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本文于 2017年6月19日发表在“红袖添香”散文网上。<br>http://article.hongxiu.com/a/2017-6-19/5507020.shtml。这里又做了些修改。</p><p><br></p> <h3><font color="#010101">1977年高考距今已经整整四十年了。这次高考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意义非同一般。许多往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这次高考,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好多新闻媒体媒体都有恢复高考四十年回顾的节目,作为当时高考的亲历者和受益者,我在这里也说说我那时经历的点点滴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7年,我是沈阳一家工厂的工人。记得是十月份的一天,早上起来,我从广播里听到了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当时感到很突兀,因为高考中断已经十一年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过了几天,厂里下发通知,凡是有意报考的,可以去厂办报名、填表。这时,我车间的一个何姓老先生(他是生产调度)找到我,让我报名,并鼓励我说,我们车间的年轻人里只有你行,我相信你一定能考上。当时,他的话让我很受鼓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何先生,当时有五十多岁,听说是民国时的知识分子,比起周围的人,很有些文化。在工作闲暇时,他经常弄个趣味数学题,找我们一些年轻人来解,而每次都是我最先算出正确结果。所以,他对我青睐有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几天后,我去厂办了解了一下情况,并跟厂办主管人员透漏出了报名的想法,因为距离报名截止日期还有几天,我对那人说,等几天再说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回来后,我暗自思忖着,要不要参加?自己能行吗?当时,中学毕业已经几年了,也多年没有看文化课方面的书籍了,再说,在那个年代,所学的知识也有限,有好多东西都没有学过,心里一直没底,所以,我还在犹豫是否报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其实,我顾虑的还不仅仅是文化考试,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有一个“地主”的家庭出身。文革期间,家庭出身问题让我倍感压抑,处处受到制约。这次,即使我考出了好成绩,会不会因为这个而受到不公的待遇?周围的一些工人也跟我说,当你与别人的考试成绩相差无几时,别人可能就会是优先考虑的对象,你要有思想准备。因此,我一直不敢决断。</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当时的准考证</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那些天里,我父亲极力劝我要抓住这一机会,一定要考,我的亲属也都鼓励我报考。其实,我对自己也不是没有一点信心,我从小学到中学,学习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经过再三思考,就在报名截止那天,我鼓足勇气去厂办报了名,搭上了报名的末班车。当时得知,我厂报考的有四十多人。而这些人,我一个都不认识。这是因为,我所在的车间不在厂区内,与厂区隔有一段距离。我从农村抽调进厂工作两年多,活动范围只限在自己的车间里,厂区那边很少去。所以,厂区那边的人,我几乎不认识,他们也就更不认识我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那天回家后,我找出了已经尘封箱底多年的中学教材,长辈们也给我送来了他们文革前使用的高中和中专的教材,这些老教材对我的复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那天起,我白天上班,下班回家后看书。对我来说,大部分知识点还是有印象的,经过复习,重新捡拾起来,还算轻松。而有些东西我没有学过,所以就重点攻克,反复看书,多做习题,加深概念的理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记得,物理方面,我没有学过电磁学和光学,而在考试范围里又包括这些内容,我只好潜心学习,一字一句地、反复地领会其中表述的概念,再看例题的解法。因为留给我的时间有限,我不可能把精力都用在这里,到最后,我也只是弄懂了其中的一部分,而在考试时,我掌握的这点东西却用上了。我在复习时,周围没有人懂得这些东西的,也没有可以探讨的伙伴,只有靠自己去看书、去理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那时候,我从复习到考试仅仅有一个半月的时间。距离考试还有半个月左右时,很多报考的人都以各种名义请假,在家复习。而我每天依然正常上班、下班。记得,辽宁的考试时间是1977年12月1日。我只在临考前,请了三天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印象中,那一年的冬天挺冷的。我的考试地点是位于大东区的沈阳市14中学。我不知道这个学校在哪,考试的前几天,我便从单位骑车去熟悉了一下路线。考点距离我家很远,骑自行车需要近一个小时。我车间的一个工人师傅跟我说,考试期间让我到他家去住,他家离我的考点近一些,这样,可以让我省却好多路上的时间。师傅的关爱,让我很是感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考试共4科,两天时间。12有1日上午考政治,下午考语文。12月2日上午考数学,下午考理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每天上午考试结束后,中午没有吃饭的地方,那时候,考点周围一家饭店都没有。所以,我赶紧骑车去师傅家吃饭,然后,还要准备下午的考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两天的考试结束后,自我感觉还可以,应该说不是很难,但不管怎样,一下子就觉得轻松了许多。每科考试结束后,我厂参考的那些人,都会聚在一起讨论试题,给我的感觉是,他们考得都不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等待,大约有二十天左右吧,厂里通知我去体检,全厂参考人员只有两人去体检,体检地点是解放军463医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体检结果:一切正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978年的一月,大概是二十几号,记得那天我休息在家,邮递员送来了一封挂号信,我一看到信封上的“东北工学院”(现在是“东北大学”)字样,我心里就知道,我——成功了!这是我报考的第一志愿。我把录取通知书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一刻,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很是激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考上大学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个消息让全家都很高兴。再过十几天就是春节了,这也是我给全家带来的新春礼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二天上班,我就去厂办公室办理入学需要的一些手续,这时,厂领导知道后也过来向我祝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几天时间,全厂几乎都知道我考上大学的消息了,并且是全厂唯一的一个。那时,厂区那边每天都有很多人特意到我所在的车间来看看这个考上大学的人是谁。车间的领导和师傅们都向我祝贺,而我要特别感谢的是那个调度何先生。见到他时,我向他鞠了一躬,因为我有勇气报考的信心有一部分是来自他的劝导和鼓励,我很感谢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为我高考的成功,给我的弟弟们也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在后来的两年高考中,我的两个弟弟也先后考上了大学。在那个年代,大学的录取率不到百分之十,而我们兄弟三人同上大学,在周围成为一段佳话。</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考试让所有应试者接受相同的挑战,将个人的才学和能力放在首位,体现了客观公正地选取优秀人才的公平尺度。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具有公平性和客观性,它摒弃了权力、出身和人际关系对选才的干扰,保证了个人凭才学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七七年高考让我有幸成为一名大学生,这是命运的眷顾,也是一种自豪和骄傲,对我来说是一次人生的转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光阴荏苒,四十年过去了,在这里回忆起那时经历的一些事情,算作纪念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7-06-18 于沈阳</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东工校园(1980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东工校园(1979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班级的毕业照</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班合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专业的毕业照</h3>