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04——20191007:又见五台山路书(三)

生若夏花

<h3>  20191007清晨:寒烟翠</h3><h3>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h3><h3> 久居城市的人,自然景物都是诗词里的浪漫,与生活离得很遥远。</h3> <h3>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从只有我一个住客的旅馆里走出,穿过空荡荡的街,站在湖边看一场寒烟漫舞。</h3><h3></h3> <h3>  静静地看着,什么也没有,但是很好很好,我拥有了这一切。</h3><h3> 静静地听着,什么也没有,但是很好很好,我听到了那所有。</h3> <h3>  2019年10月7日上午:南山一梦</h3><h3> 湖的另一边,藏着我最爱的南山寺。</h3> <h3>  喜爱南山寺的原因一,是深山藏古寺的那种幽静。</h3><h3> 所以明明有可以走车的阳光大路,我还是喜欢一溜歪斜地去爬崎岖小道。</h3> <h3>  就是这样不平整、不明媚,上有枝枝叉叉遮天,下有枯枝烂叶滑脚,却富有古韵的小道。</h3> <h3>  三步一滑,左看右看,一阵风吹过,仰着头傻笑,任落叶一连串击打。</h3> <h3>  迈过山门,停停脚,深吸一口气再向上向上。</h3> <h3>  佛说人生有108种烦恼,因而会有108种苦难,但也意味着拥有108个解救自我的机会。</h3> <h3>  一鼓作气不回头,登上顶峰再回首远眺,此时海阔天空,之前的沉重早已烟消云散。<br></h3> <h3>  喜爱南山寺的原因之二,是依山上下七层院落分布的错落有致,石雕精美。</h3> <h3>  初见南山寺时,曾寸步难行,每一个建筑,每一块石雕,看了又看,喜欢至极。</h3> <h3>  本想着这次来依然会是一场走不动的视觉盛宴,但没想到还听了一场更为撼动人心的音乐会。</h3> <h3>  不明白是怎样一场法事,也听不懂念的什么经文。只是感觉法器即是乐器,吟诵似是与天地相呼和。</h3><h3> 在五台山时常能被各种诵经者的虔诚所打动,但像这样沉迷于声音本身却是少有。</h3> <h3>  从少年时的天天听着摇滚作画,到如今只听香颂爵士的呢喃,我已变了很多。</h3> <h3>  曾听一位音乐老师说:中国的古乐曲调有阴阳五行之分,与人的身体五行状态,能够相生相克,所以音乐可致病也可以治病。</h3> <h3>  我想这一天我五行缺经声。</h3><h3> 就这样傻站在大殿前,面向佛塔,看着蓝天上飞来飞去的鸟,二楼凭栏处飘动的国旗,静静地听了许久。</h3> <h3>  我知道时间没有静止,但灵魂却在此凝滞。寒风吹在脸上有些刺痛,但这佛音拂过心头却暖的有些懒洋洋。</h3> <h3>  天地间似只有佛塔与我,那种静源于心。而心却不平静,不知为何而动容,也不知是什么随着佛音在流淌。似悲不是悲,似喜不是喜。</h3> <h3>  录下一小段声音,却录不下那时心头的百般滋味。<br></h3> <h3>  余音袅袅于心,拐进我极爱的角落,登楼而上。</h3> <h3>  换个角度看塔,却无法换个心境不去想那佛音。</h3><h3> 法国的香颂是诗人在讲述甜蜜的浪漫,混血的爵士乐是在哀怨与欢乐间踱步。</h3><h3> 而这佛音却似在天地间铺一苇草席,静坐中饮下一杯茶,咂一下有点苦,再咂一下也有点甜,风轻云淡中三生三世花开花又落。</h3> <h3>  若有前世,也许就是我在这经声中看到的那个场景。很好,我已明了,可以散去。</h3><h3> 若有来生,也许会是我在这经声中感受到的那种悸动。很好,我会憧憬,可以等待。</h3><h3> 此时此刻,我思我在。这一世每一天,无论悲喜,我都会好好走过。</h3> <h3>  2019年10月7日上午:惜福</h3><h3> 一边拍照,一边上行。阳光扫尽几天来的阴霾。</h3> <h3>  但在这里,耀眼的不仅是阳光,还有木刻、石雕、泥塑。</h3> <h3>  随意地抬头,就不想再低下,越看越喜欢。</h3> <h3>  真的低下了头,又会着迷地蹲下看许久。</h3> <h3>  有时,看了近景再跑去看远景。</h3> <h3>  看完远景,又跑回来,趴在墙上继续看。</h3> <h3>  有时,恨它在阴暗处,不能彰显其立体感。</h3> <h3>  到了阳光下,又开始嫌弃光强影深。</h3> <h3>  惜福。</h3><h3> 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到却着实不易。</h3> <h3>  既然总有影子,那就让影子成为一道风景。把排斥变成接纳,快乐也就随之而来。</h3> <h3>  在天地中,人总是一个有趣的存在。那就好好容于这天地吧,让天地因人而更生动。</h3> <h3>  招招手:嗨,我在这里,在这里看着自己。</h3> <h3>  有人说:好的信仰,不是让你失去自己,而恰恰是在其中找到自己,这便是投奔智慧与迷信之间的区别。</h3> <h3>  离开南山寺的最后一刻,看到佛祖遗训“以戒为师”。也许我们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但至少应该守住底线。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包括本心。</h3> <h3>  2019年10月7日上午:不是每一片树叶都有变黄的机会。</h3><h3> 在南山寺偶遇一位“扫地僧”,是我七月结识的客栈小哥。闲聊时,他说了一句“不是每一片树叶都有变黄的机会”。</h3><h3> 回家后我说与贝卡听。贝卡说:“真幸运,遇到一位智者。他在提醒你不是只有树叶变黄才是最好。在不知道自己没有机会时,应该努力争取;知道没机会后,应该改变思想,寻找新的自我价值。”</h3><h3> 是的,我很幸运,我的小贝卡已经长大,开始思考人生。</h3> <h3>  山野中的树木千姿百态才构成这秋色斑斓。</h3> <h3>  这个世界的迷人之处就在于千变万化的不同。</h3> <h3>  黄叶有黄叶的美,枯叶也有枯叶的美。即使腐烂为泥,也在竭尽所能无愧于天地。</h3> <h3>  2019年10月7日中午:有缘再见</h3><h3> 和“扫地僧”道一声:有缘再见,也和这秋天的五台山告别。</h3> <h3>  在长途汽车站对面的普化寺再看一眼石雕,喝一杯泉水,随后乘车回家。</h3> <h3>  回来后,许多朋友都在问:不烧香拜佛的你,去什么五台山?</h3><h3> 我想:这世上的人群、人群背后的庙宇、庙宇背后的山峦、山峦背后的秋天,还有这秋天里的自己,都值得我们认真去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