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城杏坛才俊聚 英才荟萃展风采------记海口市骨干教师工作坊阶段性汇报全国论坛之 海口市英才小学专场

默默痕

<h3>  2019年10月25日下午, 海口市骨干教师工作坊阶段性汇报全国论坛之海口市英才小学专场在滨海九小会场隆重举行。活动采用集中研修与网络直播的方式同时进行。</h3> <h3>【论坛主题】分论坛.小学语文论坛二</h3><h3>基于“一图一单”的课堂教学实践</h3><h3>【探索目的】</h3><h3>1.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分析统编版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编排意图和教学重难点。</h3><h3>2.借助一图一单,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的双边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h3><h3><br></h3> <h3>本次论坛由美丽大方、知性优雅的陈慕贞教导主持。</h3> 第一环节:开班仪式 <h3><br></h3><h3>【嘉宾介绍】</h3> <h3>【项目解读】解读本次展示活动的主题价值、设计思路、预期效果</h3><h3>主讲人:符碧玲</h3> <h3>符碧玲</h3><h3>海口市英才小学副校长</h3><h3>符碧玲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工作坊坊主</h3> <h3> 符碧玲副校长主要从本次展示活动的主题价值、设计思路、预期效果,这三个方面进行项目的解读:</h3><h3> 首先,符碧玲副校长向我们介绍了海口市英才小学的课程文化、办学理念、课堂文化。就什么是“一图一单”进行解读,“一图”指思维导图,思维的轨迹、思维的品质。“一单”即学习活动单,研学的支架。活动的主题价值有四点:第一,借助这个更高的平台检验、梳理“一图一单"的实践。第二,在活动中提升整个教研组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第三,精准地定位教学目标。第四,在活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在活动中"共生共荣”。</h3><h3> 其次,符碧玲副校长详细介绍“一图一单”教学的设计理念,让学生站到课堂中央,让学生的学习正在发生让学生都动起来,让师生双边活动更加有效,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介绍了有关“一图一单”的学科研究团队的情况。</h3><h3> 最后,符碧玲副校长讲了活动的预期目标:第一,更加深刻地认识“一图一单”。第二,更加清晰地解读课标、教材。第三,更加精准地定位教学目标。第四,更加流畅地设计教学活动。第五,更加关注核心素养、统编版教材背景下的师生语文素养。</h3> 第二环节:阅读展示 <h3>  王鹏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读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一,说课标。从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整体结构进行解读。第二,说教材的总体特点。“统编本”教材的总体特点是:(一)整体规划,有机渗透核心价值观。(二)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三)教材编写更加科学。(四)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第三,教材的编排体系、结构体系和建议。</h3> <h3>  整本书阅读:统编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用思维导图梳理整册教材的编排体系、结构体系<br></h3><h3>主讲人:王鹏</h3> 第三环节:教学设计解读 <h3>第三个环节由李华老师做《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解读暨“一图一单”教学策略运用解读。</h3> <h3>李华老师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解读:</h3><h3>一、教材分析。(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h3><h3>1.目标预设。</h3><h3>2.教学重点。</h3><h3>3.教学难点。</h3><h3>4.单元重点。</h3><h3>5.单元联系。</h3><h3>6.课文特点。</h3><h3>7.第一阶段阅读教学要求。</h3><h3>二、教学策略。(以思维导图形式展示)</h3><h3>1.“一图”即是思维导图,“一单”即是学习活动单。</h3><h3>2.改善教学双边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让学习可视化,提升学生思想。</h3><h3>3.提升学生语文素养。</h3><h3>三、教学流程。</h3><h3>环节一:复习字词,引入新课。</h3><h3>环节二:理解词句,角色朗读。</h3><h3>环节三:聚焦结局,体会寓意。</h3><h3>环节四:书写指导,练习写字。</h3><h3>环节五:总结全文。</h3><h3>“一图一单”提高了课堂效率,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带给我们思考,思维导图如何把整册书的语文要素串联起来,更加系统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学习单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处于怎样的位置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我们探索的脚步不会停止。</h3> 第四环节:课堂展示 <h3>主讲人:鲁莎老师</h3><h3>班级:海口市英才小学 二(8)班</h3><h3> 课堂一开始, 鲁莎老师先利用课堂学习活动单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梳理。</h3> <h3>  紧接着,品读重点词语,引入寒号鸟和喜鹊的两次对话。</h3><h3> </h3> <h3>  鲁老师用激情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领着孩子,去体会寒号鸟与喜鹊勤劳与懒惰的不同特点,同时渗透了读书方法:结合情景,发挥想象,并辅以表情动作。孩子们个别读和集体读等不同形式的朗读中深刻理解了课文。<br></h3> <h3>鲁老师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得过且过”,””却””大雪纷飞””哀号”引导孩子们学会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h3> <h3>  鲁老师出示活动单二,引导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针对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老师先带领回顾喜鹊的三次不同表现,再让孩子补充填写寒号鸟三次表现,通过明显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到勤劳和懒惰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效果。思维导图的强大归纳概括功能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把握了文章脉络,感受到:美好的生活要靠勤劳来创造。也从而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达成学习目标。</h3> <h3>  这节课,老师精准引领,学生学习兴趣高涨。通过一图一单,温故知新,突显重点。完美地呈现了英才小学在”一图一单”教学模式中的探索与成果。</h3> 第五环节:课堂观察小组对话展示 <h3>  符碧玲坊主对这节课从解读教材,到备课磨课,到课堂展示,给予高度评价。她认为,博采众长方能有所收获,围绕“一图一单”,在整个课堂观察上每个人都应该有所收获,有所启发,有所体验。</h3><h3><br></h3><h3> 作为执教者的鲁莎老师,对于自己所经历的课堂,精益求精,依然觉得有遗憾。(因为一节真实的课本来就应该是遗憾的课堂)她觉得在实施课时目标的过程中,老师讲的过多,导致后面超时,没能把更多的学习时间还给孩子们,对于学习单二孩子们完成的质量不算很高。</h3> <h3>  观察员沈艳萍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评价作为切入点,从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双边关系侃侃而谈。她认为,在教师活动中,鲁老师目标设计突出重难点,教学过程实施得心应手。具体体现一下几点:</h3><h3>1.教学目标设计三点,目标明确,突破重难点;</h3><h3>2.教学目标达成并且有效达成;</h3><h3>3.教师在课堂中的提问有针对性和启发性;</h3><h3>4.教师的评价语言有效,共评价36次之多,并且机智运用评价语言(运用了古诗词和名言警句),形成了课堂精彩。</h3><h3>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有亮点。</h3><h3>1.学生在整节课中学情达成;</h3><h3>2.在本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收获满满。口头训练,让学生发言积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随时随地给学生带来正能量的教育。</h3><h3><br></h3><h3> </h3> <h3>  在探讨过程中,讨论之声不断,专家和观察员碰撞出教育之花!符碧玲坊主认为在这节课中,鲁老师的评价语言更多是围绕名言警句和古诗词来进行的,可见平时老师注重孩子们的经典知识的积累。</h3> <h3> 观察员钟丽文老师是一名资深的市级骨干教师。她为我们带来的是学习活动单的实效性观察。她分别从复习单和研习单来观察。</h3><h3>一、关于复习单 </h3><h3> 展示在我们面前的是学习连续性加填空,内容涉及词语积累,课文脉络。复习单设计紧扣教学目标,学生动笔达9分钟,老师积极展示有4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动脑又动手。全班共46个孩子参与学习单的教学双边活动,经过老师点拨后,56个孩子完成了学习活动单一。</h3><h3>二、关于研习单</h3><h3> 师生反复研读课文后教师出示研习单,完成过程中鲁老师积极点评,共52个孩子写对,学习过程中,有错别字,也有不懂写的字,教师都能及时矫正。所以她认为本节课活动单使用达到目标,突破重难点。</h3><h3> 符碧玲坊主认为,钟丽文老师的观察细致入微,笔记密密麻麻,工作精细。让她对本次课堂的学习单从最初的设计到一改再改,谈谈自己的看法。钟老师认为,学习单的设计针对二年级的孩子年龄特点,不断优化,是本节课成功的最后的推手。</h3><h3><br></h3><h3> </h3> <h3>  观察员文有思老师负责观察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他从老师的提问及学生的回答两个方面进行了观察。</h3><h3>1、从老师表现上,本节课共提问15次,19人回答,回答人员有重复,所以回答次数高达31次;</h3><h3>2、提问重点:</h3><h3>为什么喜鹊能够在温暖的小窝里过冬,而寒号鸟却冻死了?(本次提问共有19人参与讨论及回答,男生12个,女生7个);</h3><h3>寒号鸟得过且过的具体表现在哪里?</h3><h3>大雪纷飞时寒号鸟怎么说?</h3><h3> 文老师认为,整节课老师能够观察到各种层次的学生,前后左右都有,课堂提问有技巧,有艺术,有效。当符碧玲坊主问: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起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很多的孩子参与了回答。从这个细节中有什么想法?文老师认为,男生思维相对活跃,容易引起老师的关注。相对磨课时,老师的提问减少了很多,也说明提问更加明确了,指向性也更强了。</h3><h3><br></h3><h3><br></h3><h3> </h3> <h3>  观察员王晓宇老师,是一名优秀的市级骨干教师。她本次负责了学生习惯养成的观察。她告诉我们,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有高达95%的学生认真倾听,积极回答。学生们在整节课中都能坐姿端正,认真倾听;整节课老师非常注重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随时有口令,随时有名言警句;朗读训练无痕进行,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朗读能力(指名读6次,男女生分组读2次,师生共读2次,齐读4次)。</h3> <h3>  符碧玲坊主对四位观察员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她觉得,从识字写字的教学中,把语文素养有机的设计在这节课中,很多课件的设计都有鲁老师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相信鲁老师对这节课有了自己的思考,观察员们也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h3><h3> 短短二十分钟的小论坛,却让台上台下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匪浅!跟随专家们的步伐,我们每一个参与者都且学且珍惜,让我们一起加油,不忘初心继续砥砺前行,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为海口小语这片沃土添砖加瓦!</h3> 第六环节:专家点评、诊断 <h3>  活动有序进行,第六项活动内容:专家点评。今天的汇报活动现场,我们有幸邀请到的专家有广东省第二师范大学桑志军教授、文昌市语文教研员黄艳老师以及海南省骨干教师曾蕊老师。</h3><h3><br></h3><h3> </h3> <h3>  专家点评活动由美丽而又知性的符碧玲校长为我们主持。</h3> <h3></h3><h3>  桑教授认为,“一图一单”的教学理念及方法,非常值得肯定。其中,“一图”呈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而“一单”则体现了学生的学习思路,两者结合,使课堂得到了更好的推动和发展。桑教授刚发表了以下几点看法和意见:</h3><h3>一、对“一图”的看法</h3><h3> 思维导图能更好地让老师对整册书的结构以及对学段的目标有宏观性的把握,实现了教师与教科书、编者的意图有更深层次的对话。</h3><h3>二、对“一单”的看法</h3><h3> 本次课堂使用的学习单与课文预习单、课后练习单有所不同,课堂学习单是在教学过程中去使用的,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学习单的设计显示出老师的用心。</h3><h3>三、对“一图一单”的整体感受</h3><h3> 老师如何综合运用语文要素?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一图一单很好的体现了语文要素之间的衔接性,使语文要素更整体、更融合,老师的实施也比较到位。</h3><h3> 桑教授对“一图”的设计感到很满意,对于“一单”桑教授提出一点建议:</h3><h3> 希望我们对学习单更深层次的研究,例如学习单设计的抓手是什么?它指向哪些要素?学习单的有效性怎样验证?课堂观察什么要素才能达成目标?学习单在整节课中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对于今天《 寒号鸟 》这节课,课文学习词、句以后,怎样运用学习单把知识串连成一个整体,更好的从整体上把握课文。</h3><h3> </h3> <h3>  海南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文昌市语文教研员黄艳老师的点评:</h3><h3>一、“一图一单”的研究展示活动很成功</h3><h3> “一图一单”对教材的解读、教学设计的解读都抓住要点,解决到位。</h3><h3>二、“一图一单”的教学理念新颖</h3><h3> “一图一单”的教学,使学生的学习从词到句到篇,从简单到复杂,层次分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的训练很明确。</h3><h3>三、课堂的展示</h3><h3> 对于此次鲁莎老师的课堂展示,黄艳教研员赞赏有加,说:“孩子们能在鲁老师的课堂上学习是幸福的!”鲁老师的课堂读写演示到位,善于引导,富有童心童趣,师生情感交融。</h3><h3>四、一点建议</h3><h3> 观察员的观察点再聚焦一些,可以把观察成果呈现在大屏幕上,让老师们更清楚的了解活动的效果,更能让老师们的思维产生碰撞,从问题找归因,才能让课堂更完美!</h3> <h3>  曾蕊老师作为海南省骨干教师,参加活动后对“一图一单”有了更深的了解,感受颇深,她认为:</h3><h3>一、“一图一单”让知识结构化</h3><h3> 思维导图是四维的瑞士军刀,让我们对教材的解读,对课程目标有了更好的了解,真可谓是“ 一图抵千言”。思维导图还有利于各单元的知识点的衔接,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教材、文本,把握语文要素,也就把握了知识的力量。</h3><h3>二、“一图一单”让思维可视化</h3><h3> 练习单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思维的过程。</h3><h3>三、“一图一单”让学习真正发生</h3><h3> 学习单有利于学生从字到词到句到篇的知识的切入,例如课堂中学习词语是为了完成课文的学习,学习单还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品质,例如课堂中分类思维、逻辑思维得到训练。</h3><h3>一点建议:</h3><h3>根据年段要求、教学目标,使学习单的设计更有效。鲁老师本堂课在学习词语时可以更进一步走向语言的运用,走向语言的表达。例如学习“得过且过”和“却”时,可让学生口头造句。</h3> <h3>  桑教授做最后的总结发言:</h3><h3>一、今天的活动,作为一种教研活动的形式是非常成功的。从理念介绍—课堂呈现—课后交流,我们的思考比较深层次。</h3><h3>二、“一图一单”不管是作为教学特色,还是教学理念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h3><h3>三、对于课堂学习活动单的设计理念、抓手、要素以及成效,我们应做更深入的思考,让理念更有实效性。</h3><h3>四、对于学习活动单的设计、活动单的实施我们更应该关注教学目标、内容、语文要素等,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可以分期实施研究。</h3><h3>  </h3> <h3>符碧玲小学语文工作坊全体坊员合影</h3> <h3>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当天点击量达到四万九千多,远远高于其它分会场,收获粉丝无数,也获得了陈素梅院长的点赞。这让我们每一个英才人无不为此激动与自豪。</h3><h3> 回顾英才近20年的成长历程,我们一直努力进取,奋斗不息,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呕心沥血。第一任校长陈宗本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爱”,让我们知道教育离不开爱。第二任校长兰祖军七年引领,让我们牢记“书能让我们一生快乐”的校训,共同打造了浓浓书香校园。而异彩纷呈、无比丰富的校园活动,让无数孩子度过了无比充实的英才特色的金色童年。现任校长谢立可延续英才特色,致力于“八区百课”,用一百个平台培养一个孩子。同时主抓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一直在摸索高效课堂,从“先学后教”到“一单五环”,再到现在的“一图一单”,一直走在教育教学 的最前沿。建校近二十载,英才人一路走,一路摸索,左手爱心,右手专业,将教育这条道路装点得鸟语花香,有泪可落,却是在每一个幸福收获的时刻。</h3><h3> 一个人可以走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英才小学这个团队,彰显了集体的强大,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英才人快速成长,让每一颗英才心都能感受到前进的力量与无时不在的温暖。</h3><h3> 在教育教研这条大道上,我们会继续努力探索,致力于给孩子一个金色童年,用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他们的成长助力,奠基一生。 </h3><h3> </h3><h3> 美篇制作:</h3><h3> 符碧玲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工作坊</h3>

一单

老师

课堂

一图

学习

教学

学生

语文

活动

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