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太行,随刘怀勇教授太行写生后记

施黄庭

<h3>  为期十五天的秋季写生已经圆满结束,在先生(刘怀勇教授)的带领下,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写生体验。自习画以来,经历了多次写生,铅笔、水芯笔、钢笔、毛笔均有尝试,虽然每次均有那么几张稍微满意的作品,但是如何将写生稿转化成水墨,水墨稿如何转化为创作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通过这次写生,我领悟如何将现实物象转化为笔墨形式,如何取舍,如何处理笔墨关系、画面关系。这样的收获,得益于先生独到的教学方式和强大的师资阵容。</h3><h3> 在课程安排上,在短暂的十五天里,我们经历了纪游、结构写生、局部写生、整体写生、最后又回归到记游的过程。</h3><h3> 第一天登顶太行郭亮,先生不让大家坐下来就画,而是带着大家先游历,纵览太行山石草木,溪水桥梁。同时给大家讲解当地之民风,及太行所承载的文脉和精神脊梁。最后回归到一个局部,一块石头。‘以小观大,以大见小’,‘太行那么些山就是这么一个块石头一块石头起来的,掌握了这块石头结构,也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太行’先生说。所以,先生带着我们去观赏和触摸那些具有典型性的石头,了解它们是怎么搭接,它们的大小关系,它们的裂缝和纹理。最后让我们用毛笔顺着石头的结构线勾一遍,让我们感受和理解行笔的提按顿挫,轻重徐疾。这是我从未有过的写生体验,也许不止是我,也许画了大半辈子的画家都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山石结构触手可及,行笔提按顿挫更为实在。</h3><h3> 经历了纪游,了解山石结构后,第二天开始对景写生,跟众多写生团不一样的是,先生要求大家不画大场景,不求画面的完整性,而是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局部或是一块具有代表性的石头,并且以线的形式来表现,通过线的提按、转折,表现石头的空间体积,这犹如美人卸装,不加修饰,这就难倒了大批画家。有经验的画家容易概念,吃老本,没有经验的画家线质不够,结构不理解,可以说两者都得从零开始,跟着老师的节奏,一个石头一组石块的刻画。面对一块石头,学员们勾了一张又一张,这是看起来有些枯燥的过程,但是熬过来了,吃透了,真的是受益终身。在沟里熬了几天后,走出沟底,画全景,正如老师所言;山体就是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堆起来的,画好一块石头,等于盖房打好每一块砖,缺的只是设计了。画面缺的就是经营了。</h3><h3> 对于整体写生,先生通过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山水写生口诀1.先游历,后写生;2.先经营,后落墨;3.先局部,后整体;4.先易后难;5.先淡后浓;6.先虚后实;7.先繁后简;8.先皴擦,后勾勒;9.先松后紧;10.先内后外;11.占住一个角,封住两条边;12.宁写实,勿概念;13.借鉴传统,融汇生活;14.发现美,寻找美,创造美。每每动笔之前均将这个口诀过一遍,构图上占住一个角,封住两条边。表现上先淡后浓,先虚后实,这个写生口诀,犹如一条大道,写生只要动脚走就是了。所以在后面几天,零基础的同学都可以画的很完整,很丰富。</h3><h3> 在教学辅导上,先生与四个助教全程跟随,白天写生,晚上点评,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严肃紧张,团结活泼,一改‘写生就是玩一玩’的现象。四个助教分为四组,对学员们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调整。先生走动于各组之间,不厌其烦给学员们进行示范,边调整边讲解。不落下任何同学,每个同学的作品都被调过,甚至有的同学一张作品被调过四五遍。对于我们来说,这是多么难得的学习机会。每当遇到问题,或是画不下去,都有先生或是助教上前指点。作品的完整和深入大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h3><h3> 为期十五天的写生,一晃而过,该去请教问题未来得急请教,该去交的朋友未来得急握手,然画包满满,心满满,感恩先生、助教指点,感谢师兄们的照顾与关怀。望再次相聚。</h3><h3> 施黄庭于北京万葫堂美术馆</h3><h3> 2019.10.27</h3><h3> </h3><h3><br></h3><h3><br></h3><h3> </h3> <h3>先生晚上点评作业,此时已是晚上十点</h3> <h3>徐老师晚上点评作业,</h3> <h3>王老师在点评作业</h3> <h3>王老师在帮学员们调整作品</h3> <h3>以小见大,以大观小。研究山石局部文理结构</h3> <h3>触手可及,以山石纹理,理解用笔的提按顿挫,轻重徐疾</h3> <h3>先生不厌其烦给学员讲解,调整作业</h3> <h3>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我们不断的努力</h3> <h3>结构写生,第二天,吃透结构</h3> <h3>结构写生第四天,以线为主,通过线的转折,虚实,参插,表现山石的空间,局部刻画。</h3> <h3>局部写生第一天,以线,结构为主,稍加点染</h3> <h3>局部写生第二天,强化块面与节奏</h3> <h3>局部写生第三天,在结构,节奏墨韵的基础上强调线的书写性</h3> <h3>局部写生第四天,同一个角度,画了之前的不满意,再来一张,把控结构,节奏,太行气势。</h3> <h3>整体写生第一天,把控前景、中景、后景的虚实空间关系以及点景的安排</h3> <h3>整体写生第二天,太行雄伟壮观,以横构图难以表现其神韵,但还是想尝试,墨韵积极。</h3> <h3>整体写生第三天,通过积墨,以表太行之雄浑</h3> <h3>整体写生第四天,长卷一幅,感恩先生题跋</h3> <h3>纪游之一,郭亮村挂壁公路</h3> <h3>纪游之丹分沟</h3> <h3>纪游之石板岩高家台</h3> <h3>纪游之桃花谷</h3> <h3>部分写生剪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