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相约登白岩

白发先生

<h3>  今年的秋天雨水接连,好像从中秋开始就下个不停,中途歇了几天又接着下,给想去秋游的伙伴造成极大的麻烦。本来俺几个同学早就准备去登山洗肺,可老天就是不“抽起”。</h3><h3> 霜降过去,时值深秋,周日终于盼到了久违的太阳,我们收拾起行装,向映秀镇黄家院村(当年岷江局本部所在地后面的白岩山上)出发了,登白岩山头,奔石鸭子村,去故地重游、去贴近山河、去登高远眺、去放飞心情。</h3><h3> 秋天的天空很高,很蓝。阳光没有夏天那么酷热,没有冬天那么寒冷。望着秋日的天,天空舒畅,满是自然,美丽通透;俯瞰秋天的水,清澈明朗,波光粼粼,赏心悦目,这一派景象让几副颜色忘记了平时的忙碌,生活的锁碎,站在深秋的风中,听着山风的歌唱,仰望天空的包容,高喊……时间,放慢你的脚步吧,我们要把天地拥抱够!</h3> <h3>沿途有很多野果,我们边走边摘边吃,仿佛又回到初中建农场的时候。</h3> <h3>踏上“小四轮”格外兴奋亲切,当年山区的主要运输车辆,如今还在服役。</h3> <h3>  黄家院村居住有150户人家,由于交通的不便和地貌的制约,没有农家乐。还好,碰到一户村民,女主人很热情朴实,我们与她商量是否可以给我们备一顿午饭,她乐意答应了,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有老腊肉、豆花、土耳瓜等,太巴适了!俺山上人就是耿直!</h3> <h3>  女主人是该村的乡村医生,与我们陈医生同行,聊的很投缘哦!</h3> <h3>  这里位于紫坪埔水库的上游,水下就是曾经的岷江木材水运局局本部,紧贴黄家院子这边就是当年的局医院和职工子弟校,笔者82到85年曾在此工作三年。如今,岷江局在这里捐资50万,建立100亩的金银花种植基地,也许这就是为了抹不去的记忆。</h3> <h3>  临走前,遇上一位老人,她热情向我们介绍了村情。老人感慨,虽然通公路,这儿还是偏僻,人丁不兴旺啊,留下的都是我们这些老人,很多人都到坝上去了。</h3> <h3>  告别黄家院村,我们匆匆来到水磨古镇。漫步古街,参观学校。这学校是李老师80到83年工作的地方。故地反复游,十分感慨,纷纷在清朝光绪年间种植的两棵罗汉松前留影,沾沾仙气!</h3> <h3>  经历了8月20号山洪的肆虐,水磨古镇显得冷清了许多,虽是周末,可游客稀少,往日游人如织的场景消失了,被洪水冲走的廊桥还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给古镇百姓带来不小的损失和不便。风雨过后总会见彩虹,期待古镇热闹的景象早日再现。</h3><h3> 一天的登山旅行结束了,丰富多彩的户外运动不会中断,将会一茬又一茬!</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