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同步课堂,让英语快乐表达

窗边的小豆豆

<p>为响应教育局“同步课堂”工作要求,切实做好校际结对,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作用,文溪小学、窈川小学两校的同步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p> <p>两所学校虽相隔较远,但孩子们却一同沉浸在趣味十足的课堂氛围中,老师的授课、提问、发言、课堂练习、师生互动等环节,实现了课堂零距离。</p> <p>据悉,就英语学科而言,为了更好地提高两校课堂教学效果,文溪小学的英语老师们群策群力,将课堂重点落脚于“表达”二字,力求在课堂中用最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场景,用学生能明白的简单指令,引导学生最大程度地开口表达。</p><p><br></p> 快乐英语,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 <p>潘灿群老师在本次同步课堂教学中为孩子们带去了四堂精彩纷呈的英语课。</p> <p>《Look at me》一课,Miss Pan以简笔画的形式引出课堂“主人公”:Haha,并以Haha贯穿整堂课,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通过“Let's say”、“Let's draw”、“Let's do”等方式,在掌握本堂课的重点单词的基础上,乐于开口并敢于表达。</p> <p>《How are you》一课,Miss Pan继续展示了她的简笔画功底,通过卡通人物Haha和Huhu的表情引出本课的句型:“I’m fine”,并延伸教学“I'm not fine”。在教学中,潘老师引导学生们用手势去表现自己的状态,不仅活跃了氛围,也帮助学生更形象地记忆。随后,从文本到生活,学生用本句型表达自己的心情状态,说出自己的感受,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p> <p>《Letters and sounds》一课,清晰实在,扎实系统,动静结合,以一首欢快有趣的Alaphablocks歌曲深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两校学生的学生积极性,就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孩子们那满满的学习热情。</p> 借力卡通,架兴趣与效果的桥梁 <p>张慧敏老师在此次同步课堂校际结对活动中为我们展现了四年级上册《My friend》这一单元完整的教学。&nbsp;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中更有表达的内容,除了文本人物,Miss Zhang还结合了现实环境中的师生形象,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如:Little red riding hood/Micky/Doraemen等,夸张生动的人物及卡通形象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拓宽了学生表达的范围,“He/She is …. He/She has …. ”这个描述人物特点的新句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反复运用,从而内化。</p><p>Miss Zhang的课新颖而又自然,并且具有生活化。屏幕这端,学生踊跃发言,屏幕那头,学生跃跃欲试,使整个单元的主题展现得淋漓尽致。</p> <p><br></p> 真实情境,助力增效英语课堂 <p>陈妙芳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两堂四年级《My home》这一单元中的英语课。陈老师非常善于使用学生资源,让学生将自己家的照片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在课堂上,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将学生的照片进行展示和讨论,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p><p>课堂中,Miss Chen非常注重设计真实的情境,如: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家、通过Amy来邀请大家到家里做客等,将学生带入到真实贴切的情境中,将每个单词的呈现、每个句型的操练放到一定的情境中,让英语滚动起来,让课堂显得非常饱满。</p> 多效并举,提高主观能动性 <p>陈小燕老师的同步课堂执教内容为《Look at me》,教学中,Miss Chen首先通过脸部的五官复习,带入身体其他几个肢体部位的新授。陈老师通过简笔画、自然拼读、肢体语言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愉快的各个环节中学习并掌握新的知识点:通过画画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自然拼读,帮助学生熟悉接受单词的方法并提升单词的识记速度;肢体语言的不断加入,活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整堂课,陈老师充满朝气和激情,引领着学生不断地学习。</p> <p>课后,两校老师对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评价。</p> <p><br></p> <p>英语同步课堂的开展,让文溪、窈川两所学校的结对帮扶得以更加科技化、便捷化。运用互联网技术异地同上一堂课,共享优质的师资力量,让文溪小学与窈川小学实现“无墙”教育。</p> <p>“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城乡学校结对联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更是促进城乡发展,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举措。我们,也将不遗余力,为促进城乡学校的优质教育均衡发展献上自己的一份力!</p> <p>图:全体英语教师</p><p>文/编辑:张国珍</p><p>初审:教务处</p><p>终审:校长室</p>

学生

课堂

表达

英语

同步

文溪

两校

句型

结对

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