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焦作之行学习感悟

大米

&nbsp; &nbsp; &nbsp; &nbsp; 焦作的两天学习,兴奋和喜悦扫光了初到时因淋漓之苦产生的沮丧,四位老师,每一节课设计感都很强,旁征博引的教学素材,学生们精彩的回答,都让课堂大放异彩,让我佩服之至。多位语文大咖的精彩点评,让人如沐春风,艳羡于他们深厚学识的同时,也感叹于他们在语文这方田地上的辛勤耕耘。短暂的两天,让我在激动于获得的同时,也更多的思考语文教学的方向。 &nbsp; &nbsp; &nbsp; &nbsp; 在本校的一次优质课观摩过程中,因为没能亲耳聆听丁老师的点评,一直是一件憾事。特别感谢活动的组织者们,让我有此荣幸。丁老师从一个宏观的层次提出了语文教学“为何教?教什么?怎么教?教的怎样?”的问题,进而提出现在的优质课观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在的课堂很多都是生拉硬扯,很少有真正的生成课堂”,因为老师在设计上下了很多的功夫,就容易忽略学生,老师明白“为何教”就会时刻把学生装在心中,设计的每一步都会从学生出发,这样“优质课、观摩课就不会只顾设计而完全丢掉学生”。 <p>&nbsp; &nbsp; &nbsp; &nbsp; 文言要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针对文言文的教学,丁老师认为“文无定法,但有原则”,这个原则除了要体现“立德树人”的语文素养,还要让学生在“读懂”的基础上“读好”,“读好”就是语文素养的培养。<br>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读懂”与“读好”,丁老师给大家上了一节精彩的“教学目标设定课”,手把手的教大家设计教学目标,从教这些年来,第一次听课有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曲径通幽,而后豁然开朗。理论是源头,活水是实践,回校以后的第一节戏剧课《窦娥冤》牛刀小试,设计了一条教学思路:<br>1、窦娥之冤,冤在何处?<br>2、窦娥之冤,何有此冤?<br>3、面对此冤,窦娥有何表现?<br>&nbsp; &nbsp; &nbsp; 学生们在问题的探讨中,明白了戏剧要表现得主题思想,加深了对课文的认知。丁老师告诉大家,讲课文一定要有“抓手”,有“抓手”了,讲课的思路也就清晰了。</p><p>&nbsp; &nbsp; &nbsp;丁老师提出的很多的教学问题引发了我的深思,也会指导我以后的教学方向。</p><p><br></p> &nbsp; &nbsp; &nbsp; &nbsp; 党红英老师一直是我羡慕的老师,从误打误撞打开某网页欣赏到老师在《故都的秋》中娓娓的讲解,明晰的思路,到后来接触到焦作的同行们,听他们口中的党老师,到这次睹党老师真容,聆听党老师的深刻见解,真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路程。党老师认为讲优质课不一定非得创新,“老是想创新,就有时把自己逼入死胡同”,毫无疑问,创新的对立面就是死板,所以我们为了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很多老师在创新上就下了很多的工夫,但党老师认为,创新不是完全摒弃,“以前名家的优秀的东西,完全可以拿来用”,我们在创新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继承,考虑到一节课的单元目标要求我们完成的最主要的任务。<br>&nbsp; &nbsp; &nbsp; &nbsp; 党老师在总结中提到了文言文中“文”与“言”的关系问题,“言”是文言字词本身的意义或作用,“文”是字词中蕴含的情感或底蕴。党老师说:“一节课处理一篇文章,这节课一定是完整的一节课,而不只是第二或第三课时,老师对于‘言’的处理的环节一定是一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孤立的”。语文教育家张志公也说“所谓阅读就是带着学生走进去走出来”,“言”与“文”的问题就是走进去和走出来的问题。但是在平时的文言教学中,因为学生认知能力的有限,老师们更多的是忙于扫清字词的障碍,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讲解字词,讲解句式。结果是我们花费了很大的功夫,效果却微乎其微,原本应该充满活力的课堂因之而死气沉沉,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也急剧下降。<br>&nbsp; &nbsp;<br> &nbsp; &nbsp; &nbsp; &nbsp; 文言文学习的落脚点是文化素养的培养,高考就是对学生业已养成的文学素养的考察,零散的记录下在处理高考试题时的点滴所得,不成体系。&nbsp; 对于文言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大家积极参与交流经验 冉明远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为我们作报告,感谢冉老师! 最早认识屈海生老师,是通过一个语文的公众号,屈老师对于作文的研究让我受益匪浅。 两位老师的《项脊轩志》的讲解各具特色,切入点都很新颖,以情动人,以知识解惑。 刘祥老师为我们带来的精彩课堂,展现了大家风范。 《项羽之死》,两位老师充分发挥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课堂讲解深入浅出,为我们展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nbsp; &nbsp; &nbsp; &nbsp; 高考试题中前两道题和翻译题都是对于“言”的考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属于对“文”的考察。“言”还是占有很重的分量。<br>1、句读题<br>&nbsp; &nbsp; &nbsp; &nbsp;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文言文试题中,有8个地区的高考语文试卷出现了句读类的题目,2014年全国卷的《旧唐书·于休烈传》一文出现了句读题,并且一直考察到现在,这种题型的本质就是传统教学中的明辨句读,能全面考察以文言语感为核心的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对这道题目的处理,很多资料书给出有关断句的不同技巧,这些技巧可能会有一些作用,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老师带领学生分析选项的特点,真正形成一种做题的能力。<br>&nbsp; &nbsp; &nbsp; &nbsp;四个选项支,往往有两个选项出现一处错误,一个选项出现两处错误,一处正确选项。学生在做题时,可以边读边比较,结合文意再进行排除。如2018全国卷《鲁芝传》<br>A.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r>B.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r>C.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r>D. 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r>&nbsp; &nbsp; &nbsp; &nbsp;四个选项,前两处断句都是相同的,只需理解句意就可以了,如果学生掌握了“坐”的意义“因 ……定罪”就可以排除A和D项,剩下两项学生可以根据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对偶句式,判定C为正确选项。如果是难度较大的断句题,学生还必须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排除。<br> 文言文中除了典型的对偶句,还有一些互文、排比的修辞,学生在断句时可以关注一下。<br>2、文化常识题<br>&nbsp; &nbsp; &nbsp; &nbsp; 《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这道题目涉及内容十分广泛,重在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但由于考察的词语是从文言材料中引发出来的,所以又同时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推断力。“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在文化常识的识记上,也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br>&nbsp; &nbsp; &nbsp; &nbsp; 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认真研读课下注释,并且学会归纳总结。如《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诸郎中执兵”课下注释“郎中”为“宫廷的侍卫”。《陈情表》一文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课下注释为“尚书省的属官”,这样学生就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战国时期和魏晋时期词义发生了改变。除此以外,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苏武传》“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此处的“郎”课下注释为“皇帝的侍从官”。这三者可以归纳记忆。“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则是自宋代。尊称医生为郎中是南方方言,由唐末五代后官衔泛滥所致。<br>&nbsp; &nbsp; &nbsp; &nbsp;文化常识的识记还可以通过一些分类明晰的资料以及一些课外读物的帮助。在课外文言语段的学习中,会涉及到很多的文化常识,对于经常出现的知识点,老师也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揣测和识记。 <br>3、概括和分析题<br>&nbsp; &nbsp; &nbsp; &nbsp;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近年的高考题也越来越注重细节的考察,有时设置的“坑”让学生一踩必中。如2010年《王祎传》中“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遂遇害。”其中“祸不旋踵”是指灾祸立刻来临。<br>2018年《 王焕传》“ 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也出现了“旋踵”一词,是不是同样的意思呢?<br>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r>A.王涣初入仕途,才干受到赏识。他在太守陈宠手下担任功曹,遇事敢于决断;陈入朝为大司农,回答皇上询问时褒奖他善于简贤选能,王由此得以显名。<br>B.王涣扫除积弊,境内风清气正。他担任温县县令,以谋略铲除奸猾之徒,世面清平,商人露宿于道;升任兖州刺史后,又依法整肃下属部门,极有声威。<br>C.王涣办案严谨,治事宽猛相济,他对于疑难案件以及法理难平者,探寻本来面目,尽力还以公正;又能够揭发奸隐之事,深受外界称叹,被誉为有神算。<br>D. 王涣政绩卓著,后任难以比肩。他死于洛阳令任上,皇上下令特选其继任者,均不称职;后来选用任峻,任充分发挥文武属吏才干,仍然忙得无法分身。<br>这个选项D,“仍然忙得无法分身”就是错误的选项。结合文章内容“一岁断狱,不过数十”<br>&nbsp; &nbsp; &nbsp; &nbsp;可知王焕并不是“忙得无法分身”,从前文的“纠剔奸盗”可以推断出这儿的“旋踵”应该是“畏避退缩”的意思。学生做这道题一定要结合语境,在平时的训练中要让学生留下思考的痕迹,也就是把各个选项落实到文章中,是明确的落实而不是模棱两可。在概括和分析的文字中,概括性的文字一般没什么问题,要让学生多注意分析性的文字。<br>&nbsp; &nbsp; &nbsp; 在通读全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主人公的任职年限,任职地点,所任官职给文章划分层次,这样的思路也有利于这道题目的解决。 <br>&nbsp; &nbsp; &nbsp; 自己教学中的一些陋见,贻笑大方!<br>&nbsp; &nbsp; &nbsp; 学习活动余韵悠悠,教学活动道阻且长,在各位老师的精神感召下,我对语文教学的探究步伐会越来越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