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蜂采百花成蜜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为谁辛苦为谁甜</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2019年吕梁市高中语文全员研修班研修感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岚县中学 刘晓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2019.10.26</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两天的紧张培训后,我淡然地写下这句话,心灵又陷入对教育使命的深沉思索中不能自拔。可能有人会感受到我字句中潜藏着的佛家的悲天悯人情怀,这个我承认。准确地讲,年轻时我信奉儒教,热情似火,燃烧自己;中年时我信奉道教,冷眼向洋,选择而为;老年时我将信奉佛教,勘破红尘,悟透世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前尘往事,历历在目。当年我像所有的小男人一样,抱着儒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梦想,试图改变世界,唯独没想过改变自己。我发觉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愚公,想要做移山的伟大事业,结果没有做成,铩羽而归。有一首蒋捷的宋词《虞美人:听雨》一直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面对我从事的教育事业,我五味杂陈,百感交集,又爱又恨。我如今的心理年龄是壮年还是老年,自己也无法知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想,为教育摸爬滚打二十年后,我已经深深地依恋上了这份职业。从佛家的角度讲,我们巳经与教育缘定三生,教师就是为教育而生,为教育而死,这是我们的宿命,也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不必逃避,也无法逃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一直在回味贺国卿老师的话,越回味,越汗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二十年来我也像知了式教师一样,年复一年地为学生重复着同样的故事,一直想用旧船票把学生送上破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感觉自己也是一名蚂蚊式的教师,搬来搬去总是别人的东西。在一个迷信权威丧失思想的时代里,我也和别人一样傻呵呵地守望在麦田里,准备捡拾别人丢弃的东西,我和大家一样,迷失在生活里,迷失在细节里,迷失在教育里。尽管我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是最终我和学生家长和社会一样,沉沦在应试教育的泥淖中无法自拔。理想在夜晚很丰满,现实在白天逼我投降,我们在理想和现实中苦苦支撑,期待曙光在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觉得自己也是一名蜘蛛式教师,吐来吐去还是自己的东西,困守书斋,疏于学习,那些积淀下来的经验教训,越来越无法适应新高考改革。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我们真是庄子笔下的井底之蛙,该看看教育这口井外的天空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和贺国卿老师一样,我想做蜜蜂式的教师,采得百花成蜜后,为人辛苦为人甜。教育是一片苦海,没有人能够回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情。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教育是普渡众生的事业,今生的负累,为来世的幸福做铺垫。今生为学生付出了,就会赎回来世自己的罪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span></p> <p class="ql-block"> 我也想做雄鹰式的教师,孤独地飞翔在教育的苍凉天空里,发出的声音虽然凄厉,也不失高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雄鹰是什么呢?它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方向,自己的理想。远山沉静,勇敢向前。我在飞翔的时候,所有的高山流水都成为脚下的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了教育,我愿做先行者,那些疯狂的教改故事我想一直做下去,碰了南墙,再说回头。</p> <p class="ql-block"> 2018年秋季高一开学后,我率先在自己带的两个班(岚县中学413和414班)推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改革。分两个层次:古文阅读和小说阅读。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文整本书阅读首选《三国演义》,让学生在早上课上和自习上各研习十分钟,只选择一小段,采取蚂蚁搬家的策略,准备三年读完。我的任务是督促检查指导学生大声朗读文段,划出重点字句,了解文化常识,翻译其中有文化内涵的重要句子,我保证把每天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解释给学生,并且组织学生演三国课本剧,举行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和讲座活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选择三国的理由是:它是最简单的古文,三国故事家寓户晓,喜闻乐见,在故事中学古文可能会轻松一些。更关键的是,三国里出现的语言和文化现象与高考内容多有契合,这样丰富的文化宝库,我为什么不能带学生进去呢?靠现行课本中简单的几篇古文,学生根本形不成语感,古文阅读不拓展,学生永远是迷途的羔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后的古文阅读,还可能选择《三国志》、《东周列国志》、《道德经》、《通鉴纪事本末》、《菜根谭》等著作。目前,我们的《三国演义》阅读已持续了一年,两年后的高考,我希望学生能有出色的表现。即便有了问题,我也会自豪地告诉学生:课本中有许多的文化垃圾,课本外有精彩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说阅读的目的很清楚,我想让学生从阅读中关注现实,感悟生活,提升见识,改造思想。大家知道,大量阅读之后,你能没有感悟吗?有感而发时,写作还不是小儿科一般的存在吗?我们的学生没有生活阅历,但他们可以有丰富的精神阅历,而这个阅历需要老师来引领。阅读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没有阅读而去谈写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我有一种感觉,当前学生普遍书写的校园作文已让高考阅卷教师恶心呕吐,天天写学校和课本里那些破事,谁想看啊?写作的视野再局限于校园文学,你的学生作文水平永远跨越不了五十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做法是,选择最具时代感的小说让学生去阅读,避开专家学者推荐的所谓狗屁经典。毎读一部小说,就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在班内召开一次阅读研讨会,学生们热烈的讨论让我找不着北。目前我的两个班已经在一年半时间里阅读了八部小说:王跃文《国画》、徐贵祥《历史的天空》、金庸《射雕英雄传》、王安忆《长恨歌》、二月河《康熙大帝》、王晓方《驻京办主任》、金庸《笑傲江湖》、黄晓阳《二号首长》。</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志说,你为什么不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路遥、莫言的作品呢?我的回答是:他们的作品远离时代,学生读后一头雾水,纯文学的道德绑架让人难于忍受。比如老舍的《四世同堂》,学生们读了没感觉,经典最容易曲高和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志说,你让学生读小说是不是会影响考试成绩,实践证明,不会。那些没读小说的学生成绩并没有超越读了小说的学生成绩,我相信,十年后他们会感恩老师,让他们有机会了解校园之外的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同志说,你这样疯狂地折腾语文渺视传统,不按规矩套路出牌,你会遭人唾弃和嫉妒,被淘汰出局的。我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留给语文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要做困兽之斗,不成功,就成仁,如是而已。想起了塞万提斯小说《堂吉诃德》中与风车勇敢作战的斗士,我可能就是那个人的兄弟。</p> <p class="ql-block"> 浮生可叹花开少,敢为千金轻一笑。同志们,为我这个教育傻子默默祝福吧!前方不管是鲜花遍地还是荆棘丛生,我将一往无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p> <h3>愚公移山的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