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主体班第三周:大别山精神培训

木子李

<h3>2019年10月28日早上7:00,我们华龙区委党校秋季主体班:科级干部班,妇女干部班,中层干部班,青年干部班共计110名学员,乘座3辆大巴车前往大别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培训。我作为科级干部班的班主任带班参加了全程培训。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下午3:00到达罗山县,在罗山县委党校的接待下,我们吃午饭和安排住宿后,于下午4:00在住宿宾馆2楼会议室进行了开班典礼。开班仪式上,首先,罗山县委党校常务副长对我们到来表示欢迎,随后又简单介绍了大别山;其次这次区委组织部的带队领导刘学文部长作了重要讲话:重点强调了纪律,要求大家要切记安全第一。我相信我们这次外出培训,同学们的心灵一定会得到一次洗礼,党性一定会得到加强!</h3> <h3>组织部带队领导:刘学文部长,韩超主任!</h3> <h3>大别山一周培训课程表</h3> <h3>开班仪式首先全体学员起立唱国歌</h3> <h3>授班旗仪式:科级、妇干、中层、青年四个班授班旗</h3> <h3>开班仪式结束后,进行了专题讲座:信阳市委党校的赵明老师主讲了《大别山敢于担当的革命精神及其现实启迪》。他用历史的细节和感人的故事讲述了"顾大局敢担当”的大别山精神以及现实启迪。听后深受感动!</h3> <h3>29日上午8:00,我们4个班出发到新县进行现场教学。路上我们科级班学员,在班长主持下一路歌声,一路欢笑,一路掌声,快乐无比!一路上唱歌的学员们!</h3> <h3>29日一天共5个现场教学点。这5个教学点均在新县境内。新县地处大别山腹地,素有“三省通衢”“中原南门”之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在这里,我们跟随习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将帅馆、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红田惨案遗址、列宁小学等实地教学点。这里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为新中国的建立,成千上万大别山的英雄儿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h3><h3>上午2个现场教学点:一是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二是鄂豫皖苏区烈士陵园,给烈士敬献了花栏,又重温了入党誓词!<br></h3> <h3>四个班学员在将帅馆前合影留念!</h3> <h3>在烈士陵园给烈士敬献花篮和入党宣誓!</h3> <h3>29日下午3个现场教学点:一是到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和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现场教学!</h3> <h3>29日下午第二个现场教学点:长胜街。</h3><h3>长胜街是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的一条主街,因风起云涌的革命浪潮闻名于世,红色印记留存至今,极具纪念意义。这条街建于明末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大革命时期,长胜街成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现还存有红四方面军指挥部等18处重要革命遗址!</h3> <h3>29日下午,第三个教学点:红田和列宁小学</h3><h3>革命战争年代,国民党反动派在新县一块30平米的稻田,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残忍的杀害了300名红军及群众,血流成河。为了纪念那些牺牲的红军和群众,人们称这块稻田为"红田"。每到清明节,都会有一些群众自发的前来吊唁! </h3> <h3>穿上军装的我是不是很漂亮!</h3> <h3>10月30上午三个现场教学点:</h3><h3>一是田埔大湾创客小镇:美丽乡村建设</h3><h3>位于大别山区的河南省新县田铺乡田铺大塆,是国家级传统村落。这里有江南水乡之灵秀,豫南乡土之韵味。</h3><h3>二是许世友将军故里</h3><h3>三是民俗体验:打糍粑、磨豆腐</h3> <h3>许世友将军故里。</h3><h3>许世友将军生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未能很好地孝敬父母,这成为他一生的缺憾。为此,他多次提出死后在老家土葬的想法,以实现其“生前尽忠、死后尽孝”的夙愿。1985年10月22日,将军与世长辞,经中央特批,其灵柩运回老家安葬,长眠于慈母身边。“青山有幸埋忠骨,碧水悠悠伴孝魂”,一代传奇许世友将军的一生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学员!</h3><h3>我们的班长田均玉代表我们全体学员在许世友将军墓前敬酒,以示我们的崇敬之情!!</h3><h3><br></h3> <h3>学员在体验打糍粑,磨豆腐!</h3> <h3>10月30日下午现场教学点:湖北省大悟县:中原突围纪念馆</h3><h3>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h3> <h3>31日上午,体验式教学:重走红军路一一红二十八军军部旧址。8公里,来回步行2个多小时,4个班110名学员唱红歌,走红路,精神抖擞重走红军路!</h3> <h3>在重走红军路上的我是不是英姿很飒爽!精神很抖擞!!</h3> <h3>31日下午,现场教学: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一一何家冲</h3> <h3>11月1日,行程的最后一天,培训班学员追随习总书记足迹,访中办扶贫点,来到联兴茶油基地与光山东岳村参观学习。联兴茶油基地秉持“绿色发展、开放共享、油茶带动、长效富民”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高标准高起点建设建成了河南省唯一一家油茶良种繁育基地与“国家级油茶科技示范林”。基地各项产业效益初显,可常年解决1000余农民就近就业,带动基地周边210余贫困户依托产业脱贫,人均增收4000元,是农村产业扶贫的成功典范。<h3>油茶子打的油是保健油,注重保健的人士可用!百元一斤,有点稍贵啊!<br></h3></h3> <h3>中办扶贫点:光山县东岳村,中国花鼓戏之乡!</h3> <h3>在中原突围纪念馆前,全体学员合影留念!</h3> <h3>通过一周的大别山红色教育培训,全体学员心灵受到震撼、灵魂得到净化,提高了党性修养,增强了理想信念,都决心为华龙区的发展做出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