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促发展 同课同构展风采——灵武二小科学组开展同课同构活动

诗意二小+徐晖

<h3>  为了优化集体备课,探讨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和策略,实现集体备课的资源共享。科学组的教师对三年级《加快溶解》进行了“同课同构”教学研讨和课堂展示活动。<br></h3> 凝聚共识  强化备课 <h3>  科学组教师结合三年级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针对《加快溶解》进行了三次集体备课。从教学流程、课件的制作、实验材料的选用、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反复讨论推敲,为打造高效课堂做准备。</h3> 精心准备   服务课堂 <h3>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探究性课程, 而探究离不开实验。而实验材料准备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活动的基础和关键。为了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实效性,科学组老师对实验材料进行了精心准备。</h3> 同中求异  各展风采 <h3>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在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调控、评价手段及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虽然使用同样的设计,同样的教学手段,但是在不同教师的演绎下,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使得同课同构的科学课堂更具个人魅力。</h3> <h3>  徐晖老师教学亮点:一是激励性的语言用的恰到好处,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及时称赞学生,鼓励学生,给学生信心。二是富有激情的煽动性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三是懂得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探究,给他们充分的自我探究、小组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试着找答案。</h3> <h3>  吴丹华老师教学亮点:课堂流程顺畅,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活动目标明确,实验方法指导到位,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逐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h3> <h3>  李秀芳老师教学亮点是:将课件导入到希沃白板中,用情境去吸引学生,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实验方法用视频展示给学生,很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实验的兴趣,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教学中特别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h3> 善于反思  促进成长 <h3>  教学反思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在上完课之后,每位做课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师生课堂表现、“同”字背后反映的差异进行了反思。教师看到了差异背后体现的不同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功夫”,并从中领悟教学的真谛。这也是促进教师成长,值得教师细细品味的宝贵“资源”。</h3> <h3>  徐晖老师课后反思:“细节决定成败”在教学中个别细节处理的不到位,如在每个教学环节过渡时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待改进,如搅拌方法指导不到位等;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实验习惯的养成教育,如在完成第一个对比实验后应及时的让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材料的好习惯。</h3> <h3>  吴丹华老师课后反思:每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没有很好的运用,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回答没有进行鼓励性评价,导致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在进行实验前,问题的指向不够明确,导致学生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课堂显得沉闷;对时间的把控不够到位,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在进行实验时要学会动手操作,在操作之前,我给学生强调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和步骤,但是,由于讲解不到位,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时出现了问题,这个情况需要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予以纠正。</h3> <h3>  李秀芳老师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过渡引言贫乏,不够简练;教学敏锐度不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及时准确评价;学生讨论、交流实验计划的时间不充分,不够明确,导致个别小组实验无效;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前面的实验进行有点快,后面时间有点长。</h3> <h3>   纵观三位老师的课,凸显了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从方法、策略层面来看体现出了教无定法,同样一课的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有一定的差异;从风格、个性层面来看体现出了扬长避短,教师的个性不同,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同,执教时同中求异,彰显了不同的教学风格; 从目标、内容层面来看体现出了因材施教,每位教师都能吃透了解教材,并结合班级学生的认知情况灵活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达到“因材施教”效果。都是普普通通的常态课,没有华丽的外表——精美的课件,但在教学中同样达到了预期目的,彰显了别样的精彩。</h3> <h3>   科学组“同课同构”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作用。使教师在同课同构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引发智慧和思维的碰撞,在碰撞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达成,在达成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在不断地实践和体验中达到了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