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0月16日—18日,北京九中一行八位骨干教师来我校——大同市云州区一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交流指导工作。每次聆听九中老师的指导讲话,我们都能被他们全新的教学理念所深深打动,偶尔自己的某些教学感悟竟然与之契合时,心中不免会有某种喜悦之情,与此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继续践行的信念。</h3><h3> 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值得炫耀的闪光点,每位教师的身上也都有值得我们借鉴并学习的优点。</h3><h3><br></h3> <h3> 此次交流过程中,我首先看到的是语文组靳琼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复习并梳理文言基础知识,条分缕析、游刃有余,这些都源于她平时的勤奋好学与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h3> <h3> 然后是李召老师那无可挑剔,近乎完美的文言文断句知识的讲解。他能将如此枯燥乏味的断句讲解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也真是难能可贵了。</h3> <h3> 再者,是我的同桌谷雅莉老师讲授的文言句式,平时一丝不苟,治学严谨的她每次备课都总是竭尽所能,运用各种媒体资料方法,为学生准备丰盛的知识大餐,这次也不例外,她讲授的内容知识体系系统完整,内容充实丰富。</h3> <h3> 最后,隆重且闪亮登场的是北京九中教研组组长张晶晶老师,她此次为我们送的课是——文言翻译。在我们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文言文翻译索然无味,丝毫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可是,张老师的开场白:“同学们都知道,中学学习🈶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是这样的。她的心中装满了学生,她那平易近人的语言一下拉近了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h3><h3> 精简的互动之后,张老师就如同一位资深的良医一般,采用了中医当中“望、闻、问、切”的方法,“诊断”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给予了“对症的良方良药”,从而真正成功地完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目标。</h3><h3>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方向,学生有收获。张老师为我们实际操作演练了如何在教学实际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行之有效的解决问题,达到了生成高效课堂的目的。</h3><h3> 通过不同教学风格教师精彩纷呈的展示,我们着实饱餐了一顿文言盛宴,学习并传承了古人为我们跨越时空流传下来的文化精髓。</h3><h3> 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原因,我未能参加并学习其他科目教师的研讨课,今后我尽量安排好时间珍惜向各科各位教师学习的机会。</h3><h3><br></h3><h3><br></h3> <h3> 北京九中王世红老师谦逊和蔼,言语之中闪现着他独有的睿智与幽默,一颗感恩之心永驻心间,于唇齿之间频频流露出感恩情怀,在我的印象中是最为深刻的。</h3><h3> 他将语言的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随意自然,却能深入人心。他那幽默风趣的教态,美妙如歌的声音,博古通今的学识,完美的将文化与艺术相结合,为师生们悉心准备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绝伦的大咖讲座;精心营造了一个又一个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用心点燃了一名又一名锐意进取的师生梦想。</h3> <h3> 王世宏老师的魅力何其大,瞧瞧我们的学生听得多带劲,于放松、开心、愉悦之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h3> <h3> 在北京九中教师每一次的送课、研讨、交流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倾囊相授、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真诚实意。</h3><h3> 青年教师的成长路上,能够有幸得到各位师长前辈的点拨、指导,校方领导的关注、关心,再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与锐意进取的优良品质,青年教师将会更好更快地成长、成熟。</h3><h3> 我校青年教师倍感荣幸,我区局、校领导对青年教师的成长甚是关心,为我们搭建了良好难得的学习机会和平台。</h3><h3><br></h3> <h3> 在“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励志分享会”上,我校教学校长刘喜清对青年教师寄予了厚望:“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兴,则校兴”,鼓励青年教师要怀揣教育梦想,拥有教育情怀,教育培养学生;要有崇高的担当意识,强烈的责任使命,教好书,育好人。</h3><h3> 刘校长经常深入教学一线,关心教育发展,帮助教师成长。他那句“作为一名成熟的教师,我们应该在教学工作中多想办法,来解决教学难题,化解教学困难;多教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拓展学生思维。”的谆谆教诲常常浮现在我眼起,回荡在我耳边,时刻激励着我多想妙招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能力。但我们青年教师总是力不从心,感觉自己欠缺的知识与能力太多,远远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还好我们都有着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勇于攀登的求学精神,我们会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弥补不足,在学习的道路上,永无止境,不知疲倦地提高并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以期遇见更好的自己 。</h3> <h3> 刘喜清校长主持分享会。</h3> <h3> 每次,北京九中老师都会毫不吝惜地将他们践行的教学理念传递给我们。此次,亦不例外,在励志分享会上老师们将自己弥足珍贵的成长历程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我们,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经典语录。</h3> <h3> 张晶晶老师谈到了作为教师的幸福感从何而来的观点时,我深信不疑。“不论自己的情绪有多复杂,请将一切不良情绪关在门外,面带微笑,自信满满地步入课堂,全情投入,绽放自己,呵护学生。”我们将收获满满,真情以待会等来学生的赞誉爱戴,构筑师生享之不竭的幸福源泉。</h3> <h3> 臧家富老师分享道“只有知识储备丰富了,课堂上才会收放自如,才会收获那一瞬间的兴奋。”我们十分认同臧老师的观点,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我们必须抱定终身学习,持之以恒的坚定信念,不断落实整改,优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以期做学生更好的人生导师!</h3><h3> 愿我们借着各位老师的宝贵教学经验,丰富的人生阅历,少走弯路,乘风直上,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位位自己满意、学生爱戴、社会认可的有梦想、有情怀的教育者,为我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美好年华!</h3><h3> </h3> <h3> 认真聆听分享会的青年教师们!</h3> <h3> 感恩每次与北京九中老师的相遇!相遇即美好!期待每一次的美好相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