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1

风过无痕

<h3>1968</h3> <h3>响应毛主席号召</h3> <h3>轰轰烈烈,上山下乡</h3> <h3>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长达25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共和国历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篇章。</h3> <h3>1955年,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向荒山、荒地、荒滩进军”活动</h3> <h3>北京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率先组建“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来到黑龙江省萝北,在荒无人烟的北大荒艰苦创业。</h3> <h3>这是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h3> <h3>随后,天津、上海等地的青年志愿垦荒队也相继奔赴北大荒,成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先锋队。</h3> <h3>1956年后,每年都有高、初中毕业生及高小毕业生自愿组织起来从北京、天津、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奔赴农村和边疆,成为我国第一代有文化的新型农民。</h3> <h3>196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全国各地青年积极响应,陆续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h3> <h3>而真正有组织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却是在“文革”期间。</h3> <h3>1968年12月22日,毛主席发表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h3> <h3>数十万名的“老三届”学生(1966年、1967年、1968年初、高中生)热血沸腾,高呼着“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口号,将之前的上山下乡星星之火,点燃成燎原之势,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高潮。</h3> <h3>“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已成为广大知识青年共同的梦想与追求。</h3> <h3>在大中城市家家户户几乎都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h3> <h3>他们告别父母亲人</h3> <h3>告别自幼生活的地方,奔赴祖国大江南北</h3> <h3>在长江两岸和珠江之畔</h3> <h3>在八百里秦川和华北平原</h3> <h3>在井冈山和太行山</h3> <h3>在内蒙古草原和新疆戈壁滩</h3> <h3>在严寒的北大荒和炎热的海南岛,到处遍及知识青年的足迹</h3> <h3>他们承受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h3> <h3>用火热的激情和汗水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贡献力量</h3> <h3>谱写着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青春之歌。</h3> <h3>他们当中有的成为劳动能手</h3> <h3>有的成为科学实验的标兵</h3> <h3>有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共青团</h3> <h3>有的被选入了各级领导班子,还有的当上人大代表。</h3> <h3>涌现出一批像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知识青年的典型。</h3> <h3>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旗帜和榜样,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曾多次接见了他们,并给予极高评价</h3> <h3>他们的事迹鼓舞着诸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建设中去</h3> <h3>知识青年在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h3> <h3>在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的同时,也把文化知识传播给农民。</h3> <h3>大多数知青成为受贫下中农欢迎的有文化的劳动者。</h3> <h3>上山下乡是时代曾经赋予知识青年的特殊使命。</h3> <h3>1978年,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决定停止上山下乡运动,并妥善安置知青回城和就业问题。</h3> <h3>1981年,涉及1800万人的全国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基本结束。</h3> <h3>重温上山下乡的历史,无论是20世纪50年代的垦荒,还是全国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国知青一直都在展现一种创业精神</h3> <h3>这种精神必将伴随着新的历史时期更加发扬光大。</h3> <h3>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h3> <h3>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h3> <h3>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h3> <h3>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h3> <h3>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h3> <h3>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h3> <h3>“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