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的证件证书</h3><h3> 尚国強</h3><h3> 自退休以来,从未翻看过曾自以为非常金贵.积累多年.单独保管的证件箱了。那是象征各种荣誉的证件证书。每一本都与某个时间段.或专项活动的结果有关。昨天中午没事,便打开布满灰尘的箱盖,看到里面大小不同.分类整理好的证件证书:有在全国.全省.全市征文比赛中获奖的;有在不同年度工作中获奖的;有在多项专业比赛中获奖的;有参加全国.省上.市上专业学会的证件;还有单位变换后的工作证......每一个证书背后,都反映出当时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奋斗,都有自己付出的汗水与故事,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我逐一翻看着,似乎时光倒流,眼前出现的一帧帧画面,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在眼前切换,甚至忘记了吃午饭,几个小时独享其中,难以自拔,任思绪在时光隧道中游弋徘徊。</h3><h3> 当最后翻看到崭新的《退休证》和角落最小.最破旧.内页泛黄我的第一本《工作证》时,大脑“轰”的一下被惊到了,不由得心潮澎湃思绪难平,仿佛又回到上凤师前后的岁月.......</h3><h3> 1968年到1972年,是我初中毕业回乡当农民的四年。期间干过宝鸡峡、农田基建、打胡基、盖房.起圈、挖井、夏收秋播、扛麻袋交粮,各种农活都干过;在大队、公社“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过节目、唱过样板戏,各种角色都尝试过......广阔天地虽苦虽累,但强健了体魄,丰满了人生,唯有的缺憾是离开校园后的心灵孤单与空虚。</h3><h3> 72年,通过推荐与选拔,我上了凤师,从此如饥似渴,刻苦认真的学习,积极主动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总想把两年文革与四年农村生活失去的文化知识补回来:通过努力,我文化课学习从成绩最差,到名列前茅。代数考试我曾一道题两种做法,在大会上受到表扬。作文入选凤师《优秀作文选》等等;音乐专业虽是我的长项,我仍刻苦练习专业技能,尽情发挥自己所长,在郭均老师指导与信任下多次创作排练.组织乐队.登台演出,受到师生好评;农村劳动练就的身板,加上协调灵活的反应,在体育方面也使得自己如鱼得水,成为多项活动的娇娇者。篮球场上,我是班队的绝对主力。田径百米(13秒).200米低栏(29.5秒).急性跳远(5.5米).铁饼(23.6米)等项目,分别在市级.凤师比赛中获奖。在当时的凤师校园,我的综合表现是相对出众的一位。</h3><h3> 74年三四月份,先是教体育李松林老师问我愿不愿意留校教体育?紧接着教音乐的郭均老师问我愿不愿意留下来教音乐?惊喜之中不知如何选择,就去找我最尊敬.信任的班主任付忠烈老师,付老师说:“当音乐老师人越老越有经验越吃香,而教体育是吃青春饭,年龄大了做示范动作就会有困难”,于是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音乐。付老师说他也会向领导推荐,与专业老师协调,争取促成我的留校。</h3><h3> 毕业前夕,我们十三名同学接到了留校工作的通知。从没想过我一个中师毕业生能幸运的成为一名中师音乐教师。虽然有自己的努力,但更重要的是周围人的认可与三位恩师的举荐。</h3><h3> 诚惶诚恐中我登上了中师的讲台,并担任音乐班班主任,兼管乐器室。就这么小心翼翼.辛辛苦苦的开启了自己的师范音乐教学生涯。工作几个月后,学校为我们办理了这个具有文革影子的工作证。在那个没有身份证的时代,工作证是国家公职人员的象征,对我们来说,《工作证》又是教师资格证,更是压力下督促我们自觉鞭策.不断努力的加油证。我们一起看着封面《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那是对所有行业的职业要求),暗暗下定决心:永远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搞好本职工作......</h3><h3> 就这么坚持着,我在凤师.武师.宝师.宝职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持站好讲台,直到退休。似水流年的岁月让我们变老了,斗转星移的过去我们并没有忘记教书育人的使命,一辈子只做园丁我做到了,没有辜负当年老师对我的信任,没有愧对讲桌前求知的眼睛,虽有失有得但无愧初心......</h3><h3> 当夕阳的光辉照进房子,洒落在这一本本证书上时,突然感到曾因这些荣誉而沾沾自喜是多么的功利.渺小,早些看淡功名利禄就会早获安稳怡心。教书是良心活儿,平平淡淡的教好书,事无巨细的关爱学生,胜过所有的荣誉!</h3><h3> 《工作证》与《退休证》,一个是起点,一个是冲刺,期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几十年,回头望这仅是人生的一瞬间。剩下的时间肯定更短,坦然生活,健康快乐的过好每一天,那才是对自己人生最最实惠的奖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