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五天 (中秋)</h3><h3>一早起来,看见外面厚厚的云层,飘着小雨,知道上午一睹岗仁波齐峰真颜的机会又渺茫了。一会儿,小雨停了,天空虽然乌云笼罩,但露出了彩虹</h3><h3><br></h3> <h3>早饭后,来到了神湖玛旁雍措。其藏语意为“无能胜湖”,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和苯教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也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区三大"神湖"之一。</h3><h3>由于云层太厚,看不见岗仁波切峰,不能将神山神湖纳入同一画面,实在遗憾!</h3> <h3>玛旁雍措旁是"鬼湖"拉昂措。意为"有毒的黑湖",海拔4574米,与淡水的圣湖一路相隔,为微咸水湖,因此其湖水人畜皆不能饮用,这大概便是"鬼湖"之名的由来。</h3> <h3>中午时分,遮住岗仁波齐的云层仍未散开,只得先回到霍尔乡。</h3> <h3>黄昏时分,再次来到岗仁波齐峰下,厚厚的云层依旧严严遮住岗仁波齐,看来拍摄落日照耀岗仁波齐本次行程是不指望了,只能寄希望明天上午能云开雾散,目睹其真容了。</h3><h3><br></h3> <h3>岗仁波齐对面的纳木那尼峰依旧如昨天一样弥补我们不能目睹岗仁波齐的遗憾,无比清晰的呈现在我们眼前。</h3> <h3>太阳落下去,天边突然出现令人窒息的火烧云,完全不能用言语来描述它的美丽,只有疯狂的按着快门</h3> <h3>拍摄完回到霍尔乡,己是晚上十一点了。今天正好是中秋节,来自江苏的朋友拿出苏式月饼,来自广东的朋友拿出广式月饼,我也拿出方便火锅,天南地北的人拥在一起,在海拨4900米的高原过了一个特殊的中秋节。</h3><h3>从日喀则出来,按医嘱加大降压药量,但每晚依然头痛,今晚过节,喝了点酒,居然神奇的不痛了。</h3><h3>虽然今天中秋节,但先前拍摄时由于云层较厚,月亮并未出来。回到霍尔乡月亮也渐渐从云层中露出了脸,但乡上己无拍摄前景。只得单独拍了月亮,PS了先前在纳木那尼的前景,手机合成了一张中秋高原月景图,以纪念这特殊的中秋节。</h3><h3><br></h3> <h3>第六天</h3><h3>早上起来,依然到村口拍摄清晨的纳木那尼峰,围着白塔转经的藏民,在晨光下提水的妇女…</h3> <h3>早饭后,依然来到岗仁波齐峰下,盼望它露出真容</h3> <h3>终于,在等待了几个小时后,岗仁波齐峰露出了它的真容!</h3> <h3>岗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的主峰,位于西藏阿里普兰县圣湖玛旁雍错以北,海拔6656米。 2005年10月23日,冈仁波齐峰在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主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名山之一。</h3><h3>冈仁波齐峰也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梵语称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本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国内外信徒不断 。<br></h3> <h3>目睹岗仁波齐真容后,便往札达县进发。沿着G219国道一路向西,过门次乡后不久驶离了国道,转入X705县道,狭窄的山路蜿蜒盘旋,翻越龙噶拉达坂(海拔5166米),苍凉雄壮的阿里高原,一条直通云霄的天路,离天那么近又那么远,离云那么远又那么近。</h3> <h3>公路边,遇见一群藏原羊,警惕地看着我们。藏原羊又叫藏原羚,但它和藏羚羊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是藏羚羊有角。</h3> <h3>傍晚时分,来到札达土林,正好赶上一抹金光洒在土林上。</h3> <h3>土林远端被夕阳映红的金字塔形山峰,叫卡美特山,又名依比冈麦、岗麦雪山,是中国札达县与印度北阿肯德邦的界山。中印两国以卡美特山脊为界,北面属中国,南面属印度,最高峰海拔7756米。</h3> <h3>札达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象泉河流域,西接印度喜玛偕尔邦,南邻印度旁遮普邦,北为克什米尔地区。札达县海拔3700米。</h3><h3>来西藏后,为防感冒引起高反,加之前两天在海拨4800米以上,条件有限,一直没洗澡,在札达终于可以洗去一身的灰尘与疲惫了。</h3><h3>(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