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一、引语:</b></h1> <h3>时间一晃,四十五年转眼间过去了。金秋时节,秦岭一中七三级三班的同学从全国各地赶来,参加毕业四十五周年聚会活动。</h3><h3>在莽山脚下,清脆的快门声此起彼伏,在渼陂湖边,爽朗的笑语音四处回荡。</h3><h3>相聚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透过对美好青春时光的回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感。</h3><h3>三位班主任老师的来到,是我们此次聚会的亮点。敬爱的老师是我们人生道路上重要的启蒙师和引路人。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之花在聚会活动中得以绽放。</h3> <h1><b>二、前奏:</b></h1> <h3>十月一日,是国庆七十周年的大喜日子,也是四十五周年聚会报到的日子。</h3><h3>王建生、李萍、郭玄姝、文峻等同学专程到西安北站,迎接从长沙赶来的郭建安同学。</h3><h3>在返回兴平途中,他们和在西安、咸阳及兴平的几位同学,一起游览了渭滨公园。</h3> <h3>渭滨公园位于咸阳市区中心,滨临渭河,西接秦都区,与西安隔河相望。</h3> <h3>渭滨公园园内以自然园林布局为主,设文化娱乐区、动物观赏区和休息区,总面积420余亩,其中水面98.7亩,绿化覆盖率达到92%,素有渭水之滨绿色明珠之称。 </h3> <h3>渭滨公园始建于1959年,因《诗经》“我送舅氏,曰至渭阳”,故名“渭阳公园”。六十年代改为“向阳公园”,1975年又改为渭滨公园至今。</h3> <h3>上世纪八十年代,因父母亲曾在咸阳工作居住。我也因此有机会游览过这座公园。那时,渭滨公园还没有咸阳湖这一景观长廊,感觉这座公园没啥特色。在我的记忆中,也只记住了一个旱冰场而已。</h3> <h3>此次重游渭滨公园,除了找到了那座依然存在着的旱冰场外。还让我认识了咸阳湖及湖边的咸阳古渡遗址。</h3> <h3>“咸阳古渡”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h3><h3>据有关文献、资料记载,“咸阳古渡”美景始于秦代。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咸阳城西迁到渭水驿,“咸阳古渡”真正成为“秦中第一大渡”,并一直沿用至解放初。</h3> <h3>著名的关中诗人白纶曾作诗云:“渭水黄华古渡来,山河表里几千秋。临流不见褰裳客,冬自桥梁夏逢舟”。</h3> <h3>一期规划的“咸阳湖”位于咸阳铁路桥以东450米处至中华小区西侧,长5500米,水面宽度350至400米。</h3> <h3>生态景观工程主要包括绿化、亮化、美化两岸的滩地及岸坡,主要以秦文化为主线,加上绿化、美化,形成咸阳特有的渭水历史文化景观。</h3> <h3>大家来这里探寻古渡遗址,在怀古的同时,更感慨时代的变迁。</h3> <h3>晚上,大家齐聚晶海酒店一楼茶叙。远道而来的同学,正陆陆续续向酒店赶来。</h3> <h3>郭建安同学,自离开兴平后,一直在长沙工作生活。中学时印象中性格温和,话比较少,高挑的个子,一副白面书生的样子。</h3><h3>上月在长沙旅游,郭建安和谭泽宇曾到酒店来看我。感觉郭建安除了成熟很多外,基本没太大变化。</h3><h3>大家在一起聊的很愉快。</h3> <h3>顾建华同学,和我在学校可以说是擦肩而过。我入校和他离校的时间仅只有有两周的时间重叠。这两周里刚好又是在厂里参加学工劳动。我俩因没在同一个车间劳动,所以,相互间基本上没留下啥印象。</h3><h3>聚会中有同学在我耳边说了句,感觉顾建华与一个影视明星有些像。我想了一下,觉得比较像成龙。</h3><h3>虽然顾建华同学与大家分开的时间要长一些,但通过这次聚会,相信已经很快又重新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h3> <h3>崔尔杰同学,为人低调,心地善良。非常随和的他有着坚毅的性格。这种性格可以从他数年如一日,坚持进行马拉松训练生活方式中可以略窥一二。</h3> <h3>谢建西同学,是班上的文艺委员,写起文章来文笔生动,感染力强,是班上不可多得的才女。</h3><h3>建西性格乐观开朗,这次聚会到处可见到她活跃的身影和爽朗的笑声。</h3> <h3>王闽平同学,是一位充满着青春活力的男生。对所热爱的事情有着非常执着的信念。</h3><h3>闽平现在喜欢舞蹈,所领导的群英舞团凭着出色的表演多次获奖。</h3><h3>记得闽平的家里有一台华山牌135相机,这在当时的家庭里并不多见。据说是由于商场售价牌上点错了小数点,上百块钱的机子,仅用十来块钱就买回来了。</h3><h3>闽平的父亲用这台相机给我、闽平和恩平照了那张穿背心的照片。</h3><h3>看着那张照片,我突然在想:小数点点错,给商场带来了损失。但如果人生在关键节点上点错了小数点,造成的损失绝对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h3><h3>闽平的微信名叫华山,不知是否受到这台相机故事的影响?</h3> <h3>段七里同学,我俩在班上是好同学,在课外又是一对好玩伴。大家在一起“比学赶帮”,相互促进。</h3><h3>七里的篮球打的不错,我们课余时间常在一块打篮球。</h3> <h3>七里的母亲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老人家充满爱心,非常慈祥。我们很喜欢去七里家里玩。</h3><h3>七里待人宽厚,情感真挚。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记得高中时,七里的学习成绩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为此,我们的脸上也感觉到了光彩。</h3> <h3>文峻同学,班里的短跑名将,印象中阳光、乐观、积极参与集体各项活动。文峻的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是班上的学习委员。</h3><h3>记得文峻在班上不怎么爱说话。毕业后,经过多年职业生涯的历练,文峻已变得非常健谈。</h3> <h3>谭泽宇同学,性格爽朗,思想非常有活力。中学时我常去泽宇家里玩。</h3><h3>记得有一次看到泽宇在兴奋地摆弄着自己组装的矿石收音机,我很羡慕。也很想学着装上一台。</h3><h3>回家后,我也缠着父母要钱买元器件。父母经慎重讨论后,同意我的要求并给了我十元钱。</h3><h3>后来,为了买齐所需要的元器件,我甚至骑着单车跑到了普集镇去寻找。</h3><h3>再后来,这台期待中的收音机最终也没能组装起来。但通过这件事,增加了我对无线电相关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本身就给我留下了难忘的记忆。</h3><h3>泽宇和我一样,爱好跑中长跑。我俩加上潘京宁,基本囊括了班上的前三名。</h3><h3>至今我仍记得谭泽宇低着头跑步的样子。</h3> <h3>李萍同学,印象中那时头发略黄,梳着长辫,身材苗条,长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h3><h3>李萍作为班里的副班长,富有同情心,善解人意,乐于倾听与分享。班里的各项活动都有她参与的身影。</h3> <h3>张永昌同学,是一位思想活跃,非常风趣幽默的同学。在篮球场上经常担任组织后卫,动作灵活且有大局观。</h3><h3>永昌对生活充满着乐观精神,在毕业后的同学聚会时,常可以见到永昌活跃的身影。永昌的出现,往往伴随着愉快的笑声。</h3> <h3>刘丽娟同学,举止大方稳重,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这个标准之高,是大多数同学难以企及的。刘丽娟从而成为了那个时代全班同学学习的标杆。</h3><h3>我和刘丽娟同学在一起从事班务工作多年,得到她的帮助很多,受到的影响也很大。我个人的成长进步也从中受益匪浅。</h3><h3>随着时代的变革,对学生培养的标准也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无论是过去或者是现在,刘丽娟同学追求进步的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h3> <h1><b>三、重返母校</b></h1> <h3>九月二号一大早,同学们在晶海酒店门口准时集合,一同前往母校参观。</h3> <h3>秦岭中学创建于1958年,怀着航空人的厚望起航,在兴平教育的蓝天上如一架腾空的银鹰,划破长空攀升了一个又一个高度。</h3><h3>成立之初学校的名称是秦岭职工子女学校,秦岭一小的这座大楼则建成于1964年。</h3><h3>相片中的年轻人是苏益敏,他后来成为了我姑父。苏老师曾经和薛老师同在一个教研室,他当时是一位数学老师。我在上小学时曾去过他的宿舍,就在一中最后面那栋平房里,门朝北开。同宿舍住的老师是英语老师张润和。</h3><h3>张老师除了英语好之外,还喜欢画画。记得六十年代末,家家都时兴做家具。张老师还应邀给我家的五斗柜门上面画了一副庐山仙人洞的油画。可惜这个柜子没有保存下来。</h3><h3>苏老师后来调到二中,曾做过几年二中的校长。</h3> <h3>一小的大楼建成后,65、66、67级学生在此上课。</h3><h3>大楼后面的操场也是这批学生参与建设的,这张照片反映了当时的情景。</h3> <h3>1970年分为一中和二中两所中学,我们所在学校的全称是:国营秦岭机电制造公司第一中学。</h3><h3>我正是在分开为两所学校的这年5月份转到一中就读的。我们也是这所中学的首届毕业生。</h3> <h3>重回母校一小,大家的心情可能都有些许激动和伤感。这张在一小的大楼前合影留念的照片,与五十年前那张小学毕业照相比,除了年龄和身后大楼颜色不同外,感觉其它也没啥大的区别。</h3> <h3>白建东同学,当同学站在一起照相时,仍然是个子最高的那位。中学时,建东打篮球时是当然的中锋。在球场上,建东的球风非常凶猛,很多时候都具备力挽狂澜的能力。</h3><h3>建东在平时是相当沉稳的一位同学,一般情况下话语不多,但若遇到感兴趣的话题,也能滔滔不绝地开讲。</h3><h3>高中阶段,建东的学习成绩进步非常明显,成为大家的学习榜样。</h3> <h3>同学聚在一块儿,自然有说不完的话。何况大家几十年未见过面呢。</h3> <h3>有趣的回忆一件接着一件,这不,又一件趣事被挖了出来。</h3> <h3>七里解释说,那件事是后边同学干的。</h3> <h3>开心,写在了脸上。</h3> <h3>过去,也已幻化为难忘的记忆。</h3> <h3>离开一小后,同学们又走进一中的校址。四十五年前,大家在这里一起学习,生活,运动。这一切是那么遥远,但又好像是那么的近。</h3> <h3>当年的干打垒平房结构的校舍已经被拆除,这里,现在变成了技校的操场。</h3><h3>这条笔直的水泥路,是我们当年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h3> <h3>吴学强同学,大家都喜欢叫他小海,是班上的主力篮球队员。我最初学打篮球时,学强手把手教我投篮的技术。</h3><h3>记得有一年,几个同学到学强家里面帮忙在山墙边盖小房,我那是头一回学当砌墙的瓦工。</h3><h3>学强的母亲非常和蔼热情,说话声音甜美,非常好听。我经常去学强家里玩。</h3><h3>学强毕业后长期在技校工作,这所技校就座落在一中校址上面。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强也应该是一中校址上资历最长的校友,从一中的诞生日起,几十年间,学强一直都守望在这片土地上面。</h3> <h3>刘恩平同学,是班上的体育运动的健将。尤其擅长乒乓球和足球。</h3><h3>记得我刚转学到这个班,上课的头一天。放学后刚走出教室,恩平身着一件黑色上衣,搂着我的脖子说,咱俩一辈子做好朋友吧。</h3><h3>这句话还真变为现实。五年的中学阶段,我俩大量的课余时间都在一起练乒乓球。两人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毕业后也都一直都没断过联系。</h3><h3>恩平性情平和,做事稳重,打起球来能坚持刻苦训练,有恒心。这些优秀的品质对成长中的我影响非常大。</h3> <h3>童伟同学,在班上身材高大,也是篮球场上的一员猛将。</h3><h3>童伟在班上话语不多,但逻辑思维清晰,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时常语出惊人。毕业后听介绍说喜欢上了棋牌游戏,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h3><h3>童伟的父母亲很健谈。我和他们经常有愉快的交流。</h3><h3>我和童伟是好玩伴,那时候经常一起出游。一谈起那段有趣的经历,平常不怎么说话的童伟也变得十分兴奋,眉飞色舞地描述当时的细节。<br></h3><h3><br></h3> <h1><b>四、师生相见</b></h1> <h3>结束母校的参观后,大家原路返回。此时,几位班主任老师已经来到酒店对面的广场,等待同学们的到来。</h3> <h3>马如军老师,当年英俊潇洒的脸庞虽然已经覆盖上了岁月留痕。但身板依旧挺拔,精神矍铄、面泛红光。</h3><h3>马老师,这位学生时代大家所敬慕的师长,现在对于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同学们来说,依然是值得尊敬的生活中的楷模。</h3> <h3>于金云老师,小学时曾任班主任。我因后转学来到这个班,所以,这次聚会才有机会头一次见面相识。</h3><h3>于老师身体硬朗,慈祥的笑容挂在脸上。能够请到于老师出席这次聚会,实属难得。感谢于老师的参与,也祝于老师身体健康!</h3> <h3>薛改莲老师,虽然发丝已经变白,但是精气神依旧如昨。</h3><h3>薛老师身体看上去很好,不动声色的眼神中充满了睿智,平静的话语里涌动着激情。</h3><h3>薛老师的退休后的生活也安排的有声有色,曾在老年大学里学习过绘画。薛老师所展示出的绘画作品已具备相当高的水准与功力。</h3> <h3>昨日的教友相见,有着说不完的话,又仿佛一切都在不言中。</h3> <h3>看桃李满天下,怎能不高兴,又怎能没有伤感?</h3> <h3>在这里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h3><h3>四十五载弹指一挥间,今日相聚再续师生情。</h3> <h1><b>五、晶海餐聚</b></h1> <h3>中午时分,大家来到晶海酒店餐厅包房。老师和同学依次入座,中午的餐聚开始了。</h3> <h3>老师和同学热络互动,场面十分热烈。</h3> <h3>合影留念</h3> <h3>筹备组的同学也在忙着为大家准备菜品。</h3> <h3>文峻同学致开场白</h3> <h3>孙凤霞同学代表同学致词:</h3><h3>终于在今天实现了师生相聚这一多年的愿望。我们不曾忘记老师给予我们的谆谆教导。爱国家爱集体,正直坦荡,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h3><h3>同学们在此表示感谢,向老师表示谢意并赠送小礼品。</h3> <h3>薛老师发言情深意切:</h3><h3>感谢大家筹办了这次聚会,也希望大家把身体放在第一位,过一个健康快乐的生活。要学会放下自己。</h3><h3>举自己的例子,七十岁后上老年大学,不虚度光阴,时间不够用。自己学画了一些画,可以送给大家一些画分享这份喜悦。</h3><h3>祝大家快乐健康长寿!</h3> <h3>马老师的寄语温暖着每位同学的心。</h3><h3>今天见到许多几十年未见的同学,大部分还能叫上名字。感谢同学还记得老师当年的“英姿”。</h3><h3>几十年过去了,大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富裕,在座的同学身体健康,老有所乐所为,子女后代更聪明坚强勇敢。</h3><h3>希望大家忘记过去的不快,忘记恩怨,忘记金钱,过幸福的生活。</h3> <h3>午宴至始至终洋溢在欢乐温馨的氛围中。</h3> <h3>李建中同学,今天也抱病参加了这次聚会,这令同学们十分感动。</h3><h3>回想起中学时期,建中个子不高,说话时一对黑眼珠转的飞快。在课余游戏时,建中的身子非常灵巧,一两个人试图抓住他很难。</h3><h3>体育课练习跳马,李建中每次都跳的最远。他的身子好像在飞向木马,矫健的身影让大家十分钦佩。</h3><h3>我们衷心祝愿李建中同学早日康复,今后能经常和同学们在一起相聚并分享快乐。</h3> <h1><b>六、文艺表演</b></h1> <h3>下午,大家来到来到歌厅尽情载歌载舞,用歌舞抒发情感,交流互动,场面热络。</h3> <h3>郭玄姝同学,记得当年,玄姝这个名字被语文钱继华老师誉为同学中最有意思和最具哲理的名字。</h3><h3>玄姝已经由当年的小女生成长为如今一位落落大方的淑女。唱起歌来音准和旋律都把握的不错,音色也很好听。</h3> <h3>段七里同学中学时学过小红拳,现在打起来仍然有模有样。</h3> <h3>王建生同学,在中学时是非常虚心好学的一位学生。</h3><h3>记得我转学到校上课的第一天,放学后王建生就主动提出去我家学习。那天有道数学题,是关于速度的一元一次方程题,我们都不会做。五年后的高考,也有类似的这道题,那次我做对了。</h3><h3>建生美术字写的非常好,班里办黑板报,都是由建生负责写标题。</h3><h3>建生在班上很活跃,记得每年冬天游戏时,建生头上很容易冒汗。帽子一摘,头上像蒸笼一样散发着蒸气。</h3><h3>这些年,建生喜欢上了拉丁舞。多年的舞蹈训练,令建生的身材挺拔优雅,颇具绅士风度,身体看上去也愈来愈健康了。</h3> <h3>刘文兰同学,我曾经的同桌。记得在中学五年期间,经常调换座位。赵荣明、马田华和赫桂琴都曾经是我的同桌。</h3><h3>感觉老狼的那首歌比较能表达我现在的心情:</h3><h3>明天你是否会想起</h3><h3>昨天你写的日记</h3><h3>明天你是否还惦记</h3><h3>曾经最爱哭的你</h3><h3>老师们都已想不起</h3><h3>猜不出问题的你</h3><h3>我也是偶然翻相片</h3><h3>才想起同桌的你</h3><h3>……</h3> <h3>孙凤霞同学,在班上一直担任团支部书记,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干部。</h3><h3>那些年有一个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让我经常回忆起。</h3><h3>有一年,凤霞同学坐在南面靠窗的位置。冬日午后温暖的阳光照在了脸庞上,一节课下来,脸色看上去红扑扑的,这场景令人难忘。</h3> <h3>袁春霞同学,一位看上去文弱秀丽的女生。内心却藏着一颗永不服输的心。在三夏劳动中所展现出的顽强拼搏精神,令许多男生望尘所不能及。</h3><h3>正是这种宝贵的精神气质,使得春霞同学在日后的事业上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这再一次令同学们刮目相看。</h3> <h3>袁敦慧同学,人如其名,为人笃厚诚挚,是一位聪敏的女生。</h3><h3>敦慧的母亲是我最早了解到的同学家长,留下颇深的印象。</h3><h3>那是我刚转学来班上的头两周,当时全班正好在工厂参加学工劳动。我和潘京宁等同学被分配到敦慧母亲所在的班组。</h3><h3>我们每天的工作都是大家围着一张工作台“码片”,周而复始的操作显得有些枯燥。我和潘京宁则是每天一边干活一边斗嘴。袁敦慧的母亲觉得我们两个很有趣,经常听着听着就开心得笑了起来。</h3><h3>我觉得袁敦慧与她母亲长的非常像,看到敦慧就想起她的母亲那张灿烂的笑脸来。</h3> <h3>文艺表演接近尾声,师生们纷纷走上台来,齐声歌唱我的祖国。</h3> <h3>接下来的交谊舞环节,师生们通过舞蹈语言进一步增进感情交流。</h3> <h1><b>七、游览渼陂湖</b></h1> <h3>九月三日上午,师生们坐上大巴车,前往鄠浥游览渼陂湖。</h3> <h3>渼陂即渼水汇成之陂,陂有三种读法,在此处应读作bei。意指水边、池塘。</h3><h3>渼陂湖位于西安市鄠邑区涝河西畔,是秦汉上林苑、唐代游览胜地,人文历史遗迹众多,杜甫、岑参、苏轼、程颢等文人墨客都曾在此泛舟、赋诗,有“关中山水最佳处”之美誉。</h3> <h3>据《元和郡县志》载,汉武帝扩建上林苑后,关中八水尽入上林,渼陂"周围十四里"成为上林苑的一部分。渼陂当时称西陂,是上林苑十池之一。</h3> <h3>“慈恩寺俯曲江池,雁塔层高望渼陂。”,如清代诗人阎尔梅在诗句中写到,渼陂湖,曲江池乃长安人文荟萃之处,足见渼陂在关中山水人文中的重要地位。</h3> <h3>渼陂湖大门口的一对神兽——白泽</h3><h3>传说白泽神兽是户县钟馗故里“唐·赐福镇宅圣君”钟馗的坐骑。钟馗神兽的宋代石雕文物一对,现保存于陕西西安户县渼陂湖畔的《钟馗传》作者王九思的空翠堂别墅门前,据说是国内唯一的一对白泽古石雕。</h3><h3>白泽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它知道天下所有鬼怪的名字、形貌和驱除的法术,所以从很早开始,就被当做驱鬼的神兽和祥瑞来供奉。</h3><h3>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地位崇高的神兽,祥瑞之象征,是令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白泽亦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晓天下万物状貌。《三才图会》中白泽是狮子身姿,头有两角,山羊胡子。</h3> <h3>在公园内的黄土坎上,不规则地排列着九个大冢。据民国二十二年吴继祖《重修户县志》记载和群众传说,这里埋葬着秦始皇的十个公主,系被二世杀害后葬在此地。其中一冢被水冲去,余九冢,故称“秦九女冢”。</h3> <h3>渼陂湖景区目前核心开放的萯阳湖部分更是不得了,萯阳湖得名于萯(bèi)阳宫,萯阳宫史料记载这个宫殿是芈月的丈夫秦惠文王所建。看过《大秦帝国》的朋友都知道,这里还发生过著名的“秦王嬴政囚母赵姬于萯阳宫”的天下奇闻,令人唏嘘不已。</h3> <h3>渼陂湖从周朝起,就是帝王将相瞩目之地。湖西岸一里处高大的覆斗形土堆就是“周王季陵”,渼陂湖西南,是神话故事中刘海的故乡。</h3> <h3>美景配热舞,王闽平同学和群英舞团的成员表演水兵广场舞,为大家助兴。</h3> <h3>水兵舞跳起来轻松活泼, 富有朝气。在群英舞团演绎下,则彰显出了力量与刚性的一面。</h3> <h3>同学们在津津有味地欣赏舞蹈表演。</h3> <h3>解放军将领梁必业和梁兴初都是江西吉安的渼陂村人。那么这个渼陂村与鄠浥渼陂湖的关系是什么?我在网上查得如下信息:</h3><h3>南宋初年,北方饱受兵乱,户县人梁仕阶带领族中子孙迁徙至江西,因怀念故乡,故以渼陂为村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庐陵文化第一村。这是北人南迁的一个重要见证。<br></h3><h3>梁必业和梁兴初这两位解放军的著名将领,都出自于江西吉安的渼陂村。所以,这叔侄俩是鄠浥梁家的后人。</h3> <h1><b>八、周至薰衣草庄园</b></h1> <h3>周至县秦岭薰衣草庄园位于S107省道北侧,天下第一财神庙东侧,环山公路沿线。总体面积1130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h3><h3>薰衣草庄园处在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西入口位置,是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门户。</h3> <h3>园区种植不同品种的薰衣草,展示薰衣草蓝色、紫色、蓝紫色、粉红色、白色等等不同色彩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营造浪漫氛围的景观环境</h3> <h1><b>九、丫丫秋葵体验园晚宴</b></h1> <h3>时间过得太快了,两天的欢聚时刻马上就到要说再见的时候了。</h3><h3>大家齐聚丫丫秋葵体验园,此时的心情除了不舍,还是不舍。</h3> <h3>建东同学可爱的小孙女在给大家背诵唐诗。</h3> <h3>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的情绪也渐入高潮。相聚短暂,情谊永恒。</h3> <h3>昨日里,是校园那份纯真美好的回忆;今天,是我们快乐的相聚和不舍的分离;明日,是对那份期待再聚的情感。</h3><h3>就像我们敬爱的老师们所说的那样,让我们放下自己,过上快乐健康的生活!</h3><h3>祝大家年年有今天,岁岁都相聚!</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