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故里

渔舟唱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蕲州是母亲的故乡,她总念叨着想去家乡走走看看,虽说哪里没了祖屋也没任何亲人,然那份思乡之情却在心间久久不可忘怀…于是由弟妹桂萍驱车我们一行四人开始了寻找故里的旅行…</span></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十多公里的车程,我们终于找到了蕲州的古城门,与我记忆中的城门完全不一样了。因我小时候奶奶(外婆)也带我在蕲州生活一段时间,印象中的城门要上一条又长又徒的坡,很是壮观的。忽然有些失望…</p> <p class="ql-block">  具有沧桑感的"城门洞"…找不到当年的宏伟壮观了,儿时的记忆中,听说当年解放蕲州攻打城门时激战一天一夜的境况与眼前的城门天壤之别啊!</p> <p class="ql-block">  好不容易找到,妈妈,快来拍张照片留念吧!爸妈忙站在城门前,咔嚓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个城门洞一一雄武门,也来一张吧。</p> <p class="ql-block">  拍了照片还不算,我那八十四岁高龄的老母亲仅像年轻人一般,三步并着两步地要登上雄武门。也许是回到家乡的信念支撑着她吧!父亲拦不住她,見母亲走得如此快,决心这么大,我只得紧紧跟上。</p> <h3>登上城门,必须来一张。</h3> <h3>古老的城墙有着儿时的记忆。</h3> <p class="ql-block"> 雄武门前极目远眺,家乡的一草一木尽收眼底。母亲神采奕奕,喜上眉梢。</p> <h3>城门过道也应拍一张,我说</h3> <p class="ql-block"> 看了城外,进到门洞里看城里,母亲像孩子似的一个部位也不想落下。城墙背面景色也好,有一些沧桑感~。城里是母亲成长的地方,是她舅舅家,也是外祖母的娘家。因时间原因,这次没去寻,母亲一直遗憾不己。我想下次找机会一定满足她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终于到了雄武门饭店,位于镇上的十字路口上。</p> <p class="ql-block">  东长街终于到了!母亲说: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母亲姓夏,于是她一直说要找她的祖屋地址"夏家弄”,进了东长街,我们边走边问边寻,走了好一阵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找到了。妈妈的租屋址一一夏家弄,"弄子墙根就是我家屋基,里面是院子,街面是大门”。妈妈边走边看边说,一脸自豪的表情。虽己两次易主,第一次麻帒厂,这次是医院的棚户区改建,几年后再来此地便是面目全非了,这条弄道将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 父母急着朝里走,我说好不容易找到,赶快拍个照吧,要不以后会后悔的哟~</p> <h3>看我这…咔嚓又一张难忘的记忆</h3> <p class="ql-block"> 急着进去瞧瞧…还真不凑巧,竞然遇到了一个熟人一一八嫂的小儿子,免不了拉起了家常…可惜没拍下那场景。</p> <h3>进去看看啰!嘿嘿~</h3> <p class="ql-block"> 蕲州是古代医圣李时珍的家乡,《本草纲目》一书出自于此。后人为了纪念医圣,在通往故居的路上修建了门楼,日:"医圣楼”</p> <p class="ql-block"> 医圣街?还是李时珍路?有点记不清了,后悔没拍路标…</p> <h3>蕲艾小镇上的蕲州城楼</h3> <p class="ql-block">  本着"一都一人一书一草“的理念,即蕲州是历史名城一一古都,医圣李时珍的家乡,他的著名医书《本草纲目》延生于此,艾草一一蕲艾,蕲州四宝之一。世界独有。由此修建了蕲艾小镇。爸妈真有劲,又登上了城楼,我们自愧不如。不是他们的体力比我们强,而是他们对家乡的爱和情比我们深!</p> <p class="ql-block"> 马头墙,白墻黑瓦…爸妈牵手漫步在小镇上,仿佛回到了年轻的时候~</p> <h3>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吧!</h3> <p class="ql-block"> 这个背景不错,爸妈坐着休息休息,顺便拍一张。好极了!自然,放松,悠闲。</p> <p class="ql-block"> 这一张怎么少了心心念念的夏家弄呢?,我的过错,必须重拼哈哈~</p> <p class="ql-block">  家乡景色汇总啰,难忘的开心的故里之旅。感谢弟妹!一路开车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