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10月13日下午,来到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处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 </h3><h3> 步出景区停车场,映入眼帘的是黄沙堆就的连绵沙山。边走边看,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景区的简介中写到:鸣沙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主峰海拔1715米,鸣沙山为流沙积成,因沙动成响而得名。<br></h3> <h3> 进入景区大门,沿在沙地上铺就的木板观光路前行,不远处,便进入一片芦苇荡。那芦苇足有两米多高,芦花与黄沙相映衬,别是一番风景。在沙漠中能生长着这么茂盛的芦苇,真是奇迹了。</h3> <h3> 一出芦苇荡,进入沙滩,便看到一块横卧的砂质岩石碑,上有隶书“月牙泉”三字。碑后不远处便是酷似一弯新月的“月牙泉”。月牙泉,古称“沙井”,汉朝的时候就是“敦煌八景”之一,被誉为“月泉晓澈”。这泉长约200余米、宽约50米,平均水深达5米左右。<br></h3><h3> 一汪淡蓝色的泉水,如翡翠般镶嵌在金色的沙丘上,微风起伏,碧波荡漾,水映沙山,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风吹沙不落,颇为奇观。对于月牙泉千年不枯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因这儿地势低,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内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而对于遇烈风而不为流沙掩盖之谜,有人认为,是由于这里独特的地形地貌的缘故:在月牙泉的西南面有一个大缺口,形成进风口,这里常刮东风和西北风,大风带着黄沙进入风口后,风流沿着周围的山坡做离心上旋运动,把流沙全部刮到了山顶,抛到山峰的另一侧,所以沙就不会流进泉里。从而形成了“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h3> <h3> 泉的凹面处有一片亭廊楼阁建筑群。也许是为与泉景相协调吧,除四层的月牙阁,其它建筑都是单层的。大多数的门楣、亭柱上都有名人题写的牌匾、楹联,足见这里对文人墨客的吸引力了</h3> <h3> 从月牙阁走出,便开始登沙山。这沙山可不是那么好爬的,登一步退半步。好在景区的沙山上铺有一道“梯子”。这“梯子”是用直径10厘米左右的圆木棍做横梁、两端用钢丝绳捆绑做成的。人踩在横木上,就不会陷进沙里,登起山来,也就省力了许多。尽管这沙山也就100米左右的高度,可越往山顶,风却越来越大。刚刚踩出的沙窝,不一会便被风吹的黄沙填满了,难怪山下的泉里吹不进沙了。</h3><h3><br></h3> <h3> 到达山顶,俯视山下,但见一片绿洲,掩映在沙山怀抱;一汪清泉,静卧荒漠。沙泉共生,实属难得。本想慢慢欣赏一下这湖光山色,可裹着沙粒的风,吹得人站立不稳。选择了一段凹面的山坡开始下山。不用踩木梯,走一步可以滑下三四步,比上山轻松多了,只是走得慢了,脚陷得越深,走得越快了,又站立不稳。需要平衡好身体,免得摔倒。</h3><h3><br></h3> <h3> 轻松下得山来,抖落身上的细沙,向停车场走去。</h3><h3> 返程的路上,恰遇骑骆驼的游客归来。夕阳下、沙山上,洒下一路驼铃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