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0月10日开启南彊12日游行程。飞机降落乌鲁木齐机场后,乘车到酒店入住,收拾好行李,便打车去国际大巴扎转转。两年前,去北彊旅游时来过这里,感觉变化不大,可能国庆节将过,到处充满节日的气氛,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舞蹈演员载歌载舞。新疆人很热情,当你用照相机对准他们拍照时,从取景器中,总能看到他们脸上绽放出的微笑,没有丝毫做作。</h3> <h3>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不到喀什,就不算到过新疆;到喀什,不到牛羊大巴扎就不算到过喀什,后面一句是我加上的。不过喀什的牛羊大巴扎,的确名声远扬,到喀什的游人,一般都会到那里一睹盛况。</h3><h3><br></h3><h3> 喀什活畜交易市场又叫周日大巴扎,牛羊大巴扎,是亚洲地区最大的活畜交易场所,也是新疆地区最大的牲口大巴扎。大巴扎翻译成普通话就是集市的意思。这里除了牲畜自由买卖,还有当地的特色小吃,像什么烤牛羊肉、烤包子、烤囊、手抓羊肉、手抓饭等等,不胜枚举,只要你吃得惯,牙口好(熟的牛羊肉,往往嚼不烂),保你后悔没早来。这里还能买到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应时的果蔬、干果,应有尽有。</h3> <h3>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只等上菜了。</h3> <h3> 距离比较远的商贩,会用汽车将牲畜运到巴扎。</h3> <h3> 谈得拢就成交,谈不拢拉倒,买卖不成仁义在。</h3> <h3> 两位坐等买主上门</h3> <h3> 新彊特有的大尾巴羊</h3> <h3> 在南彊待了十几天,楞没吃过一次驴肉,感觉挺失落,难道,新彊人不吃驴肉吗。</h3> <h3> 每个养殖户或商贩,都会精挑细选,他们通常在羊脊柱上抓一把,检验肥瘦,再通过“袖子里的交易”方式,最终成交,只有交易双方清楚底价。千百年来,新疆的牧民已经习惯和适应了这种交易方式,缺钱用了,把自家饲养的牛、羊,赶到巴扎,换成现金,买上一家人所需的物品,满意而归。新疆的老百姓对钱不是很计较,有钱就花,花完了,再去挣。因此,有商家告诉我,在新彊做小买卖,比在内地容易,好赚钱,当然,现在远不如早先了。</h3> <h3> 两位正通过中间人谈价钱,在巴扎,这是行规。</h3> <h3> 在南彊,由于紫外线强烈,气候干燥,风沙大,致使许多老人看上去的年纪比实际的大不少。</h3> <h3> 这一家人正滋滋有味地吃着烤串儿</h3> <h3> 卖鸽子的地摊儿,吸引了年青人的目光。</h3> <h3> 剃头刮脸的一溜儿排开,我在想,这些人为何不在家里解决,偏偏跑到这里来花钱,也许是一种享受吧,瞧,答案已经写在他们脸上了。</h3> <h3> 这位修鞋的老人,满口只剩下三颗牙了,严格来说是两颗半,看他笑的多开心。</h3> <h3> 两位老人在卖收音机的摊儿前,足足蹲了一个小时,临了,也没见他们买走。</h3> <h3> 挂在羊身上的那两个东西,据说,是羊腰子,吃了大补。</h3> <h3> 新疆气候干旱少雨,大巴扎地面浮土有几厘米厚,暴土扬尘是难免的。</h3> <h3> 这里出售的羊只,羊毛都被剃光。</h3> <h3> 新彊的小孩子遇到有人拍照,都会竖起剪刀手。</h3> <h3> 这位妇女正在挑选自己中意的牲畜</h3> <h3> 妇女在牛羊大巴扎里很少见,她很乐意我为她拍照。</h3> <h3> 牦牛是新疆的特产,肉质实在不敢恭维。</h3> <h3> 到新疆一定要吃这里的拉条(一种拉面),吃起来十分筋道,在新疆的这些日子,我们几乎天天吃,好吃。</h3> <h3> 新疆的葡萄那是出了名的甜</h3> <h3> </h3> <h3> 大巴扎里百态人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彊人对现实生活的积极态度,他们淳朴、乐观、现实,所有这一切,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地印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