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你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不能随便让人碰吗?”“哪些行为属于性侵害?未成年人该怎么防范呢?”2019年10月-11月,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平罗县城关四小政教处联合少大队组织全体学生开展未成年人防性侵专题指导讲座,我校心理健康老师毛欣华为学生们带来《小学生如何防性侵》专题讲座,为学生一一解密这些问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根据全国“两会”发布的《2018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统计,2018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8岁以下)案例有317起,受害儿童超过750人,14岁以下的占了大多数。其中,7岁至14岁占比近六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此次活动目的在于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保障自身安全。讲座上,毛老师给学生们讲了防性侵的知识,并带领学生观看防性侵公益短片《另一种可能》,告诉学生们“被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别人不能随便触碰”。还通过现场模拟示范的形式,告诉学生们如何分辨性侵害,哪些情形属于性侵害等知识。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是什么人,用什么方法,把罪恶的手伸向了我们的少年儿童,而我们的孩子们在什么情况下受到了伤害,性侵对一个人的影响到底有多深远,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观看未成年人防性侵的公益短片《另一种可能——坏人不嫌孩子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调查发现,家长、老师、同学们对于儿童性侵行为定义的认知较为狭窄,其实,像强行脱衣、强吻、强抱、拍摄裸照、展示淫秽书刊视频等行为也涉嫌儿童性侵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毛老师与学生现场互动(找一找身体的红绿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通过讲座,给未成年人提供全面、专业的防性侵教育知识,教会学生们如何学会保护自己,打赢自己的“花季保‘未’战”。</font></h3> 未成年人防性侵,说给家长的话!<br>警惕身边的熟人:<div><h3>为什么熟人比较容易得手?</h3><h3> “因为他们利用了孩子的信任,家长却不知道。”这里的“熟人”,远到八竿子打不着的远房亲戚,刚认识没几天的路人;近到邻居家的某叔叔、补习班的某老师;甚至有可能是长辈或者亲戚……熟人犯罪,很多情况下都是机会犯罪。一些人发现孩子没有反抗意识,或者孩子很好恐吓、很好哄骗,就会威逼利诱把事情糊弄过去。</h3><h3>请教会孩子这些事:</h3>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听话、懂事、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时,往往忽略了对“熟人”的防范。这也是为何“熟人作案”屡屡得手的原因之一。警惕熟人作案,除了家长自身做好防范措施以外,更应该教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防范意识,避免侵害的发生。<br>1、家长要做好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教会孩子分辨界限正常交际行为和侵害行为,让孩子知道自己有哪些敏感部位,除了爸爸妈妈,其他任何人不能触碰。<br>2、在邻居、亲友、同学、同事、网友等熟人之间保持人际交往的安全距离,尤其要保持对人品有瑕疵的所谓熟人之间交往的警觉与防范。<br>3、父母以身作则,净化社交圈,结交品行端正的朋友。不要随便把有“劣迹”的亲戚朋友带回家中做客。因为在儿童心目中,来家做客的叔叔、阿姨都是好人。<br>4、如果有人用下流语言挑逗你,给将黄色笑话或者下流话题,故意碰触、抚摸、亲吻身体的任何隐私部位等行为时,要严词拒绝,勇敢说不,并及时告知父母或者警察。<br>5、对于孩子在网络世界可能遭受的性侵害,家长需要格外留意,一定要知道孩子在跟什么样的人接触,知道他们在干什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