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赴浙江杭州西湖上城区教育学习总结</h3> <h3> 十月金秋风景异,千年西湖美如镜。平湖远山楼外楼,断桥垂柳青又青。菁园雅致理念新,上城教育品质精。常思远方路何处?诗意行走尚年轻。</h3> <h3> 为——我们为何而来</h3> <h3>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西湖湖畔柳绿草浅,却吸引无数的游人而往。10月21日—10月25日,我有幸参加“省中小学优秀董事长与举办者高级研修班”的部分课程,这是一期高端的培训,面向全省民办教育投资人的高级别培训,对于当下省民办教育未来的走向,有一定的导向性,进而以点带面,相互融合创新发展。</h3> <h3> 味——杭城教育味道</h3> <h3>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杭州确实是一座美丽繁华的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有苏东坡、白居易等文人吟诗作赋,还有白蛇传等千古传说;经济实力雄厚,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也成为杭州最为靓丽的一张名片,它助力杭州成为全世界的“智慧生活城市”、“移动支付之都”,同时,世界500强,有49家在杭州落户;人民生活富裕,以“东坡肉”为代表的杭州菜,有轻油清淡,但有点甜……</h3> <h3> 在这座有底蕴有故事的名城背后,杭城教育又是怎样的呢?经过上城区王莺副局长、杭州市绿城育华小学陈啸剑校长、杭州拱宸桥小学邵宏峰副校长、杭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小学部陈盖明校长的介绍,以及实地考察育华小学、杭州市实验外语学校、杭州之江外语实验学校三所学校,让我们对杭州市的教育有一个较直观的认识,对杭州民办学校也有些浅显的认识,总体概括起来就是,杭州民办学校的特点是:小规模、大投入、高收费、集团化、品质精、有特色、师资强、服务优、理念新、重教研。</h3> <h3> 杭州市绿城育华小学创建于2003年,隶属于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是杭州市五大教育集团之一,是一所寄宿与通校并行,全面实施小班化教育的全日制民办学校。目前,全校有48个教学班,1360名学生,195名教职工(其中外教20名,学科教师135名),在校工作10年以上有64人。学校校训是仁爱、求真。办学目标是“四化一型”,即优质化、科研化、特色化、国际化、现代型。培养目标是仁爱求真自信开放,办学愿景是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学费为每学期3万至4万元,双语学生要6万元以上。</h3> <h3> 杭州之江外语实验学校创办1993年,有18个教学班,有600多名学生,每班不超过26人,80多位教师。学校坚持“让学生在温暖、快乐、幸福的氛围中成长”的理念,致力于培养有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国际视野的学生。学校学费为每学期3万元左右。</h3> <h3>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95年,隶属于淅江育英教育集团,是杭州市第一所实行寄宿制、小班化教学的高端民办国际化双语学校。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小学29,初中13),近1500名学生和200多名教职员工。学校认为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所谓“高尚”就是低姿态、高付出、有温度;提出创建“如数家珍”的服务文化和服务模式。 学校以“自主、责任”为校训,以“培养具有独立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担当、合作胸怀和国际视野的未来人才”为核心育人目标。学校每期学费为58400元,学生大多为高收入、高管理、高院校子弟。</h3> <h3> 如此高收费的学校靠什么吸引学生?每一所学校都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需要,实行高品质、高层次的教育教学,靠高质量、有特色、服务优等。</h3> <h3> 在杭城教育的这三所民办学校中,既有共性,又个性鲜明。其中鲜明的共性有:校园面积不大、硬件设施先进、实行小班化管理、师资稳定雄厚,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实行双语化教学,引进国外学校管理理念、实践课程和教师。但每所学校都在教育中,推动自身的校本课程特色。</h3> <h3> 杭州上城区教育遵循“优质、均衡、适性、开放”的理念,提出“轻负优质”,作为民办学校更感到强烈的生存压力,质量强,教学强,才有地位。</h3> <h3> 育华小学侧重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适童课程,其中学科课程开设语文+、科学+、英语+、艺术+等;活动课程主要是广域课程,如“秋游岳庙”实践课程、“男(女)孩节”综合课程、“小荷才露尖尖角”综合课程等;适童课程分为人文、科学、艺术、运动、生活等五大类,105个班级,学生自主选择上课。育华小学的课堂也有其特色,“同步学习、异步发展”:同一班级可以选区学习;“同一学科、不同课堂”:同一年级可以选班学习;“同一课堂、不同年级”:同一学校可以选课学习;“同一班级、不同进度”:同一班级的差异化学习。</h3> <h3> 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构建“鹰蝶”课程体系,包含国家课程、地方与学校课程两大类,包括英语宝贝课程、鹰篮课程和美课程、文化阅读课程、社团课程四大课程。其中鹰篮课程和美课程最有特色,“鹰篮”课程注重学生立志教育、情怀教育、生活能力教育,分“大地之鷹”“星空之應”“用之鹰”和“胜利之鹰”四个系列。“蝶美”课程注重学生创新思维育、学习能力教育、审美气质教育,分“思想之蝶”“艺术之媒”“自然之蝶”和“生活之蝶”四个系列。</h3> <h3> 杭州之江外语实验学校的特色课程是之江大讲堂,每天都有兴趣班,周一至周五均可以选择课程。</h3> <h3> 杭城教育注重服务,特别是杭州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提出教育是一种高尚的服务,正如陈盖明校长列举“我们教育孩子们怎么打电话,高兴的事情早上说,因为爸爸妈妈要去上班;不好的事情晚上说,这时候爸爸妈妈回家了。” 杭州之江外语实验学校每天晚上,6:00到7:00组织学生在学校自习,完成当天的作业,晚上7:00后学生不带作业同家长回家,享受亲子相处的时间。</h3> <h3> 杭城教育味道,像西湖,有诗一样高雅的气息;又像东坡肉,有家一样温暖的感觉;还像阿里巴巴,如芝麻一样开启智慧的大门。</h3> <h3> 未——我们未来何处</h3> <h3>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时光太短,我们还想去看看建兰中学、天长小学、云谷中学等名校,还想听浙大教授的讲座。但更多的是从自身出发,向未来出发,让我们走得更远、更稳、更强。</h3> <h3> 每次行走,最大的收获不是来自视觉的冲击,更多的是源自听觉和内心的觉醒。湖南省教师发展中心李再湘副主任希望我们办教育者,要像初恋般的热情,宗教般的执着,希望我们“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阅人无数、高人点悟”;上城区王莺副局长希望每一位教师“怀着爱心吃青菜,胜过怀着恨吃牛肉”,像培训师一样指导我们如何帮助教师成长,让我们明白“你怎么样,你的课堂便怎么样,您是你的课堂。”“状态大于方法、学习者第一”,更让我们“出去时会比进来时更快乐、更高大。”;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于慧副教授告诉我们“执行力就是落地解决问题”、怎样解决管理问题;杭州拱宸桥小学邵宏峰副校长告诉我们如何做好学校的文化建设;还有几位校长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学校的实际,分享民办教育管理、生存发展的体验和想法。这些都是一道道丰富且有营养的大餐,让我们的内心在触动,思想在一点点的变化。</h3> <h3> 未来在何处?现在还算是比较好的状况,如何发展更好?正如上城区王莺副局长所讲,每次学习后都有三种层次:第一层次:认识(理论)→第二层次:做到(技巧)→成为(状态)。杭城教育或许是在杭州这样美的城市,才会发展这么美好,如果到我们的学校,会不会在我们的生态环境中生存?固然,不能全盘照搬,但提升我们的管理和服务,让我们的教育更有情怀,更加温暖,或许迟早会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在终点,都会遇见彼此。</h3> <h3>以终为始,砥砺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