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跑的快~~步频

Fitnow遇见,徐涛

<h3>先发一个步频训练视频</h3> <h3>  前面一节我们讲到了跑步中的有效做功是带动身体前进的力,而不是垂直⊥方向上的力,但是竖直方向上我们又说了要减少腿部的蹬踏作用,那么这个力到底来自何处呢?</h3> <h3>  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两个关键点词:重心,与步频,其中重心的位置关系到我们的理想跑姿,步频则跟我们的跑步节奏与经济性关联重大。</h3><h3> 对于普通跑者来说,处理好步频问题,不但可以减轻运动伤害,还可以提升跑步效率,在速度方面进阶。对于热爱跑步的人,这两方面无论哪一个的重要性(或者说吸引力),都无法回避。</h3><h3> 大多数刚开始接触跑步的小伙伴可能步频会在150~170步/分钟(甚至更低),个别新手步频在190步/分钟以上。这个步频是指在配速跑(马拉松配速)也就是跑起来微微有点喘的状态,而不是轻松跑的情况下。</h3><h3> 在相同的配速下,过低的步频意味着步幅较大。事实上,有相当多的跑友是通过刻意向前跨来增大步幅以提高速度,而忽视了步频的提高,这会带来很大的伤痛隐患,并且跨步会使得落地点超出重心前方过多,造成刹车效应,使跑步效率大打折扣。</h3><h3> 合理的步频,会让我们在跑步中身体自然开合(不压制也不刻意伸张),充分发挥跟腱的弹簧助力作用,从而避免伤病并提升跑步效率。</h3><h3>关于步频,跑者最关心的莫过于下面这三点:</h3><h3>1、对于普通跑者,步频重要吗?</h3><h3>2、步频一定要180吗?</h3><h3>3、有什么好办法可以改善步频呢?</h3><h3> 关于中长跑中的步频,有个180步/分钟的说法。步频180步/分钟是由丹尼尔斯博士提出的,他在著作中提到自己在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期间,每天都在跑步比赛的赛场观看不同跑者的赛况,并计算他们的步频,当时共记录了50多位男女跑者的步频,项目从800米比赛到马拉松都有,他发现在所有跑者当中只有一位的步频低于180步/分钟。</h3><h3> 除此之外,他认为步频180步/分钟能有效地减小落地时的冲击,因此丹尼尔斯博士在书中不断强调跑步时的步频一定要落在180步/分钟。</h3><h3> 也有相关运动科学家研究表明,步频在180及以上时,能充分利用肌肉肌腱的弹性。这样可以在跑步时把落地冲击力充分吸收到跟腱和肌肉,然后释放到前行的动力中,从而减少伤病,节省体能。</h3><h3>在180及以上步频时,我们会明显感觉到跑步的节奏感,这就是肌腱肌肉发挥弹性的结果。</h3><h3> 高步频,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跨步、蹬地与垂直振幅过大的问题。</h3><h3> 这是因为步频越高,越没时间蹬地,自然能把体重分摊到更多的步伐中,使得每一步都变得更轻盈,无论是关节还是肌肉,负担都会变小,运动伤害发生的概率也会降低。</h3><h3> 有人说,高步频会导致身体更多次的受力,应该增加负担才对啊。没错,从体能方面来说是这样的,但从肌力方面不是这样的。举个例子,有一个80kg的杠铃,以你当前的能力只能把它举起来4次,第5次只能举到一半,就力竭了,那么你有效举起总重量是320kg。但40kg的杠铃,你却可以举15次,有效举起的总重量是600kg。</h3><h3> 马拉松就是通过双腿把身体举起来几万次的过程。小负荷高频次可以让你同样的身体能力承受更多的总负荷。这就是小步高频的力学原理。</h3><h3>这样看来,180及以上步频至少有以下好处:</h3><h3> 着地时身体的冲击力也小,能够减少对关节和肌肉的冲击,防止伤病。身体的垂直幅度少,提高跑步效率。</h3><h3> 可以充分利用肌腱肌肉的弹性,节省体能。</h3><h3> 从力学的角度看,跑步的步频越高,在力学上的效率越高,跑步就是靠着双脚不断地转换支撑点来前进,转换支撑点的频率越高(步频越高),就越接近轮子的滚动方式,也越能有效地利用重力和惯性。所以,高步频跑法是高效率的关键。</h3><h3> 但是另一方面,步频超过一定程度,会有以下副作用:</h3><h3> 1、高步频随着摆臂/腿上拉的增多,心率上升快,身体的疲劳感会比较强。</h3><h3> 2、并不能完全避免伤病,当负荷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时,伤病风险也会随之出现。</h3><h3>所以,不能一味地追求高步频,要找到心率和步频的平衡点。</h3><h3> 3、由于路面的坡度、跑步的距离、跑者的速度以及个人的生理机构都不尽相同,所以每个人的步频会有所差异。有的人182就可以,再提高心率会蹿升;有的人190正好,而有的人200还感觉轻松。180只是个基点,至于是182、185、190还是200,我们要在训练中不断摸索适合自己的步频(一般来说,随着体能和技术的提高)。</h3><h3> 4、180只是个参考数据,关键是根据自己的个体情况,找到在配速跑时的那种省力而带劲的节奏感。</h3><h3> 没有最好的步频,只有适合自己的步频。</h3><h3> 需要注意的是,轻松跑(慢跑)时,以舒服的体感为准,不要为了达到180步频而压制自然步幅。而节奏跑、间歇跑、ST跑时,步频有可能超过190甚至达到230,这都是自然状态,没关系。</h3><h3> 腿长的小伙伴,步频稍微低一点是正常的,因为同样前倾角度下,他的自然步幅要大一些,配速相同的话,步频就要低一些。要结合自己的情况,不要盲目跟别人比较。</h3><h3><br></h3> <h3>  如何提高步频呢?</h3><h3> 一般的新手跑友,步频在150~170步/分钟(平均166步/分钟),经过练习都可以达到180步/分钟的步频,因为这是所有健康的身体都能习惯的步频。一开始先从小步伐开始,根据身高不同,可以尝试从0.7~0.8m的步幅开始训练。</h3><h3>有几个方法供参考:</h3><h3> 1、训练小腿快速向臀部下方收起。</h3><h3> 2、与高步频跑友一起跑,跟着他的节奏跑。</h3><h3> 3、用手机APP上的节拍器循序渐进训练。</h3><h3> 4、自己训练时,由慢到快过渡,以让呼吸和心跳跟上节奏。</h3><h3> 5、先从快速跑(如200米短冲)练习高步频,激活肌肉肌腱的敏捷度神经链接。</h3><h3> 不管哪种训练方式,都是先克服向前跨而造成的大步幅。其实,任何一种跑步技术的背后,都是为了让跑者能够跑的更加高效,同时降低身体受伤的风险,因此,即便你不是为了参加比赛,也不是为了一定要跑多快,但科学的步频可以让你跑的更加轻松。</h3> <h3>  虽然我们知道了步频的重要性跟提升步频的方法,但是事实上在一开始大家运动的时候,跑步在大家的眼里,是一项非常累的运动。</h3><h3> 而且很多刚刚下定决心开始跑步的人,跑了几次之后,就觉得太累,渐渐地就不再跑了。但是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大神,动不动的就在朋友圈打卡一个半马,一个全马,一个10km可能只是他的热身,难道真的是他们天赋异禀吗?还是练的时间长了就能跑的牛一点?当然跑步轻松跑的多是一方面,但是要维持较高配速的长时间奔跑除了训练,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掌握如何借助惯性去跑。</h3><h3> 其实,最好的跑步状态应该是这样的:跑起来感觉状态非常好,越跑越快,节奏越来越稳,越快反而越轻松。跑完后还会说,太爽了。这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呢?</h3><h3> 那就要讲讲理想的跑步姿势了,理想的跑步姿势,是保证跑起来轻松不累的一个很关键因素。因为只有你的跑步姿势非常理想,你每次跑步的时候能量损失就能降低,从而大大减少体力的消耗。</h3> <h3>  值得一提的是,上图中关于脚掌如何落地的说法值得商榷,因为大部分业余跑者很难做到前脚掌先着地,然后全脚掌着地。其实不管哪种落地方法,都应该快速滚动到全脚掌着地。</h3><h3>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理想的跑步姿势呢?我们从头到脚依次给大家细细说明一下。</h3> <h3>  1、头部:别低头看脚下,要平视前方。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当你疲劳的时候,就容易低头,这个时候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两眼平视前方,能提高你的专注度,保持理想的姿势。如果四处看的话,颈部与脊柱,耳朵与肩膀都不会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增加消耗。</h3><h3> 2、肩部:当你跑步的时候,肩部是打开的状态。试着做一下这个动作,张开双臂,用力往后伸展,感觉肩胛骨收拢能夹住一只笔。如果你的肩部打得不够开,那么将会影响你的速度和耐力。而且打开肩部也就意味着胸腔被打开,因此呼吸能够更顺畅,跑起来也就会更轻松。</h3><h3> 一开始跑步的时候,肩部的运动姿态可以做到很好,但是随着跑步时间的延长,肩部会变得紧张,这个时候你很容易出现耸肩的情况。耸肩将会增加身体能量的消耗,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放松肩部,比如甩甩手臂,耸耸肩等。</h3><h3> 3、摆臂:跑步步的时候,手臂是呈90度弯曲的,往前摆动的时候,肘部不能超过躯干侧面,往后摆动的时候,手不能超过躯干侧面。手掌或者拳头摆动的位置是从下巴到髋关节。做到前不漏肘,后不漏手。</h3><h3> 手臂应是沿着身体两侧摆动,这样的摆动方式能更好的推动你前进。如果摆动的时候手肘朝外,意味着手臂是沿着胸前摆动的,这样不仅会增加消耗,而且也会拖慢速度。</h3><h3> 4、手部:很多人可能不太注意手的姿势。手应是非常放松的状态,呈半握状态。你可以想象一下,手里握着鸡蛋的那种感觉,就是很放松的状态。如果你握的越紧,那么能量就越快会从手里溜走。慢跑时,手是微微握拳的状态,而冲刺跑时,手几乎是打开的状态。</h3><h3> 5、躯干:对于任何运动来说,核心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核心是你力量的来源。所以跑步的你需要经常进行核心力量训练。</h3><h3> 很多人跑步时总是会不自觉地弯腰驼背,这样你不仅不会利用到从地面传导过来的反弹力,还会越跑越累。所以跑步的时候,核心是应该是收紧的,躯干呈直线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躯干不能动。当你踏出左脚的时候,躯干不应该仍保持在中心位置,因为这样不能顺畅地让扭力转移,从而降低能量的使用效率。</h3><h3> 6、髋部:跑步的时候,身体是向前倾的,而不是直立的。当然向前倾并不是简单的肩部向前倾,而是髋关节带动上半身向前倾,躯干保持正直。如果髋部的姿势做不到位,那么就不能很好的利用从地面传导过来的能量。所以说向前倾,实际上是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臀部的力量。</h3><h3> 7、膝盖:膝盖与脚尖的方向应是一个方向</h3> <h3>  建议</h3><h3> 跑步轻快,是建立在重心平衡、肢体协调、步伐稳健、节奏稳定的基础上的,建议从以下方面调整:</h3><h3> 1、调整跑姿:</h3><h3> 使用正确的姿势跑步,身体保持直挺、头部挺立微微向下、颈部放松、眼睛直视前方。</h3><h3>肘部小于90度弯曲,肩膀带动手臂前后摆动,脚掌前部先落地、双腿交换后再利用前掌。</h3><h3> 2、控制节奏:</h3><h3> 跑步开始不要太快,尽量慢节奏启动。</h3><h3> 根据自己的体重选择自己跑步时的速度,那么在速度范围内进行把握自己的跑步节奏,以随时调整脚步速度和腿部速度以适应你跑步的节奏。</h3><h3> 3、减肥减重</h3><h3> 为了避免跑步时,骨骼、关节因承重过大而出现损伤,建议体重过大的跑友控制跑量。</h3><h3>在开始跑步之前,可以尝试健步走或者低冲击力的运动来减掉多余的体重。等到身体逐渐适应、体重有所下降之后,再进行正常跑步训练。</h3><h3> 4、加强腿部力量锻炼</h3><h3> 前进正压腿可以锻炼股四头肌,侧拉伸能锻炼核心,抬高小腿可以锻炼腿后肌群。</h3><h3>另外,在办公室久坐时,应该经常变换坐姿,或者利用办公室的空间进行走路和拉伸运动。</h3><h3>只有正确的跑步方法,才可以让我们在跑步时,得到事半功倍的健康效益。</h3><h3> 所以大家在日常的锻炼中可以多检视自己在跑步时,是否也发生了上述的错误,即时修正与改进,运动伤害将会降到最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