耙平,这是一件有技术含量的农活,需要有经验的人去做。记得当年都是由一位老农带领着几个男同学去干,女生没有力气,完全干不了。</h3> <h3>正在耙地的同学们</h3> <p>  一些知青赤足走在又窄又滑的田埂上,肩上挑着秧苗,一担担的秧苗被均匀地抛散到水田里,再由其他人把秧苗栽到水田里,这就是常说的“插秧”啦。插秧这个活既辛苦又有技术,头顶要防日晒,脚下要防蚂蟥,身体还要保持平衡,手上最重要,那就是要把秧插好。一天下来,腰酸腿疼,用老乡的话说,晚上睡觉得“拽猫尾巴上炕”啦。插秧季节大概要一多月的时间,当时农场叫“插秧大会战”,非常重视,记得当年队里开了誓师动员大会,大家纷纷表决心,一定要夺取插秧大会战的最后胜利!记得当年我的右手无名指指甲中插入了芦苇刺,引起指甲化脓感染,可是为了不影响会战,硬是轻伤不下火线,坚持到了最后,至今右手无名指留下了不能伸直的后遗症。</p> <h3>  春寒料峭,四月的辽宁天气还很凉,同学们戴着帽子糸着围巾,上身穿着棉衣,脚下穿着水靴就开始下田了。</h3> <h3>正在稻田里插秧的我们</h3> <p class="ql-block">  大约到了6、7月份,稻田里开始长虫子了,这时需要给稻田喷农药了,这也属于技术活,不需要所有人都掌握。之后,还要给水稻拔草,这样才能保证秧苗的茁壮成长。现在,拔草这项工作已经完全靠农药来完成了,而当年可都是手工作业啊!</p> <h3>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稻子熟了,微风拂过,稻田就像金色的海洋,人生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那时,同学们表达心情的方式就是唱歌,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几乎人人会唱,只要有人起头,大家就跟着一起唱……。</h3><h3> 秋天的农活就是割稻子,这才是技术活呢,弄不好,稻子割不下来,反会割到自已。镰刀一定要快,左手抓住一把稻子,右手用镰刀从稻根处快速割断,然后整齐地摆放到身体的左侧,再将割下的稻子打成直径约40cm的捆,最后用马车或人工把稻子运回队里的场院。当年我们主要是靠人工运输,每人都有一条约2米长、小手指粗、一头固定了一个特制的木叉的麻绳,别看简单,用处可不小,平时用来捆柴禾,秋收时就要用他捆稻子了,记得当时年少,每次只能捆两捆,然后背回队里,这个活叫“背稻子”。</h3> <h3>这是农场的拖拉机在运稻子</h3> <h3>这是队里的马车在运稻子</h3> <h3>  照片上的场景是“打稻子”,这是秋收的一项重要工作,即把稻粒和稻草分开的过程。这项工作在场院里进行,知青们用头巾或床单将头、脖子、半张脸严严实实地包起来,以防稻子在脱粒的过程中飞舞的稻芒刺入皮肤。之后,人们把稻穗对准打稻机,机器将稻粒脱下。打稻子的过程几乎是分秒必争,因为担心秋雨打湿了稻子,就不好保存了,所以经常是挑灯夜战。</h3> <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秋收结束了,进入到冬季,本是农闲时节,可盘锦的农作物是以水稻为主,水田的基础设施就是水利工程,所以农闲时节成了兴修水利的最好时机。</span></h3><h3><br></h3> <h3>  水利工地上红旗飘飘,身体强壮的女生和男生一样,推着装满黄土的独轮车健步如飞,真是巾帼不让须眉。</h3> <h3>  男生们挑着装满石头的草袋子艰难地往坝上送。自己当时做为队里年龄最小的女生,上工地的机会几乎没有,可是不知怎么我还是去了一次,记得当时是用土篮挑石头,尽管装篮的同学尽量不给我装的太满,可我还是觉得很沉,但看到同学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的样子,立刻被大家感染了,再沉的担子也挑了起来。</h3> <h3>  盘锦垦区是退海之地,土地的含水量较高,这里使用的铁锹叫“筒锹”,锹头宽约15cm,高30cm,且带有一定的弧度,形状就像水桶的壁。使用方法也不同于一般铁锹的由下向上的“挖”,而是双臂同时发力由上向下的“插”,使用的是爆发力,需要较大的力量,特别是臂力。所以这个活一般都是男生来完成。这张照片中使用的是圆头锹,不同于筒锹,但热火朝天的场面则是一样的。</h3> <h3>  同学们还组织了文艺宣传队,利用业余时间,创作并演出,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宣传毛泽东思想。记得当时自己也报名参加了,但好像还没参加什么活动就参军去了。也有同学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文化知识,后来考上了大学。<br></h3> <h3>  农场还专门请贫下中农为知青们做忆苦思甜报告,并且还吃了忆苦饭。清楚记得,忆苦饭是野菜掺的不知什么面做的糊糊,看起来黑黑的,吃起来特难吃,除了苦还有一股发霉的味道。当年的我们确实受到了痛恨旧社会热爱新中国的教育。</h3>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在照相的50年后,在知青战友制作的相册里才看见的,左边第一人是当年16岁的我,和身边长我三岁的学姐们相比,足足矮了有半头。这是自己做为知青的唯一一张照片,也是16岁时唯一的一张照片,对我意义非凡,弥足珍贵。看到它,仿佛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看到了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火热、激情、奋不顾身……,于是我写下了下面的话……</p> <h3> (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