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摄影,刚好你也是

赵琴

<h3>近两年来,我开始喜欢摄影。尽管没有任何专业设备,也喜欢研究照片构图,琢磨光影魅力。闲暇时光,外出拍照早已成为旅行日常。</h3> <h3>听说一鉴书院新开《摄影爱好者》课程,还听说老师是一位骨灰级的摄影大咖,嘿嘿,这幸福是不是来得太突然?</h3> <h3>10月24日下午,我终于见到了七贰捌影像创始人、8KRAW签约摄影师罗浩老师,光荣地成为了摄影班学员,幸福地享受了一场试听饕餮盛宴。</h3> <h3>罗老师首先展示了他们参与创作的两部视频短片《我们的武汉》和《盛世中华》。知道吗?耳边是恢宏的音乐,眼前是壮丽河山,天空流云映照灯光璀璨,我瞠目结舌,内心澎湃,这场试听感受除了震撼还是震撼!</h3> <h3>接着,罗老师展示了他的手机摄影作品。有日常工作照,有秋天收割图,有地方纪实,有出行记录。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幅作品,第一幅是《农妇的手》。</h3> <h3>特写镜头下的这双手,诉说着劳动者经历的风吹日晒、辛苦劳作,诠释着朴素勤勉的本色,我感受到超越文字的力量。</h3> <h3>另一幅来自《竹山纪实》。黑白片带着年代感扑面而来。立于街头的烈士雕像、回眸一看的路人、忙碌的运输车同框,记载着竹山历史的更迭。原来大师摄影,不是像凡夫俗子那样追求如何美丽如何炫目,而是追求照片里传达的思想深度。</h3> <h3>在展示了手机摄影作品的标准样之后,我们进入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实操。这个环节有点复杂,请允许勤奋的我把课堂笔记梳理一遍。</h3> <h3>一、相机设置。点击相机设置按钮,依次设置分辨率(16:9或4:3)、地理位置(打开)、参考线(打开)。还可以继续设置定时拍照、声控拍照、笑脸拍照。 原来,手机相机设置有这么多门道,从此,我们按快门有了五种方法!</h3> <h3>二、手机相机各功能的设置及运用。</h3><h3>大光圈:用虚化背景来突出主体。右下角有大光圈级别,数字越大越清晰。</h3><h3>夜景:按住快门后务必保持五秒以上稳定。我课下做了实验,夜景模式下可以调整S和ISO来提升照片品质。呵呵,暗自窃喜!</h3><h3>人像:人像模式与大光圈有相似之处,只是它的虚化级别是固定的。</h3> <h3>最强大的专业模式有太多需要敲黑板的地方,下面逐项讲解。</h3><h3>测光:包括全局测光、中央测光、点测光(拍摄夕阳可以使用点测光)</h3><h3>ISO:指的是感光度。数字越小,光线越暗,反之,光线越亮。</h3><h3>S:指的是快门速度。根据拍摄对象的不同选择参数,具体的要等老师下回分解了。</h3><h3>EV:指的是曝光补偿。数字越大,图片越亮,反之越暗。</h3><h3>AF:指的是对焦模式。其中,AF—S是单次自动对焦,AF—C是连续自动对焦,MF指手动对焦。</h3> <h3>看了小结笔记,大家是否觉得脑袋不够用了?好在手机时刻在手边,可以随时尝试,随时摸索,随时体验。</h3> <h3>带着视听的喜悦和满满的干货下课了,大家却都不愿离开。瞧,老师们把罗浩老师团团围住,提出问题求解答。有图为证,第一堂课,罗老师已然成为我们共同的“男神”。</h3> <h3>我看着这幅画面,耳边响起罗老师开课说“过了22年又坐在这里,感觉很奇妙”的话语。的确,这位摄影大咖是咱们开发区一中2000届的高中毕业生啊!20年前,这位青葱学子用相机记载高中生活,20年后,他携摄影功夫回馈母校,成为老师们的老师。这种感觉不仅奇妙,更是美妙!</h3> <h3>柯青兰老师点评道:“我们为什么在社会上奋斗时还能有回报母校回报教育的心?一代一代薪火接力,这也是教育的意义。”</h3><h3>就是这样点滴地浸润,在一鉴书院,我们不仅提升了日常生活的品质,还沉醉在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教学之中,幸福成长!</h3><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罗浩 8KRAW</h3></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 陈永聪 姝蓓</font></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文字:赵琴</span></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010101">审核:柯青兰 袁桂丽</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