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记“二十四节气”之霜降文化传承活动

F

10月27日上午,由第三小学张金平老师执教的霜降节气文化传承课,在状元坊小学举行。 <h3>“二十四节气”课程建设方案明确指出:要以诸荣会先生的《节气24帖》为本,同时辅之以农耕文化、农事活动、物候、民风民俗、诗词歌谣等内容,做好课程开发工作。在课程建设中,努力使其成为文化传承课、语文阅读课、生命教育课。今天的霜降课较好的体现了这一要求。</h3> <h3>作为文化传承课,同学们了解了霜降节气的由来。霜降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了解了三候,以及霜降习俗等。</h3> <h3>作为语文阅读课,通过不同形式的文本阅读、诗词诵读等活动,帮助学生比较霜与雨、雪、冰的不同之处,揭示出霜似乎得了中庸之道,霜有点像生活中的盐。</h3> 在这一篇章中,张老师引领学生诵读精美文本七段,诵读优美诗词7首,其中教师配乐诵读《沁园春·雪》,既是诵读示范,又给人以诵读之美,将语文阅读课的教学推到一个高潮。 <h3>作为生命教育课,张金平老师注重用生命教育、智力教育、灵魂教育来灌溉人文精神之花。他引领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把握住了霜除了降落在大地上外,“霜”还降在诗人笔端,那是游子征夫伤口的盐,更是诗人们浓浓的思乡忧国之情之心;“霜”还降在父亲的两鬓,那是对儿子的殷切期望和深深关爱;“霜”还降在“我”的心中,那是对人生“霜降”期的从容面对,又是时不我待的自我鞭策……</h3> <h3>是的,在霜降这个节气中,该成熟的都将成熟了,有多少收获得都该收获。让我们好好体验吃柿子、赏菊、登高赏枫的习俗吧。再往后便是冬天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