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0月26日上午,参加了城区文联组织的“建好会客厅、勇当排头兵”暨“三服务”诗词摄影采风活动。特以记之。<br></h3> <h3>采风第一站:南大街</h3> <p class="ql-block"> 深秋碧蓝如洗的天空下,改造后的南大街焕然新生,让人眼前一亮。本着保留旧貌、修旧如旧的原则,那些依然留存的熟悉的标志唤起了我对这条老街曾经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一个土生土长的晋城人,南大街与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经常要去的地方。作为市区最早最繁华的商业街,这里每天都是熙熙攘攘,人流如织。一条街数过去,街口是老邮电所,街两侧各类店铺鳞次栉比。经营各种副食糕点的老字号顺兴永;参加工作后就来这里刻了一枚名章的国营刻章部;偶尔来换个表带电池的修表店;验配人生第一副近视镜的眼镜店;温州人开的理发店;售卖各种布料的华纱布店;城里人结婚办事请客指定的实验饭店;规模气派的新华书店;还有文化馆、中医院、七一大楼以及现在依然生意兴隆的老牌批零商场等等 。记得小时候去得最多的是新华书店,星期天经常和要好的小伙伴相约来这里看书买书,那时市区好像只有这一家大点的书店。车水马龙、热闹非常的南大街真可称得上是晋城的王府井大街。而街内的朝阳胡同里,整个是卖小吃的。晋城特色的炒凉粉,小六元宵,小太素丸素氽汤,过油肉大米,这些都是吃货逛街必到的打卡地。</p> <h3>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晋城现在可逛的商业街区很多,南大街也很久没来过了。但老街老巷给人的感觉总还是那么亲切。现今政府对南大街进行的立面改造工程,让人重拾旧日难忘的时光。南大街,已成为老晋城人心底一缕暖暖的乡愁。</h3><h3> 随吟:南大街漫步</h3><h3> 老街故事细追寻,唤起儿时记忆深。</h3><h3> 最是新华书店里,唐诗三百久沉吟。</h3> <h3> 走出南大街往右拐就来到了东大街。东大街是晋城的老交通要道,现在属于老城改造片区,此时正在施工中。一行人走了十几分钟,来到了位于老城区东关的景忠桥。景忠桥建于元至正年间,当时为木桥,明弘治年间又仿西关的景德桥大券拱式样改为石拱桥,清乾隆四十八年又予以重修。沧桑厚重,历史悠久。桥下现在没有水。挨着桥东就是我度过快乐小学生活的城区东关小学(多年前迁址到现在的城区政府背后)。记得那时候,一到下午课间活动时间,同学们就偷偷地从学校后门溜出来,顺着小土坡下到河边。河不大,水也很浅,在河边玩玩水,听到上课铃响了,才三三俩俩赶紧往教室跑。</h3><h3> 随吟:过景忠桥</h3><h3> 又过老巷旧东关,细看桥墩渍藓斑。</h3><h3> 一展新颜期可待,还听碧水日潺潺。</h3> <h3>采风第二站:洞头</h3> <p class="ql-block"> 从东大街出来坐上大巴,一路南行不到30分钟就来到了生态旅游村——洞头。正值深秋时节,漫山红叶环抱下的小山村静谧如画,白墙黛瓦的清代民居,恬淡安静的农家小院,几棵高大的挂满小灯笼似的红彤彤的柿子树,以及山前一大片绿油油的麦田。美好的画面让人疑似来到了梦中的桃源胜境。</p> <p class="ql-block"> 今年4月1日开工,6月30日建成通车的洞头旅游公路,全长2.1公里,采用难度很大的挑梁技术。从立项到建成通车仅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被誉为“洞头速度”。往村里通了公交车,极大地改善了洞头的交通。</p> <p class="ql-block"> 洞头村因山中有洞,藏在深山,冠以村名“洞头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洞头村地形隐蔽,非常适合开展敌后抗战工作,因此有八路军曾在这里工作生活和战斗过。十几年前的洞头村藏在深山无人知,是一个典型的地下无资源、地上无企业、集体无收入的“三无村”。 2009年5月24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总书记曾来此考察,访农事话家常,给洞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当年负责接待的老支书为我们细细回忆了当时的温暖情景。</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洞头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村,借助生态优势,开发出登山步道、农业采摘园等项目。成为了市民节假周末首选的休闲游览之地。随着旅游公路的开通,洞头村将全面迈上生态旅游发展的快车道。</p><p class="ql-block"> 随吟:到洞头</p><p class="ql-block"> 洞头速度成佳话,壁上清风好赋诗。</p><p class="ql-block"> 小麦青青红叶舞,支书语暖忆当时。</p> <h3> 洞头村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清风壁、琵琶泓、琵琶寺等多处古迹。在宋代时即为胜游之地。《凤台县志·山川》:“(白水经琵琶寺)又南经清风壁,水入石罅,下注一泓,为琵琶泓。”琵琶泓上巨石林立,平整如削,名清风壁。穿过村边的火车道,走了一小段石径,就来到了清风壁前。仔细欣赏摩挲,虽久经风霜,宋人榜书“清风壁”三个大字仍清晰可见。有一片小字看不太真切。壁上还有几处小石龛,但是没有摆放什么。多少年过去了,琵琶泓已不复存在。崖底现在正在施工,不知是不是要恢复旧时水潭,若是可好!想像着那壁上清风泠泠,泓里碧波微漾,实是一处不可多得之天然景致。</h3><h3> 随吟:洞头即景</h3><h3> 清风何澹澹,崖底一泓明。</h3><h3> 坐看流云散,缓听瑶佩声。</h3><h3><br></h3><h3> 海平君 </h3><h3> 于2019年10月29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