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北戴河名人别墅</h3><h3>北戴河一直都是人们消夏避暑的好地方,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的中外人士前往避暑,因而在当地建筑了各具特色的避暑别墅,有最古老的别墅式建筑东领会教堂,有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别墅,还有拥有典型的四面廊的奥地利人建的别墅等等,成为了当地的一大风景。</h3><h3>北戴河名人别墅</h3><h3>北戴河是中国近代四大别墅群之一。1893年,英国人史德华首开其端,在北戴河兴建别墅。到1898年,清政府正式宣布北戴河为避暑区之后,中外名流,富商大贾,各国传教士更是大量涌入,购地筑屋,兴建别墅,到1949年建成别墅达700余幢,从而形成了风格不同各具特色的一幢幢别墅,北戴河历经沧桑百余年,现存的老别墅只有150余幢,在这其中选取了建筑风格、历史意义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别墅作为了今天的北戴河名人别墅,包括傅作义的维多利亚式别墅、欧式风格的“五凤楼别墅、何香凝的回式别墅等风格各异的共十几幢别墅。北戴河名人别墅汇集了蓝天绿树,红顶素墙的建筑风格,每一幢幢别墅都曾上演过一段美妙的历史故事,等待着您的聆听。</h3><h3>北戴河别墅,当地百姓称为“老房子”,包括近代建筑、教会建筑、公共建筑和商务建筑等,都是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建造的。对外开放的有10多座,康有为、张学良、徐志摩、梅兰芳等都在别墅住过,这些别墅多为单层建筑,少部分为两、三层建筑,大都以红顶、素墙、大阳台和小巧玲珑见长。门、窗、墙、顶、台阶也都通过艺术造型和点缀,显露出鲜明的异国格调和建筑流派,与庐山、厦门和青岛并称为“中国四大别墅。</h3><h3>目前,北戴河的名人别墅可供参观的有8栋,可以按栋整租的只有属于友谊宾馆的傅作义别墅和位于中海滩一号的顾维钧别墅,一天租金约为五六千元左右.</h3><h3>诗人徐志摩在他的《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一文中写道:“我独坐在前廊,偎坐在一张安适的大椅内,袒着胸怀,赤着脚,一头的散发,不时有风来撩拂。廊前的马樱、紫荆、藤萝、青翠的叶与鲜红的花,都将他们的妙影映印在水汀上,幻出幽媚的情态无数;我的臂上与胸前,亦满缀了绿的斜纹。从树的间隙平望,正见海湾;海波亦似被晨曦唤醒,黄蓝相间的波光,在欣然地舞蹈。”这一段最能反映北戴河别墅中廊的情致。</h3><h3>北戴河别墅的设计与建筑者在1900年以前已难考证。1901年,丁家立、胡佛、田夏礼、林德、狄更生等在天津成立了先农公司,在香港注册,从事建筑设计、出租房屋、房屋买卖、经租代理等业务,开始在北戴河进行别墅设计与建筑工作。后来,德国人魏迪锡、盖林在天津开办建筑事务所,专门负责北戴河别墅的设计。魏迪锡的设计具有典型的德国风格今天北戴河区委、区政府大院就是他当年的房产。北戴河以其在沿海独树一帜,集世界建筑风格之大成的别墅群而闻名中外</h3><h3>最古老的别墅:</h3><h3>始建于1898年的东领会教堂可以算作北戴河最古老的别墅式建筑之一,几乎是与秦皇岛开埠同时。它是纯美式的建筑,由花岗岩为墙,自然的颜色古朴大方。最有特色的要算是屋顶上的灰绿色石片瓦,完全由天然颜色的石片磨制而成,别墅建筑面积25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100多年过去了,石头楼风貌并无大变,一派淳朴之风。</h3><h3>最保持原貌的别墅:</h3><h3>傅作义别墅建于1900年,是我们这次见到的保持最为完好、最有以前遗风的一座。这座充满维多利亚式风格的建筑,拥有北戴河建筑中非常典型的三面回廊,夏日的傍晚坐在回廊中,可以尽情享受习习海风。红顶、素墙除了绿树掩映之外,前面还有大片的草坪,独立的围墙造就了独立的度假空间。</h3><h3>最东方的别墅:</h3><h3>何香凝别墅建于1942年,原房主是日本人东今草燕。整栋别墅完全用木楔揳成,没用一颗钉子。它是日本风格与中式建筑的结晶,表面上看起来和一般的中式建筑没什么不同,坐北朝南,典型的仿唐代建筑,红柱挑檐青瓦,充满对称的美感。其实波浪式的双层屋顶和回廊外落地的中式窗棂是它最与众不同的特色,让整个房子显得新奇俏丽。</h3><h3>最典型的四面回廊:</h3><h3>奥地利人白兰士建造,后来马海德医生居住的这座别墅拥有最为典型的四面廊。廊是北戴河别墅的一大特点,有一面廊、两面廊、三面廊和四面廊之分。人们可以通过廊和大自然充分接触。目前,像这样的四面廊结构,在现存的别墅建筑中已不多见。除此之外,这座别墅还有一个方形的二层塔楼与其他部分相接,中西合璧,更显与众不同。</h3><h3>最统一的别墅:</h3><h3>五凤楼是五座风格统一又略有不同的别墅的统称。这五座欧式建筑堂前有廊,近可听松涛阵阵,远可观海潮滔滔。别墅是著名的民族企业家周学熙之侄、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叔韬在解放前任启新洋灰公司总经理时为五个女儿分别建造的。三女儿最受父亲一</h3> <h3>这个大院有5栋别墅,东经路65号。</h3> <h3>白兰士马海德在此住过</h3> <h3>人物评价</h3><h3>1937年马海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周恩来评价道:“他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10]</h3><h3>爱泼斯坦曾评价:“(马海德与路易艾黎)不单单是在为人民服务,同时也在以他们的行动启迪那些想为人民服务、却又不知从何做起或仍然顾虑重重的人。”[5]</h3><h3>1983年邓小平在接见马海德时称其为“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奋战在革命一线的医学专家、杰出的国际主义者”。[11]</h3><h3>2005年胡锦涛称:“马海德和很多国际友人都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12]</h3><h3>后世纪念</h3><h3>马海德奖</h3><h3>马海德奖是在原卫生部支持下由马海德基金会设立的麻风病防治行业奖,旨在纪念在中国麻风病和性病防治工作中作出巨大贡献的国际主义战士、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13]</h3><h3>马海德基金会</h3><h3>马海德基金会为纪念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马海德博士对中国麻风病防治及医疗卫生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继承他的遗愿和未竟的事业,表彰和奖励中国麻风病防治、研究和管理的优秀工作者;资助开展麻风病健康教育工作和慰问麻风病人及麻防工作者活动;资助麻风患者子女的“扶贫助学”活动。[14]</h3><h3>马海德铜像</h3><h3></h3><h3>马海德铜像为2015年1月23日建立于花山的武汉麻风防治中心,旨在纪念为新中国防控麻风病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马海德。</h3><h3></h3> <h3>无知的后代给房子画蛇添足</h3> <h3>地下室通风孔修很讲究,已经过百年风霜了,</h3> <h3>外墙护坡,用墙壁虎隐蔽起来很漂亮,也是一景</h3> <h3>外国人真怪正南客厅只设小窄窗。为了夏天凉。</h3> <h3>客厅东面设大窗</h3> <h3>西哈努克在这里住</h3> <h3>一`修旧不是旧,别墅外廊地面铺白地面铺白瓷砖太不像样。</h3><h3>二,文物改厨房,随便设大白塑料管排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