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额济纳,自古以来就是兵车辚辚,战马萧萧的古战场,有着厚重的历史。第一次听说遮虏障,还是在团里工作的时候,北大一名历史教授来黑城参观,我们请他讲讲历史,他看到黑城遗址时,指着不远处戈壁滩上的一段隆起的沙埂说,这就是遮虏障。如果没有史学知识,谁能想到这个不起眼的沙埂,竟会掩藏着千年的传奇呢?黑城遗址外围散落着许多烽隧城障、还有农田、河道等。这一系列军事防御设施,统称为“遮虏障”或“居延边塞”。</h1><p><br></p> <h1>居延遗迹的烽、燧、城、障,具备了完备的防御功能,在两千多年前的冷兵器时代,这是一个巨大的奇迹。在今天的额济纳河绿洲两岸,这些遗迹依然星罗棋布,依稀可寻。在居延海南部垦区修筑了约250公里的塞墙和烽燧、障城,将居延城与南面的张掖郡连接起来。这段防线通常被称为“居延塞”,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象征性的边塞符号。汉代以来,凡是占有河西走廊的中原政权都要在这里置戍屯守,拱卫河西各郡县的安全。</h1><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自汉唐始,就一直遵循着“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十里一塞”的边塞军事设施规制。</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皇天后土,凡是王朝鞭长能及的疆域,就有烽燧在那里矗立,绵延。烽燧,也是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抵御外敌的长城的另一种形制与延续,既是古代的预警系统,也是中央王权统一遥远的边疆的象征。</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烽燧大多以黄土夯筑而成,也有以土坯营筑,或卵石垒砌的,但都间以胡杨木、红柳枝、芦苇作为筋骨,用来增加强度,抵御风沙经年累月的侵蚀。每一座烽隧,都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筑成,却于细微无声处彰显了古代筑烽工匠的聪明与才智。</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p> <h1>这些防御设施修筑于汉代,《汉书·武帝纪》记载:“使强都尉路博德筑居延” 又《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路博德 “屯居延,卒” 。路博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在常年的征战奔波中,东到辽宁,南抵海南岛境内,北至朔方,西屯居延,他的踪迹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h1><p><br></p> <h1>太初三年(前102年),路博德奉命居延屯戍,开始修筑“遮虏障”。在路博德的指挥下,屯戍居延的军民在额济纳河流域,几百里的狭长地带,构筑了城、障、亭、燧一系列军事防御工事,统称“遮虏障”。</h1><p><br></p> <h1>居延边塞防御体系的建成,标志着居延地区从此归入中原西汉王朝的版图,成为西汉王朝保卫丝绸之路的边防重地和前哨营垒,使居延地区与中原王朝的命运从此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先秦时期,这里曾是水草繁盛的美丽草原,是历史上著名的匈奴人居延部落的游牧之地。</h1><p><br></p> <h1>肩水金关位于金塔县城东北152公里的黑河东岸,曾经是与阳关、玉门关齐名的边塞雄关,是当时进出河西、南北交通的咽喉,扼守着河西走廊的北方门户,并称为“河西三关”。</h1><p><br></p> <h1>金水肩关示意图</h1><p><br></p> <h1>当年关城图</h1><p><br></p> <h1>汉代居延的一个普通烽燧主体是一个类似“炮楼”的烽燧建筑,下面是可供几个人活动食宿的小院,院墙外是环墙埋设的几排削尖的木桩,称作“虎落”,防备敌人接近、偷袭,这是汉代边关最常见的防卫设施。</h1><p><br></p> <h1>这座烽燧的建造时间应该在清朝前期,是为了保护黑戈壁交通路线的通畅。在大戈壁纵深地带,这座高大的烽火台格外显眼。</h1><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狼烟烽火升起,就昭示着十万火急的战事在一步步逼近,又有刀光剑影的战争将要拉开序幕。据说用这种快捷可行的方式传递警讯,一日可达两千余里,为朝廷筹谋御敌之策,调兵遣将,赢取弥足珍贵的时间。</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曾经驻守戍边的将士早已化作了一缕青烟,一抔黄土,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之中。而那些烽燧仍在,与漠风苍云为伴,与绝域里栉风沐沙的千年胡杨一起,守卫着脚下苍凉广袤的华夏疆土。</span></p><p><br></p> <h1>广地侯官:</h1><h1> 广地侯官位于弱水河进入额济纳境内的中游东岸,西南临橐他塞,东北接卅井塞,在相距约6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17个烽燧和2座城郭。</h1><p><br></p><p><br></p> <h1>贾渠候官</h1> <h1>从汉简中得知,当时250多公里的居延烽燧线上都设置有天田,天田实际是一条由细沙铺成的侦迹线,也有拦截示警的作用,如有人员进出,必然要在沙面上留下痕迹。蒙古国边境至今仍采用这个办法,境内有二三十米的耕土地带,用以检查足迹,这个办法很实用。</h1> <h1>两千年前的额济纳河畔,每天清晨都会出现例行“日迹”的戍卒身影,所谓“日迹”,就是每天巡视沙面上的痕迹,判断是否有人畜出入边界。甲渠侯官属下的各“部”所辖烽燧的戍卒巡视时,要随身携带专门的“券”“符”,巡视至两个相邻管段交界处,两个巡防区的戍卒要互相在对方的券或符上刻画标记,表示自己一方当日已巡视到界,回去后交给各自的长官查验、确认,写入每天的执勤记录,每月整理成簿册上报。</h1> <h1>这是一座边长23.3米的正方形鄣城,现存城墙高约4.16米,墙厚4~4.5米。外围还筑有边长约46米的坞墙,形成一个屯兵院落。这就是汉代居延都尉府下辖的甲渠侯官所在地。</h1><h1>“甲渠候官遗址”复原模型</h1><p><br></p> <h1>当时额济纳地区的最高军事长官是居延都尉,下设殄北、甲渠、居延、卅井4个侯官,分段统领沿线的120余座烽燧。每个侯官下辖若干个“部”,每个部管理若干个烽燧。每个“部”、每座烽燧都有自己的名称。</h1><h1>图为甲渠侯官16号烽燧内部结构</h1><p><br></p> <h1>两千年的风霜已经将这座边塞雄关的昔日雄风消磨殆尽,只有黑河的河水还在静静流淌。</h1><p><br></p> <h1>黑河沿线既是交通线也是生命线,汉武帝初期,黑河流域便是匈奴与西汉军队对峙、争夺的焦点,后西汉军队击退匈奴,在这里修建肩水金关、居延要塞等设施,此处便成为抵御北部匈奴侵扰的重要屏障。</h1> <h1>近代,在我国和苏联交恶时期,居延地区由大后方突变成了边境前线,核导弹基地就在身后,因此,成为重兵设防的战略要地。这里是内蒙古高原直通河西走廊的地理“豁口”掐断河西走廊,新疆就会成为孤岛。现代人学习古人的做法,在黑河流域筑起八座人造山,构筑成防御要点。抵御外敌,同出一辙,如此相似。</h1><p><br></p> <h1>甲渠候官遗址又称破城子,位于达来库布镇南24km处纳林河、伊肯河之间的戈壁滩上。属居延都尉府西部防线甲渠候官衙,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该遗址处出土了万余枚汉简,甲渠候官遗址因此而闻名于世。汉简的发现与研究,为该地区人文历史研究提供了史学资料。</h1><p><br></p><p><br></p> <h1>【红城子遗址】蒙语“乌兰德日布井”,位于额济纳以南28公里处,是汉代居延属国的一个城障,残高9米,基厚4米,门向南。</h1><p><br></p> <h1>重兵把守的大同城,最多时驻扎1700名将士。</h1> <h1>隋唐重镇——大同城<br></h1><h1>大同城遗址,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东南约20公里处,距黑城约4公里。因被后人用作圈马之地,故又称为“马圈城”。<br><br></h1><h3></h3><h1>(额济纳博物馆拍照的大同城简介)。<br></h1> <h1>大同城由内、外城组成,呈“回”字形。外城墙东西约223米,南北约184米,基宽约4米,残高约7米。东西墙对开城门,筑有瓮城。内城墙东西约87米,南约92米,南墙正中设门。城墙上遍布孔洞,有些还残存木桩,其作用是为了加固城墙,这在古代夯筑遗迹中普遍存在。虽然大同城在经历1400多年风雨后已十分残破。但是大唐文豪王维任监察御史,出使边塞慰问官兵过居延时在此驻留,写下了“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千古绝唱,至今仍令人回味。</h1> <h1>两汉时期,居延地区戍边的最高军事机关是居延都尉,隶属于张掖太守。都尉府负责屯戍的日常事务,常驻示警、通迅、瞭望、相当于今天边境地区常驻的边防部队。</h1> <h1>都尉府的最高长官称为都尉,其驻地称“城”。“城”设有城尉,具体负责“城”的防务工作。都尉府的直接下级军事机关为“侯”。“侯”驻扎的地方,称为“障”,一个侯官所管辖的边境地段,太约一百里地左右,这在交通工具极为简单落后的古代,戍边任务是比较繁重的。</h1> <h1>侯官的直接下属军事机关,称为“部”。“部”的最高军事指挥官称为“侯长”。“部”的下一级就是“燧”,也就是所讲的烽燧,“燧”有燧长。管辖一个烽燧和一部分戍卒,多则三十余人,少则八、九人,是最基层的军事防御单位。</h1><p><br></p> <h1>障:都尉或侯官的治所,是整个防御体系的核心。</h1><h1><br></h1><h1>烽燧:最基础的防御设施,为戍卒驻守之处,具有瞭望、传递警讯等功能。</h1><h1><br></h1><h1>坞:戍卒居住生活之所,附属于障或燧,从而组成相对完整的防御设施。</h1><h1><br></h1><h1>虎落尖桩:裸露在地面、较为密集的桩头,五六十厘米高,为防止闯关而沿城墙外围栽立。</h1><p><br></p> <h1>说到居延遮虏障,就不能不说黑城,在额济纳河的东岸,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黑城,黑城又被称作黑水城,始建于公元九世纪的西夏时期。</h1><p><br></p><p><br></p> <h1>西夏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1003~1048年),党项族人,西夏国的第一位皇帝。国号大夏,定都银川。因地处中原汉室的西北部,史称“西夏”。</h1><p><br></p> <h1>西夏王朝是由党项人建立的政权,东南和东面与宋朝为邻,东北部与辽接壤,西南部是吐蕃,西北部是回鹘,西夏处在当时的大国包围之中。</h1><p><br></p> <h1>成吉思汗铁骑四次南下攻打黑城</h1><p><br></p> <h1>仅汉代在居延地区的屯戍活动持续200多年,期间形成了大量的居延汉简。汉简的文字,让这片戈壁荒沙所掩埋的社会生活场景,变得生动起来。我们得以穿越时空,窥探两千年前那一帧帧鲜活的社会影像。</h1><p><br></p> <h1>结束语:历史是厚重的,拂去历史的尘埃,还原其本来面目,对后来人是一个教育和警示。古代戍边将士在那样异常艰苦的环境中,坚守阵地实属不易,对边境的守卫程度不亚于当今,古往今来,军人就意味着牺牲和奉献!</h1><p><br></p> <h1>根据网络编辑整理。</h1><h1><br></h1><h1>美篇引用了阿拉善军休所退休干部康玉平《居延汉简中的戍边故事》、网友啄木鸟 650301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烽燧 ,大漠深处的地标》一文节选,一并表示衷心感谢。</span></h1><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