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路上——高二(1)班延安研学

离海尽

<h3> 2019年10月24日,西安,天气,雨</h3> <h3>天未亮,冒着寒风和大雨开启了研学之旅</h3> <h3>零下的温度也抵挡不了我们一颗想学习的心</h3> <h3>静待候车的我们,队伍井然有序</h3> <h3>和谐号动车缓缓驶来</h3> <h3>动车上,我们很开心</h3><h3>我们和祖国在一起</h3> <h3>感受中国速度,体会国之强大</h3> <h3>南泥湾,我们来啦</h3><h3>在路上看到了陕北特有的民居——窑洞</h3> <h3>窑洞,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特有的中国民居形式,具有十分浓厚的中国民俗风情和乡土气息。</h3> <h3>窑洞是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观、审美价值观。</h3> <h3>路边的野花也很美,我们要像花儿一样迎风起舞。</h3> <h3>看到玉米地,大家都想到了刚刚学过的知识,纷纷在大巴车上背起了玉米的生产条件。活学活用,为你们点赞!</h3> <h3>看到湿地,大家脱口而出“湿地的价值与功能”,课堂五分钟背诵,果然是有效果的。</h3> <h3>天空湛蓝,心情愉快</h3> <h3>走在黄土高坡的小道上</h3> <h3>地点:烈士陵园</h3><h3>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努力学习,学会感恩</h3><h3><h3>肃穆的走进烈士陵园,入眼的是三块巨大的丰碑,听老一辈的人讲述这里的故事。一代代革命先烈,先仆后继,将原本的“烂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h3></h3> <h3></h3><h3>腰鼓,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它来源于生活,又很好地表现了生活。</h3><h3><br></h3> <h3>学习腰鼓,感受不一样的人文风情。</h3><h3><br></h3><h3><br></h3> <h3>篝火晚会,青春洋溢</h3><h3>自信自强,勇敢表现</h3> <h3>早起的鸟儿有食吃</h3> <h3>基地外的风景也不错呦</h3> <h3>地点:延安革命纪念馆</h3><h3>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h3> <h3>瞻仰伟大领袖</h3> <h3>排队进纪念馆,好激动</h3> <h3>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进,一幅幅珍贵的史实照片,让我们的思绪穿回到那个动荡的年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忘历史,好好学习。</h3> <h3>全家福</h3> <h3>地点:枣园</h3><h3>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此地。枣园是一个园林式的革命纪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丽,环境清幽,交通方便。</h3> <h3>好开心,可以吃饭喽</h3> <h3>地点:延安保育院</h3><h3>观看了《延安保育院》舞剧。进入剧场,当炮火声响起,瞬间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h3><h3>幸福生活真的来之不易,是许许多多像保育院院长、保育员和在战中中牺牲的无名英雄们,用无私的大爱唤醒了新中国黎明的曙光。红色的土地从此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伟大的延安精神引领者我们继续向前。</h3> <h3>部分学生心得体会</h3> <h3>部分学生摄影展</h3> <h3>希望我们珍惜高中三年的时间,不负时光,不负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