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开展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活动<br> 十月二十五日,静黄普二党支部召开党员组织生活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活动。主题活动由支部宣传委员蒋世伟同志主持。<br>蒋世伟、周晓云、洪琪华、许春晖、李锡钢、郁关麟、朱天、王海峰、张正海、关存敏、陈炳宗、张国敏、朱平、严顺兴等十四名同志参加。<br>会上支部书记严顺兴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题作了主题发言。他围绕党为完成伟大使命为之奋斗近百年;完成使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从严管党治党这二个话题作了展开发言。<br>蒋世伟同志传达了十月十日的学校情况通报会关于学校建设发展的基本最新情况。同志们对学校的发展感到高兴。<br>会上,同志们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行了交流发言。王海峰、许春晖、蒋世伟等同志交流了学习体会。<br> <br> <br> <br> </h3> <h3>严顺兴同志的主题发言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主题发言。在发言中说,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br> 他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初心和使命。并且为之奋斗了近百年。<br>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今天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党的奋斗目标将完成。<br> 他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在努力奋斗,就是要在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他说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要坚持和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够实现,同时必须从严管党治党,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缺一不可。<br> 他说老党员同志阅历深,讲话有影响力,在社会活动中、朋友交往中、与家人的言谈中要维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维护党中央的权威这是我们老党员的义务权利和责任。</h3> <h3>蒋世伟同志传达了十月十日的离退休党员大会上的学校领导通报的学校的情况。<br>一、传达了通报的学校今年的招生就业情况【秋季本科录取一本率已过半,高职录取超本科线率过七成,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生、留学生的招生数呈上升趋势;2019届就业情况:(统计截止到9月30日)研究生就业达100%、本专科毕业生均超过九成】。<br>二,学校建设情况【其中包括总投资约5.62亿元的金海路校区拓展工程项目和总投资约5.62亿元的占地约60亩新增校区建设项目。预计建设成效将改善学生住宿条件,并为将来发展预留空间;配套教师公寓(周转性青年教师公寓、周转性人才公寓),完善生活设施功能;增加2座食堂,扩大餐饮场地面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增加室内体育活动场地4000平方米,满足学生对室内活动场地的需求;支持“工学”学科专业建设】。<br>三 、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br>四、相关的学校其他情况【包括全球合作伙伴周(2019.9.27-9.30);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收看国庆典礼;老同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演出暨成果展示;学校毽球队、龙舟队代表上海代表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佳绩等】。</h3> <h3>王海锋同志对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活动非常重视,作了主题教育学习的发言提纲,就学习党章、反对腐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从严管治党等问题作了书面发言。<br> 他就道路决定 命运的问题谈了自己体会。<br> 道路决定命运。发展道路的选择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的国情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证明,这条道路走对了。首先解决了一个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我国绝大多数的贫困地区的人民脱贫的问题得到解决,到2020年也就是明年將全面脱贫。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奋斗目标将胜利实现。<br>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伟大 使命又跨出了新的坚实一步。<br> 十四亿人口的大国解决了温饱问题創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br> 党的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们跨入了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型国家关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br> 中国在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益扩大。<br> 我是一个老党员看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人民幸福,中华民族的复兴从内心感到高兴。<br> </h3> <h3>这是王海锋同志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发言书面提纲</h3> <h3>许春晖老师说 我们党在为实现伟大使命进程中,还是要高度重视对青年,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应该清醒地看到实现伟大历史使命将历史地落在中国的下一代,这点必须要足够的清醒认识,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br> 接着许春晖老 师联系最近马云在国际校长联盟大会上的演讲,谈教育在技术变革,社会巨变之下教育的使命将从“教人”到“育人”。<br> 人工智能代教师批改作业,互联网帮助回答问题,未来人脑植入芯片知识不用教了……,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思想,价值观洞察力的引导等,这个机器是无法取代。未来的学生更需要想法,创新,创造和创意。面对未来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智商,情商和爱商。工业时代是制造为中心,知识改变命运。数据时代是创造为中心,是智慧完善命运。因此教育使命的“育人”是机器代替不了的!<br>她说不论智能化程度如何,对青年的基础思想素养、科技创新能力等培养还得要教育家、科学家等去培养,这不是靠智能化能解决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