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学习随笔

薄暮残凉

<h1><font color="#010101"><b>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硕果添香!我们带着梦想,带着期盼,同时也带着使命来到了书圣故里,大美临沂,参加山东省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研讨会。</b><b><br></b><b><br></b><b><br></b></font></h1><h3><br></h3>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一篇章:<br></font></b><b><font color="#ed2308">立足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考一致</font></b></h1> <h3>10.22上午山西省教科院教研员周继荣老师做了《立足核心素养,达到教学考一致》的报告。周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做了介绍:一明确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关系。二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考试命题趋势。三素养立意下试题命制的途径与策略。</h3> <h1><b>一、明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的关系。</b></h1><h3><br></h3><h3></h3> <h3>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h3><h3>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h3> <h1><b>课标、教材、核心素养三者之间的关系</b></h1><h3><br></h3><h3></h3> <h3>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献,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h3><h3>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代言人,教材是教师职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的依据,教师以教材为依据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教材教师学生是课堂教学三位一体。</h3><h3>课程标准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要做到二者的有效融合,教材成为桥梁。依据教材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h3> <h1><b>二、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考试命题的趋势。</b></h1><h3><br></h3><h3></h3> <h1><b>把握命题趋势</b></h1><h3>以历史课程标准为唯一依据</h3><h3>以突出学科核心素养为重心</h3><h3>以考查学科关键能力为关键。</h3><h3>试题的命制将着眼于学生的历史学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表现程度,尤其是考察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的核心素养水平。</h3> <h1><b>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b></h1><h3>核心素养是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h3><h3>确立目标~~设置问题情境~~运用学科特有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h3> <h1><b>1.唯物史观</b></h1><h3>目标:</h3><h3>(1)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学会用阶级分析的方法认识历史</h3><h3>(2)运用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进行观察与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h3> <h1><b>2.时空观念界定历史事物</b></h1><h3>各种时空的划分方法:数轴法;大事年表法;曲线图或柱状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历史地图等</h3><h3>目标要求:</h3><h3>1.再认再现和重构历史时序历史空间的能力;</h3><h3>2.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分析</h3> <h1><b>3.史料实证</b></h1><h3>目标要求:</h3><h3>(1)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作出解释和阐述</h3><h3>(2)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将符合史实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3)构建属于自己的历史叙述,从而培养“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h3> <h1><b>4.历史解释</b></h1><h3>历史解释是对历史学科其他核心素养的综合和升华</h3><h3>考察形式:</h3><h3>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h3> <h1><b>5.家国情怀</b></h1><h3>家国情怀具有价值关怀,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包含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民族精神,民主法治,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h3><h3></h3> <h1><b>家国情怀考查目标:</b></h1><h3>(1)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h3><h3>(2)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h3><h3>(3)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h3><h3>(4)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h3><h3>(5)体现尊重科学,崇尚科学,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h3><h3>(6)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h3> <h1><b>三、学科核心素养立意下试题的命制。<br></b><b>(一)试题的组成要素<br></b><b>1.试题的导向</b></h1><h3>(1)明确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是“两考合一”</h3><h3>(2)明确考查目标,突出对学科能力的考查。</h3> <h1><b>2.试题的立意</b></h1><h3>试题立意明确,试题设计与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一致。</h3> <h1><b>3.试题的情境</b></h1><h3>创设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途径。</h3> <h1><b>4.试题的问题设计。</b></h1> <h1><b>5.试题的答案及评分标准。</b></h1> <h1><font color="#ed2308"><b>第二篇章:<br></b><b>基于课程标准 指向核心素养</b></font></h1> <h3>10.22下午有两场报告:潍坊教科院教研员逄凌晖做的《基于课程标准指向核心素养--考试命题的实践与思考》和聊城教研室教研员张维宪做的《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h3> <h3>逄凌晖院长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1.指导思想与要求2.命题实践与思考3.教学反思与建议。</h3> <h3>主要包括:三个坚持,四个要素,六个特性,七个原则,十项要求</h3> <h1><b>二、命题实践与思考</b></h1><h3>主要有(1)聚焦立德树人(2)基于课程标准(3)指向核心素养(4)用好部编教材(5)突出学科特色。(6)体现时代特色。(7)重视乡土历史。</h3> <h1><b>三、教学反思与建议</b></h1><h3>1.重视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h3><h3>2.以诊断教学为目的设计试题测试</h3><h3>3.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评。</h3><h3>4.放宽视野用历史的思维教历史。</h3><h3>5.转变理念,用好部编教材。</h3><h3>6.历史课堂更需激趣溶情情。</h3><h3>7.多读点,多思点,多写点。</h3> <h1><b>张维宪老师在讲《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b></h1> <h1><font color="#ed2308"><b>第三篇章:<br></b><b>核心素养落地课堂教学</b></font></h1> <h1><b>临沂第十中学王景能执教《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b></h1> <h1><b>济南市锦屏学校孔凡亚执教《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h1> <h1><b>专家点评:临沂兰山区教研室教研员范奉华</b></h1><h3>(1)两个老师大气沉稳,教师充分理解教材,把握教材,采用板块教学;</h3><h3>(2)关注中考试题,紧紧围绕中考考点目标进行教学设计,通过对中考试题进行分析点拨,使学生把握答题要领。</h3><h3>(3)教师知识面丰富,语言具有感染力,思路清晰,富有智慧的启迪,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教学目标达成度高。</h3><h3></h3> <h1><b>学习心得:</b></h1><h1><b></b>有学习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收获。这次的学习受益匪浅,使我深刻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和不足,今后我将继续加强对中考试题的学习和研究,从把握发展态势,研究复习策略,落实核心素养等具体环节深入探索,不断提升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扎实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学习,教研,实践,永远在路上……</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