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朋友来河南省实验中学交流地理教学

蜜蜂家

<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font color="#ed2308">&nbsp;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font></p><p>&nbsp; &nbsp; &nbsp;10月24日,这一天是二十四节气的霜降日,天气明显转凉。河南省实验中学地理组迎来远道而来的朋友。他们的到来,让实验中学的跨区域地理教研交流迅速升温!</p> &nbsp; &nbsp; 没错,他们就是来自许昌的张玉枝,朱亚超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 &nbsp; &nbsp; 我和许昌实验中学张玉枝副校长的在一次关于实践力教学的思想碰撞中,我建议他们到课堂来,到现场来,更真实!于是,我们一起计划和筹备和促成了这次河南跨区的中学地理教学交流的活动。 <p>本次来我校交流学习的领导和老师有:</p><p>&nbsp;&nbsp;&nbsp;&nbsp;张玉枝&nbsp; 许昌实验中学副校长(地理学科资深老大姐,名师工作室主持人)<br>&nbsp;&nbsp;&nbsp;&nbsp;朱亚超 &nbsp;襄城县教体局教研室(从一线走到教研员,名师工作室主持人)<br>&nbsp;&nbsp;&nbsp;&nbsp;马晓刚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尚集镇一中(工作室骨干教师)<br>&nbsp;&nbsp;&nbsp;&nbsp;冯&nbsp; &nbsp;奇&nbsp;&nbsp; 许昌市第二中学(工作室骨干教师)<br>&nbsp;&nbsp;&nbsp;&nbsp;王素真&nbsp;&nbsp; 许昌市第二中学(工作室骨干教师)<br>&nbsp;&nbsp;&nbsp;&nbsp;孙晓垒 长葛市八七中学(工作室骨干教师)<br>&nbsp;&nbsp;&nbsp;&nbsp;张俊涛 襄城县第三高级中学(工作室骨干教师)<br>&nbsp;&nbsp;&nbsp;&nbsp;朱晓青 许昌高中(工作室骨干教师)<br>&nbsp;&nbsp;&nbsp;&nbsp;董海松&nbsp; 长葛市第四初级中学(工作室骨干教师)<br>&nbsp;&nbsp;&nbsp;&nbsp;俎鹏涛 &nbsp;许昌实验中学(工作室骨干教师)</p><p><br></p> &nbsp; &nbsp; &nbsp; &nbsp;从许昌来到实验中学的时候已经是上午十点多了。安排老师短暂休息后,上午第4节老师们前往文博初一19班听我校地理骨干教师刘春燕老师《海陆变迁》一课的教学。 &nbsp; &nbsp; &nbsp; &nbsp;多样化的课堂设计拼图、识图、认图、分析、展示,让课堂们充满了乐趣,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格外入神! &nbsp; &nbsp; &nbsp; &nbsp; 参与听课的老师也特别专注、认真观察记录。 &nbsp; &nbsp; &nbsp; &nbsp;第5节,安排老师们前往文博初一13班听王喜峰老师的课例《经线、纬线、经纬网》 &nbsp; &nbsp; &nbsp;热情活泼的课堂活动点燃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发言小手林立。 &nbsp; &nbsp; &nbsp; 学生在课堂利用桔子、乒乓球、石榴、苹果等实物现场绘制经纬、划分东、西半球。这是这节课的<font color="#ed2308">创新点和亮点</font>!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从半球西部边界(20°W)西经20度。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东半球着色,书写东半球显示名称和范围。 <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从半球西部边界(160°E)东经160度。</p><p>&nbsp; &nbsp; &nbsp;动手、动脑、动口的生动课堂,帮助学生顺利实现平面到立体的转换,构建真实空间感。学生参与热情,老师们也听得投入。</p><p><br></p> &nbsp; &nbsp; &nbsp;投屏技术又让学生的作品实时展示在大屏幕上,同学老师们一块来点评分析。不但增加了学习的兴趣,更提高了学习的品质。教学难点顺利突破! &nbsp; &nbsp; 王老师针对作品的点评,让学生真的理解东、西半球划分的界限、范围。精彩的组织活动也让学生们深度参与其中。 &nbsp; &nbsp; &nbsp; &nbsp;同学们听的认真、参与积极,听课的老师也特别兴奋!课堂最后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是久久不愿离去。这种情况在文博魅力课堂已成常态。 &nbsp; &nbsp; &nbsp; 地理组老师们基于动手实践的地理课堂设计新颖、有趣。前来听课的老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课堂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值得学习,值得借鉴。 &nbsp; &nbsp; 经过中午的短暂交流,下午老师们将在实验中学本部校区观看地理仪器场地和地理星球教室。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老师们走在从文博校区前往本部校区的路上。 &nbsp; &nbsp; &nbsp; 在报告厅门口,王老师拿着进行日影观测的竹竿给大家介绍野外如何利用树木辨别方向的方法。老师们兴趣盎然,认真聆听参与。参考事物从树木、建筑、太阳、北极星到钟表,王老师丰富的户外定向经验和学识大开眼界,并为省实验的实践力课程点赞! &nbsp; &nbsp; 在省实验中学的景观也是我校的地理教学仪器——日晷(校友捐赠)前,王老师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如何利用太阳影子来确定时辰的方法,介绍了冬半年、夏半年日影观测的差异。 &nbsp; &nbsp; 在省实验中学的圭表观测场(我校校友捐赠,学校建造),王老师展示并介绍了圭表如何利用影子的变化来确定24节气进而确定一年的时间方法和流程。圭表的常用观测方法和意义,让前来交流学习的老师耳目一新。“立竿见影”大有深意! &nbsp; &nbsp; &nbsp; 在省实验中学自动气象观测站,王老师介绍了6要素气象自动观测仪器的使用和统计方法。 &nbsp; &nbsp; &nbsp; &nbsp;在省实验中学地理数字星球教室,王老师详细介绍了数字星球、语音地图以及3D全息投影等先进地理教学设备,并给老师们进行详细展示,大家都说科技服务教学从专业教室开始最实用! &nbsp; &nbsp; &nbsp; 在参观的最后环节,王老师给大家介绍了现在投屏技术。许多老师纷纷对这个技术的使用与老师王老师进行互动。 &nbsp; &nbsp; &nbsp; 本次活动是在张玉枝、朱亚超工作室带领下来实验中学进行地理课堂观摩及专题交流活动。王老师和张校长促成了这次教学及实践数学交流学习活动。作为河南教育厅直属学校,作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中学,河南省每年都接待大量的外地老师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交流的特色是地理教学和实践力课程开发为主题跨区域交流活动。对于提升省实验与许昌地区地理学术发展水平、实现跨区共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大实验随时敞开大门欢迎全国、全省各地老师来省实验来观摩、学习,共同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实现教育强国而努力。

老师

中学

骨干教师

工作室

王老师

地理

实验

课堂

许昌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