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衡南县明德小学“和美课堂”数学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font></h3> <h3>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手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我校注重把教研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10月25日,曹淑萍、罗欣薇、刘叶芳、廖晓君4位数学教师有幸参加“第十四届和美课堂观摩研讨会”聆听名师课堂,感悟育人真理。</h3> <h3> 会议课程紧凑、内容丰富。名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巧妙的教学构思、深厚的文化素养、真实的教学感悟,让人叹为观止。<br></h3> 课程安排 名师课堂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强震球《分数的意义》</h3><h3> 抽象性是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难点, 强老师通过三次层层深入的比较让孩子们对分数最本质的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解。为孩子们建构了数的完整体系。充分体现了“为学生的理解而教学”。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周卫东《平均数的再认识》</h3><h3> 周老师将数学生活化,创设QQ聊天情境,在一问一答中让孩子们体会到平均数更深层次的含义:趋中性和敏感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吴正宪《计算复习课》</h3><h3> “<u>错着错</u><u>着就对了,聊着聊着就会了</u>”,吴老师从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入手,一步步引领学生认识加减乘除的真正意义。并通过简单的图示,让学生对加、减、乘、除有一个更整体而系统的感知。</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贲友林《图形的放大与缩小》</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 贲老师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孩子们在磕磕绊绊中不仅理解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就是同乘、同除,而且能区分放大和变大。</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潘小明《植树问题》</h3><h3> 潘老师打破了传统植树问题对于三种情况的教学,一直追问:是三种情况吗?你们有问题吗?整堂课带领学生积极探讨,发现4棵的种法有无数可能,从线段(不封闭)慢慢到封闭图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彩斌《三角形面积拓展课》</h3><h3> “一道开放题,一节思考课”,唐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感悟,深入挖掘图形间的联系。学生提出独特的解题方法,他用学生名字将其命名深深地感染了我们。</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爱华《方程的意义》</h3><h3> 黄老师首先用大问题导学:什么是方程?和如何列方程? 让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四幅主题图在他的精心编排下竟成了一堂语文课。同时通过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落实了教学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延革《推理》</h3><h3></h3><h3> 刘老师由浅入深,点拨亲切自然。让学生经历推理的过程,引导孩子们通过寻找信息,筛选信息,选择信息和整理信息几个方面进行有效推理,使学生充分体验推理的趣味性和挑战自我的成就感。</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罗鸣亮《口算乘法》</h3><h3> 罗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中彰显着睿智。上课开始向孩子们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同学们都会背乘法口诀吗?”“为什么要背乘法口诀?”“乘法口诀为什么编到9就不编了呢?”在问题引领下,课堂高潮不断,学生思维更向远方。</h3> 回味交流 <h3> 会后,我们从课堂教学入手,从教学设计、目标定位、课堂生成等方面做了研讨和总结,会场、宿舍、候车室等都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地方,大家在交流中质疑、碰撞、整合、吸纳,相互促进提高。</h3><h3> </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宁做学生的垫脚石,也不做学生的天花板</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到:</div></h3><ul><li>对教材进行深度解读,把握知识的本质,紧跟教学目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li><li>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功底,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真正融入课堂,为学生的理解而教学。</li><li>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出现分歧、出现教师预设中没有的问题。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我观察、发现、探究、总结表达。</li></ul> <font color="#39b54a">“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font><div><h3><font color="#39b54a"><br></font></h3><div><h3> 两天的学习虽然短暂,但是带给我们的理念冲击和思索却在无限延伸。我们将不断学习、不停思考、不忘初衷、不畏前行,和名师们一起同心、同行、同乐,感受数学教学的本质,奋力实践新课理念!</h3></div></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808080"><br></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808080">……………………………………………………………………</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