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h3><h1><font color="#19191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科学领域包括“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部分,并明确指出“幼儿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不应为了追求知识的掌握而对幼儿进行灌输和强化训练。”</font><br></h1><h3></h3><h3></h3><h3></h3> <h3></h3><h3></h3><h3></h3><h1><font color="#191919"> 那么,什么是数学呢?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探索周围丰富多变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font></h1><h3></h3><h3></h3><h3></h3> <h1><br></h1> <h3></h3><h3></h3><h3></h3><h3></h3><h1><font color="#191919"> 今天,湖南省科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周粮平园长的《向数学活动要质量》专题讲座,让我们体验到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幼儿园数学教育不是孤立的学习领域,它应该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全部,如集体活动、区域活动、游戏等。</font><font color="#808080">
</font></h1><h3><br></h3><h3></h3><h3></h3><h3></h3><h3></h3> <h1><br></h1> <h1><font color="#191919"> 那如何向数学活动要质量呢?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注重教育策略的实施,教育内容的选择,关注教育的主体。周园长通过本次讲座为我们提供了详细的思考方向,落实《指南》数学认知的理解与实践、保证数学活动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展开教学知识,是促进我们专业成长的关键因素。</font></h1> <h1><font color="#191919"> 《指南》将“数学认知”概括为三条核心目标,周园长从这三条目标出发,告诉我们教师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基本认识——要真正让儿童在数学领域中获得发展,就不能局限于集体教学活动,教师还要在日常活动中观察儿童的数学学习行为,分析和理解儿童的需求,为儿童提供恰当的支持。因此,教师要以更开放的心态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材料和环境。</font><br></h1>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1></h1><h1><font color="#191919"> 聆听完周园长的精彩讲座。在今后的数学活动中,我们要为了理解而教,为了思维而教。让幼儿自主的在活动中探索与学习,将我们的数学活动融合于一日生活当中。解决生活里遇到的真实问题,让数学回归于生活。</font><font color="#808080">
</font></h1><h1><font color="#808080"> </font></h1><h3></h3><h3></h3><h3></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