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把件,人文雅性

南邦一族

<h3>奇石,怪石,美石,来源于性趣爱好,出门旅游,游山玩水,河边溜步,山川河流善于发现处处留心方可检到如心如意爱不释手地一块玩石好料再加以美化陪衬和处理而达到艺术之美赏心悦目。</h3> <h3>金刚佛珠, 把玩一词源于汉隋,开始在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之间流行,逐渐影响到社会阶层,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完善,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皇家十把玩”,到明清两朝达到鼎盛时期。</h3><h3>“中华文玩”之所以能在皇宫内和社会上层把玩成风,它的魅力所在是通过玩能够达到健身、养心、修行的效果,成为品德、身份以及精神境界的象征。</h3> <h3>文玩核桃, 文人玩核桃,武人转铁球,富人揣葫芦,闲人去遛狗”。虽然言语中带有不少调侃,但却给现在的人们传达出一个这样的意思,古代文人靠盘核桃静心,现代人不仅以它静心,还以它一窥手中的天下。</h3> <h3>葫芦, 文玩葫芦又被行家称为匏器,主要有摆件、虫具两种形式。通常葫芦的品相是“玩”出来的,要经过养虫者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把玩摩挲,使其外观由黄变红、由红变紫。匏器和其他古玩一样,年代越久,收藏价值越高。</h3> <h3>手玩小葫芦,玩的是一种雅性和耐性,一个葫芦从原生态玩到包浆至文玩藏品要经过去除绿皮,打磨,抛光,后再心怀雅性和耐性手把玩转三至五年的时间从白,黃,红行成全面包浆方可达到文玩成品乃至收藏。玩的是一种自我享受从中得到的一种过程和成功感,葫芦历来寓意吉祥如意,平安得道,福禄高寿,赏心悦目,所以从古到今受到文人雅士宠爱之物,同时经过長期把玩活动手指关节促进身心血液流畅达到强身健体之功效更适合于中老年人闲时游玩手中把玩,真可谓:手中玩葫芦,幸福有奔头!</h3> <h3>手串 ,把玩各种材质的佛珠都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手上的穴位特别多,把玩佛珠刺激了各种穴位,既有乐趣,又能养生,何乐而不为呢?</h3> <h3>紫砂壶, 紫砂壶,外形的美让人流连,名字的美,让人回味。煮茶,就应有如此好壶作伴,品茗过程,细细品味与紫砂壶结缘的诗句,也是人生中一大惬意事了。</h3> <h3>金钢菩提, 继文玩核桃之后,金刚菩提粉墨登场,无论从盘玩性和观赏性来讲,金刚菩提在众多菩提类中独占上风,在菩提中最受欢迎。</h3> <h3>烟斗, 收藏把玩烟斗,是烟斗客不可缺少的余兴节目。烟斗不单具实用价值,本身还是人类木、石雕刻艺术、银器锻制工艺,以及人体工程学等知识的结晶,具有高度的艺术、收藏价值。</h3> <h3>和田玉, 和田玉是中国特有的珍贵矿石,温和美丽,价值高的和田玉是中国人的国石,就算和田玉的价格一涨再涨,和田玉首饰还是深受大众的喜欢。</h3> <h3>文玩文玩,讲究一个心境,玩成一件真正地文玩把件不在于它的价值和收藏地位而是要通过文玩享受一个心境坦然人品端正,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其次才是展现人文典雅高端大方,谦和为人诚实做事,充实生活情趣增加丰富人生内涵。 </h3><h3> 手中把文玩,心中有日月。 </h3><h3> 壶中存天地,核桃定乾坤。 </h3><h3> 把件感天恩,净玉还人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