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墨三国游(5)

张兆根

<h1><br></h1> <h3>  车厢音乐会</h3><h3> 从蒙特利尔巿到魁北克市公路距离有250多公里,坐车要二个多小时,导游小冯边开车边介绍今天的行程安排,景点介绍……不久,听到了轻微的打呼声,居然有人睡着了。典型的“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窗外一望无垠的田野,即将成熟的谷物,等待收割;一排排树木或者是一片树林,连续几天重复出现,也缺乏了新鲜感。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在车厢里搞一台自娱自乐的音乐会,用歌声驱赶打呼声。</h3><h3> 我用话筒给旅友唱的第一首歌是《太湖美》,为什么选这首歌呢?首先它可以归类于旅游歌曲一类。其次同行的旅友中有几位是无锡人,无锡市座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太湖美》和无锡市有很深的渊源,把这首歌献给她们。再次这首歌是任红举作词、龙飞作曲,我较祥细的介绍了作曲家龙飞,并牵引出中国音协副主席,当代中国著名作曲家——印青,他的成长经历以及他和龙飞难以割舍的师恩情。</h3><h3><br></h3> <h3>  用江南方言唱毕《太湖美》。第二首歌,选了阎肃作词的《前门情思大碗茶》,送给几天来为我们辛勤工作的小冯导游,这位北京小伙,常年累月,辞别年迈双亲,妻儿,万里之外、只身一人,在加拿大努力打拼,海外游子,实属不易。饱含深情用京腔京韵演唱完,冯导说:叔叔,您唱的真好,我的眼泪都快出来了。</h3><div><h3>  第三首歌,唱了施光南作曲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h3><h3> 三曲唱罢,我是拋砖引玉的,下面谁接着唱。话声刚落,旅友洪先生接过了话简,献唱《真的好想你》,听到一半,因为忘词哑声了。邻座的小阮迅速在手机上找到了歌词,洪先生演唱继续进行,正在静心聆听,忽然传来众人大笑声,转身回望也让我忍俊不禁。</h3><div><div><div><h3><br></h3></div></div></div></div><h3></h3> <h3>  同行室友周先生,取下演唱人的帽子并作扇风状况,诙谐滑稽,都是爷爷辈的人,还犹有童心。</h3> <h3>  洪先生演唱完,我给予掌声,并且介绍了唱红这首歌的歌手周冰倩,她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二胡专业,但器乐声乐一身兼之,中国歌坛才女。把当年周冰倩参加,上海市大中学生“青春歌手电视大赛”决赛,电视台直播,并最终取得了第一名的经过,我是娓娓道来,旅友们听得津津有味。</h3><h3> 随后《十五的月亮》、《走进新时代》、《党啊,亲爱的妈妈》、《敢问路在何方》、《渔家姑娘在海边》、男女声二重唱《逛新城》、越剧《碧玉簪》经典唱段“手心手背都是肉”、《为了谁》、《北国之春》、《想家的时候》等歌声此起彼伏。</h3><h3> 听!唱!流行歌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又唱了台湾歌手张雨生的成名曲《大海》、台湾澎湖籍歌手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湾》,由于这首歌旋律大家都耳熟能详,唱着唱着,独唱变成了小合唱。</h3><h3><br></h3> <h3>  为了满足江苏籍旅友,一而再,再而三想听听上海地方戏的欲望,妻子唱了沪剧《芦荡火种》的经典选段“芦苇疗养院”。开唱前,我介绍了该剧,曾先后接待了全国几百个剧团观摩,以及被北京京剧团移植,后改名为《沙家浜》,成了文革中的八个样板戏之一。</h3><h3> 由于没有字幕,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方言障碍,在每一句开唱前,我先用普通话念白,居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h3><h3> 自娱自乐的音乐会,在高亢的《中国功夫》歌声中结束。众人参与,开心愉悦,欢声笑语从车厢里飘出,流动的音符洒满一路。</h3><h3> </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